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253099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美丽的小兴安岭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对这样的一篇课文要做好怎样的教学准备工作呢?下面就随一起来阅读一份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吧!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

2、、生动的优美句子。教学难点: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关键: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构段规律时,让学生探究课文为什么,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其它景物”,从而领悟,树木是小兴安岭的主体,而有了其它景物,则使小兴安岭更加丰富,更加富于变化,也更加体现了小兴安岭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的主题。教学手段: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方法:引导法,自助、合作学习。教学准备:1.多媒体。2.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导入,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1.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

3、餐2.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2)交流汇报。重点感悟:“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第二步,出示“汇”字。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

4、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指导要点。(4)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教师板书:活力之美(5)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6)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树木抽出长出;积雪汇成流着涨满;小鹿散步俯下侧着欣赏。第二步,解释立桩词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

5、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第四步,练习背诵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3)书写“挡”字。三、提示重点,明确目标1.教师指导书写。2.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突出对“浸”的揣摩感悟。教师板书:葱茏之美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

6、感受秋、冬之美(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四、读中感悟,积累语言重点引导学生体会 “献”和“刮”两个词的生动形象。相机板书:丰收之美和生命之美,随文指导学写“献”字和“刮”字。回答课后第二题:“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鼓励运用立桩记忆法背诵文中相关的段落。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互相纠正。明确练习朗读,要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

7、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学生自己试背。 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齐声背诵。学生练习书写。学生自读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文章语言生动,文笔优美,学生对学习本篇课文充满了热情。我在教学本课,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步步深入激发学

8、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1、创设情境感受“美”在教学本课时,我先通过视频,让学生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让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然后把文章的中心问题抛给学生:“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2、情感朗读品味“美”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创设了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分层次的朗读,在读中品味小兴安岭的美。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使学生在品评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3,抓住词句体味“美”: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

9、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如果用一个词替换抽出,你会用哪一个词?”学生说:“长出。”我马上问:“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长出呢?”有学生说:“在这里用抽出比较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有的学生说:“抽出要好,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读起来就比较单调。”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4,知识延伸创造“美”: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朗诵诗的、写小文章的、唱歌的、画画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