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外国诗两首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24313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外国诗两首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外国诗两首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外国诗两首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外国诗两首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外国诗两首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外国诗两首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外国诗两首课时练习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外国诗两首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理智(zh)慰藉(ji)冷漠(m)惦念(din)B.潺潺(cn)瞰望(kn)沐浴(m)镶嵌(qin)C.虔信(qin)黝黑(yu)深邃(su)晨曦(x)D.缓慢(hun)颤抖(zhn)苍茫(cng)灵魂(hn)2.选用恰当的词语填入下列诗句横线处。(1)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装饰镶嵌)(2)河水潺潺催我入眠(催伴)(3)在夕阳下闪耀金光(闪耀闪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A.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刻B.我爱乘着马车奔上村落间的小路,/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渺茫的夜色C.无论是充满了高尚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

2、神圣的传言D.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4.下列诗句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D)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C.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D.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5.(2017北京海淀九年级期中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桃李生长在春日里,也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由桃李花开时的(生机盎然兴味盎然)联想到人的青春年华,从此青春有了一个花样美称“桃李年”。而从诗经中的那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开始,“投桃报李”就成为了互相馈赠、礼尚往来这一传统礼仪的形象表达。同时,桃李花朵芬芳果实甜美,虽默默无言,但仍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树下因此被踩出

3、一条小路来。司马迁便借此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美飞将军李广的美德。当然,更(鲜为人知广为人知)的是,桃李可以代指弟子门生。白居易就曾用“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来表达对裴令公弟子满门的赞誉。在文中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A.生机盎然鲜为人知B.生机盎然广为人知C.兴味盎然鲜为人知D.兴味盎然广为人知6.导学号08704009(2015湖北恩施中考)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第(1)(2)题。雨伞苏叔阳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你撑开整个身躯,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却湿透了,你自己。(选自苏叔阳文集)(1)诗中的雨伞具有怎样的精神?参考答案无私无畏、甘

4、于奉献的精神。(2)为了刻画雨伞形象,诗人采用了拟人、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答案示例拟人。全诗采用第二人称,将雨伞人格化,运用“陪伴”“撑开”“创造”等词语,赋予雨伞以生命,生动传神。象征。诗人笔下的“雨伞”象征了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人。(或“乌云”“风雨”象征了“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烘托。诗人借“乌云”“风雨”来营造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烘托出“雨伞”形象的高大。导学号08704010(2017天津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冰窗花任随平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

5、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

6、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

7、,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的牵念和期望。(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注葳蕤(wiru):形容枝叶繁盛。7.请结合文章第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葳蕤如春;冰

8、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棱角分明,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消融过程美妙而悄然无声。8.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冬日雪夜,风停夜静,山野村庄一片恬静安谧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温馨故园的喜爱之情。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DE)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B.第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

9、然地引起下文。C.第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D.第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惋惜之情。10.导学号08704011(2017湖北咸宁中考)泉都中学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庆祝“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和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阅读下面材料,请各用一句话(10字以内)概括下列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一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参考答案材料一申遗成功意义重大。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为了营造宣传氛围,共庆这两件大喜事,需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标语,现已经拟出上联,请你帮忙对出下联。上联:夺冠圆梦,女排精神扬四海下联:申遗成功,历法文化传世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

11、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它的名称,并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参考答案清明。人们通过踏青、扫墓之类的活动祭祀祖先和英烈等,表达怀念感恩之情。(意近即可)单元专项训练诗歌阅读一、导学号087040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题。露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阳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1.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

12、点?参考答案默默无闻、乐观、心灵纯洁。2.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参考答案在生活中,即使我们很普通很平凡,遇到困难我们仍然应该乐观向上,不要抱怨什么,应该永远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心。3.仿写: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答案示例我不是巍峨的高山/也不是连绵的峻岭/我就是我/一座矮小的山丘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47题。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徐鲁有多少欣慰,有多少鼓励,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带着多少叮嘱,带着多少期望,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您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去吧勇敢的孩子,向着明天,谱写新生

13、活的赞歌!(节选自献给老师的花束,有改动)4.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C)A.急促B.高亢C.舒缓D.低沉5.请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说明理由。答案示例“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理由: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对学生的浓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依依不舍和感激之情。7.诗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参考答案老师是和蔼的,一直鼓励学生,给予学生爱和知识;当学生要离开时,老师会欣慰地笑,会在心中为学生祝福;老师把学生送向了光明,自己则继续无私奉献,永远守在讲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