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河特大桥T梁预制标准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242811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黄河特大桥T梁预制标准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宜黄河特大桥T梁预制标准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宜黄河特大桥T梁预制标准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宜黄河特大桥T梁预制标准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宜黄河特大桥T梁预制标准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黄河特大桥T梁预制标准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黄河特大桥T梁预制标准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十二局集团抚吉高速公路A2标项目经理部宜黄河特大桥T梁预制标准化施工*项目经理部2012年4月8日宜黄河特大桥T梁预制标准化一、工程概况宜黄河特大桥(K16+608)起讫里程:K16+033.97K17+182.03,全长1148.1m。本桥采用左右幅分离式断面,外边缘与路基同宽,桥梁总宽26米,桥面净宽211.65米,设计交角20。上部结构采用30米预应力混凝土组合T梁结构,分梁预制,组合拼装,张拉墩顶负弯矩束,再浇筑桥面湿接缝和横梁的施工方法。桥墩为双柱墩,最高墩11.3m。本桥每孔单幅T梁6片,其中中梁4片,边梁2片。全桥共6联:7跨1联+6跨1联6联+7跨1联,全桥30mT梁预制架

2、设共计456片(38跨12片),边跨边梁共计48片,边跨中梁96片,中跨边梁104,中跨中梁208片。主梁断面:主梁高度2.0m,梁间距2.13m,其中中梁预制宽度为1.7m,边梁预制宽度1.85m,预制梁顶面横坡度与桥面横坡度相同,为2%(中间高两侧低)。主梁横隔板间距7.18m。二、标准化施工措施抚吉高速建设项目一直以规范化和标准化施工为检查重点,并推广了许多标准化施工措施和方法。我部积极响应项目办的要求,在预制T梁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可控,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主要采用的标准化施工措施有:采用“胎架法”进行钢筋绑扎和波纹管定位,冬季施工采用蒸汽养护,预应力张拉采用智能张拉设备

3、,采用喷淋养生,钢绞线的存放与下料标准化,对T梁安全支撑存放。三、具体措施介绍(一)、钢筋安装 “胎架法”施工为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钢筋的数量和间距一致,提高了波纹管的定位精度。我部采用了“胎架法”进行预制梁钢筋绑扎安装和波纹管定位。具体方法如下:1、T梁腹板钢筋应采竖向平台定位架法,定位架3m一台。绑扎前在台座侧面及钢筋定位胎架上设定主筋、箍筋间距、横隔板、变截面位置及骨架长度,以便于对钢筋间距和位置的核对。竖向筋按照间距摆放,并穿入横向筋固定,横向筋间距由横向间距架固定。按台座侧面及钢筋定位胎架上标注的钢筋间距绑扎马蹄筋和腹板钢筋骨架。绑扎时注意竖向和横向钢筋要顺直,并且绑扎牢固,钢筋绑扎

4、必须按照定位胎架上及底座上的设计间距,随时校正钢筋及预埋钢筋的位置,确保钢筋间距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按照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在钢筋骨架底部、外侧绑扎混凝土垫块,垫块纵横向间距不大于0.8m,梁底垫块间距不大于0.5m,垫块成梅花状交错布置,以保证钢筋的净保护层,杜绝出现露筋现象。2、面板可采用面板钢筋制作胎架加工好后整体吊装。3、横隔板钢筋使用定位架安装,确保高低、间距一致,符合设计要求,无漏筋现象。在梁的两侧安放横隔板定位架,将横隔板钢筋安放在定位架上进行绑扎。4、翼板环形筋的定位:一般采用两根通长钢筋,一根在上面,另一根在侧面,对翼缘板两侧的环形筋进行定位,定位筋与环形筋的每一个交点均进行

5、绑扎。优点:使翼缘板钢筋整齐,不出现波浪形状。后续湿接缝施工时钢筋绑扎满足设计要求。为使定位效果更好,可以采用辅助定位方法,用紧线器将上面的定位筋拉在模板外侧,紧线器每隔3m设一个。5、T梁负弯矩齿板钢筋可采取提前制作,整体安装的方式。对不影响负弯矩波纹管和翼板钢筋安装的,可全部提前制作,点焊固定,然后吊装就位,其余钢筋,在负弯矩波纹管和翼板钢筋安装好后,逐一安装到位。 (二)、波纹管定位“胎架法”施工1、波纹管定位安装:采用定位架进行固定,定位钢筋按照间距50cm设置一组,严格按照设计提供的波纹管的坐标位置进行控制,然后穿波纹管。波纹管不允许破损,连接处必须紧密,并用胶带纸缠裹紧密,以免浇筑

6、砼时,水泥浆渗进波纹管内,造成压浆时管道不通。波纹管在弯曲处必须圆顺,纵向顺直。波纹管穿好后,采用井字架或U型卡固定,确保孔道定位准确、牢固,曲线段应加密固定,每50cm设置一道定位筋。2、孔道接长应采用大一号的管道作接头管,接头管的长度宜3050cm,两端用胶带缠绕密封严密,以防漏浆;波纹管定位、固定后穿入塑料衬管,以防止混凝土漏浆至波纹管内和波纹管的变形。塑料衬管每端外露长度1.52m,便于在梁体混凝土初凝后将塑料衬管抽出。砼养生时,应封闭孔口,以防止水和其他杂物灌入孔道。3、端部负弯矩预应力波纹管预留长度510cm,不得过长或过短,并包裹封闭进行保护,以便梁吊装后进行连接。4、管道位置的

7、容许偏差:梁长方向:30mm,梁高10mm;管道间距:同排10mm,上下层10mm,波纹管的安装坐标是监理和质检人员重点抽检的工序,因此要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5、安装锚垫板时,压浆孔位置朝下,出气孔的位置朝上,并用泡沫胶塞进孔内,以免水泥浆流入堵塞孔道。锚垫板附近混凝土要加强振捣,确保密实。 (三)、预制梁蒸汽养护介绍为确保工程进度,顺利完成项目办下达的“三月底半幅通车”活动的任务目标,我部冬季坚持施工预制梁,并达到了每天预制四片梁的生产能力。为加快混凝土强度提升,缩短混凝土拆模和张拉周期,我部采用了蒸汽养护方式对预制梁进行养护。1、蒸汽养护工程概述对于表面系数大,养护时间要求很短,早期强

8、度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或当自然气温较低,在技术上有困难时,可用蒸汽养护工艺对新灌注的混凝土进行养护。蒸汽是一种良好的热载体,它在冷凝时释放热量大,且具有较高的放热系数,它既能加热,使混凝土在较高的温度下硬化,又能供给一定的水分,使混凝土不致因水分过量蒸发而出现表面干燥脱水。在工艺上它比短时加热复杂;在混凝土强度增长上它可根据要求达到拆模或受荷强度,这是一种快速湿热养护方法。本工艺主要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的蒸汽养护。2、蒸汽养护作业内容蒸汽养护工艺作业内容包括:1.预埋或安设测温计;2.安装蒸养棚架并封闭蒸养棚布;3.供汽前锅炉及蒸汽管道的检查和维修;4.蒸汽养护质量管理;5.蒸养结束后蒸养

9、棚架的拆除。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蒸汽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10,灌注结束46h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期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2)、拆模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宜大于15。(3)、温度监控要求采用测温仪和温度计监测混凝土芯部,混凝土表层和蒸汽及环境温度。测温仪和温度计应经自校合格。测温记录延续时间应自混凝土灌注完后至撤除保温棚布为止,冬期时一般为35d。记录时间间隔:升

10、温、降温阶段每0.5h测温一次,恒温阶段每1h一次。每个测温点应编号,并在现场挂编号标志,作详细记录,温度变化情况应及时反馈,当各种温差达到15时应预警,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测温记录。4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1)、蒸汽炉、养护棚 蒸汽炉采用全自动LDR小型电加热蒸汽发生器,每台额定蒸发量50kg/h。养护棚采用支架固定于模板上后再覆盖篷布。 (2)、热力管网安装主管道、支管道,并用保温材料进行包裹,减少散热,避免将人烫伤。(3)、散热器梁底部安装2根15mm钢管,模型外侧各安装1根15mm钢管,两个端头各安装1根15mm钢管。15mm钢管每隔300mm留置一小孔,作为蒸汽排放孔道。5、

11、蒸汽养护安全措施(1)、锅炉安全使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细心操作,确保锅炉的运行安全。认真做好锅炉辅机及安全附件的维护保养工作以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认真及时填写锅炉运行日记,字迹端正清晰,内容真实。作好巡回检查制度,应明确检查内容,路线及记录项目,作好交接班制度。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除按周期检查外,每班必须自检一次。无关人员与非当班人员不得乱动锅炉内的设施。锅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炉,并通知设备部门查明原因。A、锅炉严重缺水;B、给水设备全部失效;C、出现严重满水现象或汽水共腾现象;D、锅炉水位表、压力表及安全阀等安全附件中的一种完全失效;E、锅炉受压元件或炉墙损坏严重,威胁

12、锅炉安全;(2)、坚持交接班制度。(3)、当达到拔管要求时,分别拆除两端的保温设施,拔管后立即恢复盖好。(4)、蒸汽管道严禁碰压,确保供汽设施处于良好状态。(5)、严禁有裸露未经保温和保温设施损坏的管道,以及管道漏气的现象出现,以确保无高温和蒸汽伤人的事故发生。(6)、凡遇蒸汽设施出现故障不得带病工作,应立即修复后再投入使用。(四)、预制梁智能张拉介绍根据抚吉高速公路项目办的要求,我标段预制梁全部采用预应力智能张拉设备进行张拉。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证实了该智能张拉设备在张拉质量控制方面的优越性。 1、智能张拉操作流程布置张拉控制站连接好三相四线连接好油管安装位移传感器启动笔记本电脑,连接好无线

13、网关,启动控制软件单击“启动张拉程序”,进入“张拉施工控制”界面,系统自动连接设备关闭“张拉梁参数设置”界面,启动调试单击“显示参数”,弹出“张拉梁参数设置”界面,按照张拉程序填写参数再次检查确定千斤顶安装正确,启动梁板两端张拉设备点击控制软件的“开始张拉”按键启动张拉张拉过程中密切注意梁板两端设备和千斤顶的工作情况,注意安全整片梁板张拉施工完成后依次关闭软件、电机、切断电源,拆卸千斤顶、油管,擦拭设备和配件,妥善保管。2、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主要功能(1)、能精确控制施加预应力力值大小。 (2011版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12.2 第2款规定“张拉力控制应力的精度宜为1.5”)(2)、准确、实时

14、测量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3)、实现张拉过程智能控制,不受人为、环境因素影响;保证张拉同步、停顿点、加载速率、持荷时间等张拉过程要素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2011版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12.2 第1款规定“各千斤顶之间同步张拉力的允许误差为2;第2款规定“保证千斤顶具有足够的持荷时间(5分钟) ” (4)、具备质量管理功能(包括实现远程监控)。3、智能张拉与传统手工张拉的对比传统手工张拉与智能张拉技术比较表比较内容传统手工张拉智能张拉系统1张拉力精度15%1%2自动补张拉无此功能张拉力下降1%时,锚固前自动补拉至规定值。3伸长量测量人工测量,不准确,不及时自动测量,及时准确4伸长量校核未能及时

15、校核,未实现规范“双控”要求及时校核,与张拉力同步控制,实现规范“双控”要求5对称同步人工控制,同步精度低,无法实现多顶对称张拉计算机控制,达到同步要求,可实现多顶对称同步张拉6加载速度随意性大,往往过快按程序设定速度加载,排除人为影响7持荷时间随意性大,往往过短按程序设定时间持荷,排除人为干预8停顿控制停顿点和停顿时间随意性大按程序设定时间点进行9卸载锚固瞬时卸载,回缩时对夹片造成冲击,回缩量大可缓慢卸载,减少钢绞线回缩量10预应力损失张拉过程预应力损失大由于张拉过程规范,损失小11回缩量测定 无法准确测定锚固后回缩量 可准确测定实际回缩量 12张拉记录 人工记录,可信度低 自动记录,真实再现张拉过程 13安全保障 边张拉边测量延伸量有人身安全隐患 操作人员远离非安全区域,人身安全有保障 14质量管理 真实质量状况难以掌握,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 便于质量管理,质量追溯,提高管理水平、质量水平 15远程监控 无此功能 实现质量远程监控 (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