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患者跌倒坠床管理管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25137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临床患者跌倒坠床管理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院临床患者跌倒坠床管理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院临床患者跌倒坠床管理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院临床患者跌倒坠床管理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院临床患者跌倒坠床管理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临床患者跌倒坠床管理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临床患者跌倒坠床管理管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临床患者跌倒坠床管理管理(1) 病人入院后由管床护士对其行入院评估的同时,依据病 人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评估内容进行坠床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判 定病人坠床或跌倒风险程度。评估有风险的病人,病房护十应为病人 建立跌倒/坠床风险告知书,依据病人病情变化进行动态风险评估。 并主动告知病人跌倒/坠床风险及预防措施。床头悬挂“防跌倒/坠床 醒目标示。并采用预防护理措施.依据病人病情、用药变化进行动态 评估,记录规范。(2) 病人发生跌倒/坠床,当班护士必须及时填写护理不良事 件上报表,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另一份 科室保留。(3) 相关人员知晓病人发生跌倒/坠床的处置及报告程序。(

2、4) 跌倒/坠床管理质量控制。 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培训及考核预防跌倒、坠床的管理规范、 预防护理措施,护理人员知晓培训内容,有效预防跌倒、坠床事件的 发生。 告知病人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方法,以引 起他们的重视。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强化跌倒、坠床风险的评估,评 估率达N90%,床头悬挂预防风险的温馨提示牌,并记录预防跌倒所 采用的护理措施。 按分级护理制度要求巡视病房,对全病区的病人执行床头交接 班,对年老体弱、危重、病情不稳、意识不清、特别治疗的病人重点 交接,并拉床栏保护。 依据年龄、疾病、既往有无跌倒、坠床史、活动能力,确定高 危因素和重点人群,并及时填写住院病人预防跌倒、

3、坠床评估表。 制定病人跌倒/坠床的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处理流程,相关 人员知晓,知晓率达95%,执行率达N100%。 制定防范病人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并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防范意外事件发生。 发生跌倒/坠床事件,科室应及时组织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改 进措施。三压疮的管理1制定压疮风险评估、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相关人员知晓 发生压疮的处理措施及报告程序,高危病人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 N90%。2病人入院后及住院期间,护士依据压疮风险评估表 BRADEN评分量表对存在压疮风险的病人进行动态评估。对存在压疮风险的病人,应填写压疮风险告知书,主动告知病人及家属 压疮风险,床头悬挂“防压疮醒目标示,

4、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 育,并采用预防护理措施预防压疮的发生,在护理记录单中记录采用 的护理措施及效果。3评估为不免压疮的病人。护十应及时填写不免压疮电报 表,护理部或压疮管理小组进行床旁审核后确认是否属于不免压疮, 并给予审核看法及护理指导,继续监控压疮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4压疮管理质量控制 病房护士对新入院病人,均进行皮肤评估、筛选。病区护士 应对住院病人的皮肤状况进行严密监控。 病区护士天天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特级、一级护理病人及 二级护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的皮肤状况,依据压疮风险评估表 进行压疮风险因素的评估。 在皮肤护理过程中,对病人的皮肤进行评估,经过评估,属高 度危险病人,须进

5、行预报。 预报必须经过护士长确实认,按照压疮管理流程,填写压疮评 估表,依据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评估,直至风险不存在或病人出院或 死亡。 护理部接到预报表后对压疮发生有高度风险的病人适时进行 监控和护理指导,有效预防压疮发生。 科室有压疮诊疗和护理规范,并落实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无 非预期压疮事件发生。 压疮发生后及时填报压疮上报表,一式两份,一份在24小 时内上报护理部,另一份科室保留。 科室对发生压疮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四管道滑脱管理1带管病人住院期间均由管床护士对其进行评估,依据病 人管道滑脱风险评估表评估内容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判定管道滑脱 风险程度。评估有脱管风险的病人,病房

6、护士应主动告知病人及家属 相关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床头悬挂“防脱管醒目标示,并采用预 防护理措施,依据病人病情、置管状况进行动态评估,规范记录。(2) 病人发生管道非计划性滑脱时,护士应及时填写护理不 良事件上报表,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另一 份科室保留。(3) 相关人员知晓病人管道滑脱的预防措施、应急处理预案、 处理措施及上报流程。(4) 高危病人管道滑脱的风险评估率达N90%。(5) 管道滑脱管理的质量控制。 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各类管道风险级别和正确固定方式,采用有 效措施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告知病人容易发生管道滑脱的原因、危害、观察要点和预防方 法,以引起他们的重视,

7、特别是重点人群,床头应挂有安全温馨提示 牌。 按分级护理制度要求及时巡视病房,对带管病人执行床头交接 班,对年老体弱、危重、病情不稳、意识不清、特别治疗的病人重点 交接及班班床头交接。 依据病人年龄、病情、活动能力、用药因素、固定方式、留置 管道数量及风险级别,确定高危因素和重点人群,及时填写住院病 人管道滑脱风险评估表,告知病人及家属风险,并采用预防护理措 施,预防管道滑脱。 制定病人管道滑脱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处理流程,相关人员 知晓,知晓率达95%,执行率达N100%。(五) 安全标识管理1. 安全标识的定义标识是指利用有特征的记号去标记在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各 种安全隐患。特征的记号包

8、括图案或文字。规范、醒目的标示能给人 们一种警示信息,使之对此有所反应,有所触动,从而对其思想和行 为产生影响。护理安全标示是指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由于生理、病理、 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或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 险事件发生,而医院或科室采纳特别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强、目的性 明确、科学性引导的警示标示,能够使临床护理工作有序进行,确保 病人及家属安全,提升病人就医满意度,是一项护理安全管理措施。2. 使用安全标识的意义(1) 规范护士工作行为,强化风险意识。(2) 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3)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4) 警示作用,防范差错事故发生。3. 安全标识的分类(1) 识别标识

9、:病人身份、病情识别。(2) 管道标识:包括各种引流管。(3) 药物标识:药物分类、特别药品、高风险药物及药物过敏。(4) 防意外警告标识:防跌倒、防坠床、防滑标识等。(5) 沟通标识:各种流程图、温馨提示、各种简介。(6) 护理形态标识;护理级别、禁饮食、控制滴数等。(7) 其他标识:如区域标识、护理用物分类标识(无菌用品、 一次性用品、资料等)、仪器设备标识(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及 保养状况等)。4, 安全标识在临床中的应用(1) 病人身份识别标识(即“腕带标识);护士必须认真核对 病人的住院证,正确填写病人信息,包括病人姓名、科室、病区、住 院号、性别、年龄、药物过敏史,系到病人手腕或

10、脚腕,松紧适宜, 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在住院期间病人及家属 不得私自取下或丢掉,出院时由护士将其除去。(2) 病情识别标识;由病人床头卡标识进行识别,危重、分级 护理标识采纳各种不同颜色的塑料卡片,依据病情必须要以插卡方式插 于床头牌上相应位置或用不同颜色指示灯标示。(3) 特别体位标识;如去枕平卧位标识、头高脚底标识、侧卧 位标识、神经外科左、右去骨瓣、双侧去骨瓣标识、颅后窝去骨瓣标 识等,以明确告知护士病人病情及护理操作中的体位要求。(4) 管道标识:包括中心静脉置管(PICC、CVC)、尿管、胃管 及十二指肠营养管、腹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流管、结肠造 痿管等,

11、以不同颜色分类,以达到护士在工作繁忙时快速识别不同管 道的目的,降低护理风险。(5) 药物标识。高危药品标识:设置专柜存放,红色标签,用颜色的差别来区 分不一样的药物,避免错拿错用。 毒麻药品标识:采纳专柜、上锁、定人管理,并在药柜外粘贴 醒目的警示标识,严格交接班。 药物过敏者,在病人一览表、床头卡、病人腕带、病历本上用 红笔注明药物名称。 治疗室常见药物标识用蓝色标签。(6) 防止意外、风险标识:如“防脱管“防压疮“防跌倒 “防坠床“血型标识“青霉素药物过敏等标识,依据病人病情及风险评估状况在床头悬挂标识牌,病房洗澡的地方贴上“当心滑倒 的标识;开水房上贴“当心烫伤的标识;用氧安全标识:氧

12、气筒随 时悬挂四防卡(即防震、防热、防火、防油)及“空、“满标识; 输血安全标识:为病人输血时,可以将危险标识及血型标识与血液同 步悬挂于输液架上或输液盆上;特别治疗标识:非静脉通路用药时应 与静脉药物分别悬挂于不同的输液架上。依据不同药物使用途径。悬 挂相应的鹜示牌干输液架上(如“膀胱冲洗 “肠内营养等)。(7) 区域标识:如警示护士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的标识、无菌区 与非无菌区标识、医用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标识、隔离标识(如飞沫 隔离标识、耐药菌隔离标识、接触隔离标识等),提示护士按类别要 求进行标准的预防操作。更提醒病人家属探视时注意消毒隔离,防止 交叉感染。(8) 仪器操作流程及保养标识:使

13、用范围为所有仪器,为白底 黑字卡片,外表塑封,悬挂于相应仪器上,使用规范、统一的设备仪 器卡,正面填写使用操作流程,反面填写消毒、保养流程。(二)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1) 不良事件发生后,当班护士要及时向护士长及当班医生汇 报,本着“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用补救措施,尽量避免或 减轻对病人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配合值班医生做好 伤情认定,家属签字等工作。(2) 依据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逐级上报事件的经过、原因、 后果,并按规定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情节严重的突发事件 2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其他不良事件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 接到上报后及时了解状况,给予处理看法,尽量降低对

14、病人的损害。(3) 各种有关记录、检查报告、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 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必要时封存,以备鉴定。(4) 科室和护理部如实登记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后,病区 进行成因分析和讨论,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警示教育。(5) 护理部对护理投诉和纠纷应热情接待、认真调查、尊重事 实、耐心沟通、端正处理态度,5个工作日内给以答复。重大护理投 诉,上报医院备案、讨论。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上述事 件每月汇总进行讨论,从制度合理性、制度执行、环节管理、工作流 程、职业道德、主观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依据事件的情节及对病人 的影响,确定性质,提出奖惩看法和改善措施,在全院护士长会上传 达,共享经验教训,不断提升护理工作质量。(6) 执行非惩处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并激励积极上报未 造成不良后果但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件以及有效杜绝差错的事例如不 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已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一经查实,视情节轻 重给予处理。(7) 统一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管理系统,确保上报网络及流程、 信息畅通。(8) 定期对科室及全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 进行院内、科内同期对比,总结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制订质量 整改方案,继续改善护理质量与安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 障病人安全,提升病人满意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