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科提质计划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248131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弱学科提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薄弱学科提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薄弱学科提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弱学科提质计划(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薄弱学科提质计划综合、校本等学科是我校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薄弱学科,事实也完全这样。 一、 成为薄弱学科的主要原因 一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长期以来延袭着“应试教育”,以升学率和分数评价学校和教师。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师的两眼始终放在、盯在被考试的几个学科上,并且竭力在这几个学科上争高分 ,以提高升学率,综合、校本课不列为考试学科,不影响学生得高分,不影响升学率,因此,这些学科长期被领导和教师忽视,只要有人上,课开齐就行了,至于课时是否上足了,这些学科的师资水平如何,教学任务完成的怎样,对这些学科的教学如何进行督促和考察,领导和教师或是没有时间或不愿意去过问和研究。 与这些学科的“很强的实践

2、性”特点有关。综合、校本等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特长。综合、校本课教师要边讲边做给学生看,教师没有实践能力是无法进行教学工作的。 二 、改进薄弱学科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 素质教育不同于升学教育,素质教育把着眼点放在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上,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素质即人的质量的全面提高。 薄弱学科直接影响着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加强薄弱学科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为了打好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们在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上,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主要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一)落实课程计划,保证教学质量,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

3、育的重要环节。严格执行国家教委下达的课时计划,坚持计划指导下的教学目标责任制。每学年开学初,教导处审查学校的课程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再执行,并做到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师的授课表与班级日志相符。建立教师任课情况登记表,加强教学常规工作检查,从组织管理上保证课程的开齐和课时的上足,同时也为教学质量的检查考评提供了依据。 (二)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几年来,我们坚持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结构,提高授课效率,不断探索着综合、校本科课堂教学的路子,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教研组组织了两次听课评课活动,教师的授课水平和

4、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三)注重技能训练,加强能力培养。近几年,我们始终坚持组 织好各种兴趣小组,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活动。综合、校本课实践性强,又是活跃学校生活的主要特色性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素质成长方面起着主要而特殊的作用。我们要求各班根据情况,组织好各种兴趣小组,做到各兴趣小组的辅导教师、计划、时间、场地、器材五落实。 (四)改进考试办法、搞好检查考核。众所周知,考试如同“指挥棒”,具有导向作用,特别是综合、校本等教学情况的检查考核,更具其特殊性。为此,我们对检查考核这些学科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教学质量情况的方法作了改进。从督促领导教师重视和加强这些学科的教学、掌握学校的教学情况的目的出发 ,确定抽考年级后,再从班级中抽考五名学生,集中被抽学生参加考核,基础知识部分有的是笔答题,也有的是口答题,实践题参考的学生都来做,按统一的评分标准,逐人记分,然后算出平均分,此分记入教师的教学成绩。根据抽考成绩,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既能督促教师重视这些学科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为领导提供,了解掌握面上的教学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加强指导,改进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