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中成药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25242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篇 中成药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五篇 中成药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五篇 中成药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五篇 中成药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五篇 中成药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篇 中成药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篇 中成药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篇 中成药类第十九章 中成药鉴定概述 第二十章 中成药鉴定的程序与方法习题一、选择题【A 型题】1. 人参具抗溶血作用的成分是A. A型皂苷 B. B型皂苷 C. C型皂苷 D.挥发油 E.胆碱类2. 含牡蛎的柴胡制剂,柴胡皂苷的含量明显高于不含牡蛎的柴胡制剂,原因是A. 牡蛎使煎液的 pH 值降低,柴胡皂苷的分解减少B. 牡蛎使煎液的 pH 值升高,柴胡皂苷的分解减少C. 牡蛎有利于柴胡皂苷的浸出D. 牡蛎与柴胡皂苷结合成亚稳定的复合物E. 牡蛎使淀粉、果胶等无效成分沉淀而析出3. 为提高延胡索总生物碱的煎出量,元胡止痛片中的延胡索应如何炮制A. 炒黄 B. 炒焦 C. 醋制 D. 切片

2、 E. 酒制4. 散剂及颗粒剂的取样量一般为A. 10g B. 50g C. 100g D. 150g E. 200g5. 胶囊内药物的取样量一般为A. 10g B. 20g C. 50g D. 100g E. 200g6. 除去膏药基质常用的溶剂为A. 苯 B. 石油醚 C. 乙醇 D. 乙醚 E. 三氯甲烷7. 中成药的取样量应至少可供A. 1 次全检的用量B. 2 次全检的用量C. 3 次全检的用量D. 5 次全检的用量E. 10 次全检的用量8. 液体制剂的取样量一般为A. 100ml B. 200ml C. 300ml D. 500ml E. 1000ml9. 注射剂在消毒灭菌后的取

3、样量一般为10.11.12.13.14.15.16.17.18.19.20.A. 20 支 B. 50 支 C. 100 支 D. 200 支 E. 500 支 蜜丸及小蜜丸预处理时,样品与分散剂的用量比为A. 1:0.2 1B. 1:0.5 2 C. 1:1 3D. 1:2 3E. 1:3 4用冷浸法提取中成药样品时,溶剂用量为样品重量的A. 35倍B. 510倍 C. 1020倍 D. 2030倍E. 3050 倍用冷浸法提取中成药样品时,浸泡时间一般为A. 12hB. 24hC. 612h D. 1248h E. 48h 以上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中成药样品时,提取时间一般为A. W30mi

4、n B. 40min1h C. 1 2hD. 24hE. 4h可进行显微鉴别的中成药是A. 六味地黄丸B. 板蓝根颗粒C.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D. 大黄流浸膏E. 正骨水关于中成药显微鉴别的错误描述是A. 适用于含有药材粉末的中成药 B. 可判断处方中药材的有无和真伪C. 通过显微镜观察 D. 只能鉴别丸剂和片剂E. 利用药材专属性鉴别特征进行鉴别 戊己丸中白芍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A. 草酸钙簇晶 B. 淀粉粒 C. 木纤维 D. 具缘纹孔导管E. 网纹导管 需进行溶化性检查的剂型为A. 栓剂 B. 散剂 C. 颗粒剂 D. 片剂 E. 胶囊剂 需进行相对密度检查的为A. 固体制剂 B. 半固体

5、制剂 C. 气体制剂 D. 液体制剂E. 液体制剂与固体制剂药典规定,酒剂和酊剂每1L供试品中含甲醇量不得超过A. 0.1g B. 0.2g C. 0.3g D. 0.4g E. 0.5g 应进行不溶物检查的剂型为A. 煎膏剂 B. 酒剂 C. 流浸膏剂 D. 颗粒剂 E. 散剂21. 七厘散中冰片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A. 升华物为半透明片状、块状结晶 B. 淡黄棕色团块中埋有细小方晶C. 不规则块片血红色 D.不规则碎块浅黄色,加苏丹III试液油滴显红色E. 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22. 七厘散中的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管是哪位药材的专属性鉴别特征A. 血竭 B. 乳香 C. 没药 D.

6、红花 E. 儿茶23. 七厘散的气味为A. 气香,味辛 B. 气香,味苦 C. 气微,味甘辛D. 气微,味辛苦 E. 气香,味辛、苦,有清凉感24. 七厘散的颜色为A. 鲜黄色 B. 红棕色或黄棕色 C. 朱红色至紫红色D. 黑棕色或黄棕色 E. 棕褐色至黑褐色25. 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每1g七厘散含血竭以血竭素计,不得少于A. 2.5mg B. 3.5mg C. 4.5mg D. 5.5mg E. 9.5mg26. 以热浸法测定,七厘散的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A. 10.0B. 20.0C. 30.0D. 50.0E. 60.027. 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A. 草酸钙簇晶

7、B. 不规则分枝状团块 C. 草酸钙针晶束D. 果皮表皮细胞垂周壁连珠状增厚E. 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28. 六味地黄丸的薄层色谱用对照品为A. 丹皮酚 B. 茯苓多糖 C. 马钱苷 D. 梓醇 E. 二氢梓醇29. 十全大补丸中当归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A. 草酸钙针晶细小,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B. 联结乳管含细小颗粒状物 C. 菌丝无色或淡棕色D. 纤维单个散在,长棱形,边缘微波状E. 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壁略厚,有极细微的斜向交错纹理30. 十全大补丸的薄层色谱用对照品为A. 芍药苷 B. 川芎嗪 C. 桂皮醛 D. 甘草酸 E. 梓醇31.32.33.34

8、.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B 型题】A. 黄棕色的水丸 B. 淡黄色粉末 C. 黄褐色的水丸D. 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E. 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 五苓散为十全大补丸为二妙丸为左金丸为六味地黄丸为A. 气微香,味微辛 B. 气微香,味苦、涩 C. 气香,味甘而微辛D. 气特异,味苦、辛 E. 气香,味苦五苓散的气味为二妙丸的气味为 十全大补丸的气味为左金丸的气味为 元胡止痛片的气味为A. 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B. 草酸钙方晶呈正八面体形,直径3260p mC. 草酸钙针晶细小,不规则地充塞于薄

9、壁细胞中D. 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E. 纤维长梭形,壁厚,木化;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一面菲薄 五苓散中茯苓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 五苓散中猪苓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五苓散中泽泻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 五苓散中白术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 五苓散中肉桂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A. 3.0mg B. 31mg C. 20p g D. 0.70mg E. 5.5mg 按TLCS法测定,二妙丸每1g含黄柏以盐酸小檗碱计,不得少于 按 HPLC 法测定,左金丸每 1g 含黄连以盐酸小檗碱计,不得少于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按 TLCS

10、 法测定,元胡止痛片每片含延胡索以延胡索乙素计,不得少于按 HPLC 法测定,六味地黄丸水蜜丸每 1g 含山茱萸以马钱苷计,不得少于按 HPLC 法测定,七厘散每 1g 含血竭以血竭素计,不得少于A. 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有草酸钙针晶束B. 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菌丝无色C. 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D. 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E.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六味地黄丸中山药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六味地黄丸中茯苓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六味地黄丸中牡丹皮的专属性鉴别

11、特征为六味地黄丸中山茱萸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X 型题】中成药分析的内容包括A. 性状检测 B. 真伪鉴别 C. 质量常规及杂质限量检查D. 卫生学检查 E. 定量分析中成药分析的基本程序包括A. 取样与供试液的制备 B. 鉴别 C. 检查 D. 含量测定E. 结果判断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收载的内容有A. 药材及饮片 B. 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C. 植物油脂和提取物D. 抗生素 E. 生物制品需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的剂型为A. 片剂 B. 胶囊剂 C. 滴丸剂 D. 合剂E. 注射剂需进行粒度检查的剂型为A. 颗粒剂 B. 片剂 C. 散剂 D. 合剂E. 吸入用混悬型气雾剂和喷雾剂61. 应

12、进行含乙醇量测定的剂型为A. 酒剂B. 酊剂C. 流浸膏剂 D. 合剂E. 注射剂62. 应进行甲醇量检查的剂型为A. 酒剂B. 酊剂C. 合剂 D. 流浸膏剂E. 注射剂63. 二妙丸中黄柏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A. 晶纤维 B. 分枝状石细胞 C. 草酸钙柱晶 D. 草酸钙针晶E. 淀粉粒64. 六味地黄丸为黑棕色或黑褐色的A. 水蜜丸 B. 小蜜丸 C. 大蜜丸 D. 滴丸 E. 糊丸65. 六味地黄丸中泽泻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A. 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B. 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C. 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D. 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

13、成纹孔群E. 内皮层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较厚,木化,有稀疏细孔沟66. 六味地黄丸的法定含量检测成分为A. 挥发油B. 梓醇C. 马钱苷D. 丹皮酚E. 茯苓多糖67. 左金丸中吴茱萸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为A. 非腺毛B. 腺毛C. 纤维束D. 石细胞E. 草酸钙针晶二、填空题1. 中成药分析是以为指导,运用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中成药的一门应用学科。2. 中成药分析的总趋势正向、和的方向发展。3. 元胡止痛片具有明显而持久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有效成分为,尤以镇痛作用最强。4. 用一种溶剂提取中成药时,提取液中往往含有多种的成分,需要进一步分离、净化,才能用于分析测定。分离净化时,应最大限度地

14、保留,除去 。5. 当黄连与黄苓、大黄、甘草或金银花配伍时,黄连中的可与黄苓中的、大黄中的或、甘草中的、金银花中的形成难溶于水的沉淀而析出,降低了上述成分在中成药中的含量。6. 中成药质量标准的建立,应是指标、指标和指标等多项指标的总和。7. 引起中成药质量变化的外界因素包括、8. 中成药分析的基本程序包括、和 六部分。9. 片剂取样量一般为片,未成片前已制成颗粒可取_g。10. 注射剂在配液滤过后灌注前取样,取样量为;在消毒灭菌后取样,取样量一般为。11. 冷浸法的溶剂用量为样品重量的,浸泡时间为,在浸泡期间应经常,适用于的化学成分。12. 二妙丸为500g、500g制成的丸剂。取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泛丸,干燥,即得。13. 十全大补丸为色至色的蜜丸或蜜丸;气,味。14. 六味地黄丸是由、 (酒制)、茯苓、泽泻制成的丸剂。味。15. 元胡止痛片是由、制成的糖衣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色;气,味。三、问答题1. 与单味中药或化学药品的鉴定比较,中成药的鉴定具有哪些特点?2. 影响中成药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3. 简述中成药鉴定的发展趋势。4. 简述蜡丸的预处理方法。5. 对于有效成分不明确或无确切的测定方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