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24942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歌包括诗、词、曲。按形式分为: 古体诗 )1(“、”歌行 “、” 歌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 、楚辞、乐府诗。注意等古诗体 裁的诗”吟“”曲“ ”引魏f汉乐府f汉赋f楚辞f歌也属古体 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 诗经 f晋南北朝民歌 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如:f陶诗等文人五言诗f建安诗歌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迢迢牵牛星、 曹丕燕歌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渭川田家王维、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居易琵琶行 蜀道难、李 白出塞、王昌龄 )近体诗 2(包括律诗和绝句。:五言或七言,全诗四句;无须对仗。 绝句 :五言或七言,全诗 八句; 律诗 律诗第一、二句叫首

2、联,第三、四句叫颔联, 第五、六句叫颈联,第七、八句叫尾联。)词 3(,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如东坡乐府 、 ”词“词的名称: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 稼轩长短句 。词形成于唐, 盛行于宋。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白石道 人歌曲、 词的分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 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词的分类:字以上)。 91 字),长调( 90 字到 59 字以内),中调( 58 按字 数分:小令( 按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 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 词题与内容有关。 )曲 4(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

3、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 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 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 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 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 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二、如 何正确理解诗歌】 、关注诗歌题目 1 因为题目往往揭示诗歌 写作的缘起、时间、地点、人物、场合、事件、主旨、感情基 调等,确定了诗 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 的情感。做题时应先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 。 看 这几首诗歌题目: 出关 晓上空泠峡 江阴浮远堂题扬州 禅智寺 寄远 、关注作者

4、2即作者,也就是作者的一些情 况,尤其是常见的名家和课内名篇作者的主要生 ”人“做到能知 人论世,诗词后面的注释。了解作者, 平经历。对作者的 认识途径有二:一是知识储备,二是借助现场的材料可以帮助 我们解读他的诗,因为有些诗,作者抒发的情感往往与他的背 景有关,以及他的思想倾向、语言 ”世“ 风格等。 。(如南宋的 爱国思想)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也就是诗歌的写作背景,即 作者所生活的时代, 、关注序或注 3 交代背景、作品产生缘 由和过程,奠定感情基调。 诗序 解释词语,交代背景, 或解释诗中有关典故。 注释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 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1如:(),近代著名诗人。他早191

5、6- 1832)注 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 王罔运( 2( 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 ),旌旗。 ip G关,指居庸关。旆(注)3 () 4():持取,捻弄。 ni a n撚(注当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弟弟患眼病寄居扬州 禅智寺。杜牧得知消息,即携眼医赴扬州探 注) 5( 视,后 因假逾百日而被迫离职。上述注释对理解诗歌有何帮助? 、重在文本 4 细读诗歌,抓住重点。 )找名词,突 破形象、意象。 1(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 凭 山

6、俯海古边州,旆 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 得不回头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 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 花枝。放花无语 对斜晖,此恨谁知?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 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意象 “品 ”意“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 ”象“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 ”意 “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意象是分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 “即意中之象,含有作者思想情 感的客观物象。如柳宗元的江雪 : ”象 “这首诗中的 ”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就已经不再是简单 ”雪“、 ”寒江“、”蓑笠翁 “、”孤

7、 舟 “、 ”鸟 “、”千山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 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 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评价的依据。世间物象无数,诗人选此舍彼,或舍此选彼,完全是根据 创作时内心情感和表达志趣的需要。在不同情感或志趣的导引 下,就是同一物象也会选取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意象。另 外,有些意象,还有着传统的文化象征意义,它们的意义较为 固定。意象,承载着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 一。我们要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志趣,就要仔细品味意象和意象的含义。”意境 味情

8、化的理;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 受,是”意 所谓,又”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 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境;所谓”蕴理的情是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真感情;就是作者的”意境 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营造意境是 诗人表情达意不可缺少的手段。解读意境,就能把握诗人的情 感志趣。意境,离不开情与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解读意 境要从景入手,入景而悟情。意境的营造,是心与物的融合。解读意境,就能解读抒情主人公的艺术形象。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

9、,几句诗,或一句诗 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 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 的一些 砖石。 )抓动词、形容词等关键词,突破手法。 2 (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 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 寂)。后部分一般运用 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自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表现手法、修辞手段、 抒情方式。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渲染衬托、正侧 面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诸觉结”手法 “理 合、虚实结合等。古代诗词中,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形象,常常运用修辞 手法。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 ”修辞

10、 “懂 喻、拟人、夸张、 用典等。 诗的本质是抒情的。只是抒情的方式有所不同:有 的直抒胸臆,有的间接抒情。 ”抒情 “悟 )注意诗中与标题 相照应的词 3( 相呼应。 ”一枝“与”早“早梅,其中 ”前村深 雪里,昨夜一枝开 “如: )。 ”枯藤、老树、昏鸦 “多用具体名 词,塑造具体形象,或使多个意象并列入句,组成生活画面 (如 ( )结合题目、作者、序注等,突破内容、情感。 4 读懂诗歌,就是清楚作者为什么而写诗,写了什么内容,怎么 写的,表达了什么感情。 【三、规范答题】 注意分值。 ” 问什么“、认真审读题干,做到 1 答题的角度和答题的数量都要 看准答题的形式、只有答题的内容、严格按

11、照题干要求答题十 分重要。 想透,才能提高答题质量。 “)前人认为, 1( 在本 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最苦无山 遮望眼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 ”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 容,谈谈你的理解。与本诗相比你 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 ”士卒何心肯逗留将军此去必封侯, “有版本作诗的前两句, (3) 说明理由。 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 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马后桃花马前雪“ 分) 4上阕的景 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4)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

12、”放花无语 对斜晖”凭“栏手撚花枝“ 分)4 化?(在诗中有何作用?( ”悠 悠“首句中 (5) 分)3 分)5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 分)4 的表达效果。(”生“和”满“)这 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很讲究练字,请简析6( 分)4 联系全诗,简析首尾两句的表现手法,并简述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 境。( 、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小口径问题问什 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 2 小类。 13 见 后面所附四大类)技巧()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1 (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 景)的什么特点, (2) 或抒发(

13、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 理)。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所起的作用:)3( 意深化主旨 深化意境(内容方面的作用: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言近旨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 分,一问意境优美境深远 一答)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 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注意: 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 ) 、规 范表述 3)、依据模式答题。 1( )、表述要完整。 2( 诗歌鉴赏表 述程式(某某)的(意象)写出了技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这首诗采用了(突表现了特点, 出了)(某某) 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言必有据,据在诗

14、中 “分点答题,点后例证。答题做到有理有据。 (3)就诗论诗,不枝 不蔓。高考诗歌鉴赏,强调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答题时一般无 需引经据典,或引用其 他作品比较。 )、语言要通顺。 4 ( )、尽量使用术语。 5 古代诗歌鉴赏习惯用语 (一)形象、 观点: 恋友思别,羁旅思乡;怀才不遇,怀古咏史;钟情山 水,归隐田园; 献身边塞,反对征战;不慕权贵,傲岸不羁;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矢志报国,壮志难酬;政治失意,仕 途坎坷;达观豪迈,超凡脱俗; 愤世嫉俗,消沉颓唐;神形 兼备,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注意词意的轻重、 侧重点等细微差别: 常见的评价意境特点的词语恬淡自 淡 雅 明丽 瑰丽

15、雄浑壮观富丽堂皇 雄浑苍劲 雄奇优美 阔远 (阔大悠远) 壮阔 然恬静 飘渺 迷茫 迷濛 / 奇险 幽深 深远 / 繁华热闹 生机勃勃 和平 幽静 安谧/ 落寞(冷落寂 寞) 孤寂(孤独寂寞) 冷落 / 萧索 萧条 肃杀 荒寒 昏暗 幽 暗 暗淡 虚幻 凄惨 凄凉 悲壮苍凉 慷慨悲壮 悲凉 (二) 思想情感:追慕圣贤 壮怀激烈 恬淡闲适 宁静淡泊 寂寞幽怨孤愤难平挚切情深感情细腻嬉怒笑骂甜蜜愉悦缠绵悱恻 忧郁失望(三)语言风格: 特色:平淡无奇 明白如话叠字叠词诙谐风趣婉约含蓄直率天真沉郁顿挫豪放雄奇 明快晓畅行云流水穷形尽相形神兼备抑扬顿挫苍凉雄浑质 朴清新 词藻华丽 作用:深化主旨,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 字见新,尽得风流;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著一字,画龙点 睛;朴字见色;深沉动人,发人深省;言近意远,蕴藉含蓄; 音韵和谐,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回肠荡气;一气呵成,琅琅上口;余音绕梁,意味深长。(四)表达方式:抒情(重点是描写抒情)议论描写叙述描写有:正侧结合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 眼前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者为实,虚实 结合:具体形象为实,想象联想为虚。抒情方式有直接(正面)抒情和间接(侧面)抒情。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物,情景交融。(五)表达技巧: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暗示虚拟写实映衬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