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备科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难处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242740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设备科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难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院设备科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难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院设备科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难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院设备科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难处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院设备科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难处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设备科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难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设备科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难处(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科不良事件分析与管理目的:探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处理方法和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评估医院上报的3例典型医疗器械可疑不良事件,详述处理经过与跟踪反馈的改进效果。结 果:总结了由此3个案例引发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管理改进要点。结论: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只 有不断加强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管理,在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后及时评价、追溯及处理 才能不断提高器械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目前,在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以及使用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着较多问题。现对发生不良医疗 器械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引起医疗单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为提出相应的对 策提供依据,以有效控制医疗设

2、备的风险,切实保证医疗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转。医院设备科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难处按照不良事件的管理部门不同,分为意外不良事件、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职业暴露事件、院内感染 事件、输血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共6大类事件主讲题材:医院设备科的日常管理主讲单位:医学美容教育网时间:2015年02月27日下午地点:公开场所简要:当前医疗设备的装备程度业已成为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和提供医疗服 务的重要保障。这就对医疗设备的资产管理与运营、资产保值增值、设备的更新、淘汰、维 护维修、效益分析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致使医院设备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繁琐性和难度也 将随之增大。当前医疗设备的装备程度业已成为医

3、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之一和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这就对医疗设备的资产管理与运 营、资产保值增值、设备的更新、淘汰、维护维修、效益分析等提出 了更高要求,致使医院设备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繁琐性和难度也将 随之增大。同时,医院高值耗材管理大都呈现供应品种多、供货厂商多的特点,采购、入库、出库,保证库房卫生材料账物相符是大部分医院高 值耗材管理的重点。物资出库后的去向管理、领用科室的账物相符、 患者费用准确计价、耗材成本的准确计提和控制等关于高值耗材的精 细化管理,是目前高值耗材管理的薄弱环节。与此同时,管理是否科学、规范,不但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经济 利益有直接关系,与医院的效益和声望也紧密相

4、关。由于高值医用耗 材本身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对医疗器械安全的高度重视,高值医用耗材 的全程监控管理已是势在必行。归纳来讲,医院在设备及耗材的日常 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科没有建立全程的、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从设备购置、 验收、运营、维修、效益分析、报废),导致很多相关的资料无法及 时查阅和追溯。2、全院各科室医疗设备众多,可能出现帐目不清、帐物不符、 有帐无实等情况,容易导致医院资产流失,不利于设备科对全局的把 控。3、定期的科室清查,以及全院的定期资产清查过程烦锁,耗费 时间,清查结果的准确性不高。4、设备的运行状态(在用、停用、才艮废)不清晰,某些重要设备没 设专人操作,责任不明确

5、,年久失去保养,自然腐蚀严重,请厂家来 维修,费用高而且耽搁医疗使用。5、医疗设备及相关附属配件的采购及相关管理流程不清晰。6、领导经常提到和关注医院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并制定了一些相 应政策,但却很难实去执行落实。7、医疗设备的维护维修管理流程不明晰,缺乏实效性,医院设 备的维护、维修完全响应不及时,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无行中降低 医院的收入,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维保费用。8、高值耗材的管理面临困难,证照管理、核对难度大;购销流 程不规范 缺乏管理手段;记录工作量大,易于差错,产品追溯困难。9、医院申请购买新设备,需要论证时,才匆忙手工提取一些效 益方面的数据来应付,数攵据来源往往不太准确,给领导决

6、策带来困难。10、各级领导需要报表时,设备科常常加班加点赶制报表,费时 费力,而且数据的准确性值得商榷。1. 护理不良事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查对制度不严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 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只喊床号,不喊姓名,致使给患 者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只看药品包装,不看药名,查药名看字头不看字尾, 对药品剂量查对不严,对用法查对不严,对浓度查对不严,在临床上极易引起不 良后果。1.2不严格执行医嘱表现在盲目的执行错误的医嘱,违反口头医嘱的规定,错抄 漏抄医嘱,有时凭借主观印象,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用药剂量的更改而对病人造成 影响。对医嘱

7、执行的时间不严格,包括未服药到口或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2小时, 错服、漏服、多服药,甚至擅自用药。有的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 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等。1.3药品管理混乱表现在几种药品混放,毒麻药与一般药品混放,注射药与口服 药混放,内用药与外用药混放,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 品未放冰箱保存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4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表 现在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卧床病人翻身不及时 造成褥疮;违反手术安全查对制度,造成器械、纱布遗忘在手术切口中;违反护 理操作

8、规程,如护士让家属给病人鼻饲造成窒息;输液时忘松止血带造成挤压综 合症;静脉注射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 备皮划伤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洗胃操作不当造成胃穿孔;给病人热敷造成 烫伤或冷敷造成冻伤等。1.5护士不严于职守,责任心不强,年轻护士缺乏护理经验表现在值夜班睡觉, 离岗,不及时巡视病房,对病人不负责,工作时思想不集中,而造成严重后果; 另外,护士由于年轻经验不足,对有些药物在不同途径的治疗目的和效果不了解, 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和反应,出现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1.6护士消极倦怠心理极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由于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技术 与服务要求高,

9、精神高度紧张,思想压力大,易引起护士的消极倦怠心理,表现 出思想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对待病人冷漠,与医生和病人缺乏交流而造成不 良事件发生。2. 预防护理差错事故措施2.1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2.2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幼、昏迷病人按需要加 防护栏,躁动病人应用安全约束带防止坠床,精神异常和有自杀倾向病人应密切 观察动态,防止因护理人员疏忽大意而发生以外。一、原因探讨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差,知与行不能统一:近年来,尽管各级医院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医疗质量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在医院的各个岗位都有章可循,但实际却是好多问题出现在有章不循方面,尤其 是有关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10、长期被忽视,在制度面前有的简单应付,有的视而不 见,有的马虎从事,不执行制度,不把患者当回事,进而出现安全事故。医疗安全管理不到位,惩罚措施失之于宽:在医院管理层对医疗安全管理失之于宽,出现了面对差错事故处理不够及时,惩罚也不够严格,堵塞漏洞的措施落实较差等问题。使一些明显的医疗安全 责任问题得不到及时惩戒,追查问责的制度不够明确,对当事者没有较强的威慑 力,体现不出管理手段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致使个别素质较差的人员将规章制度 视为儿戏,经常出现医疗差错。业务能力不足,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认识不够,防范不力:医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科学,未知领域很多,许多新理论、新疗法、新术式 瞬息万变,如果不及时

11、更新知识,更新理论,不能对疾病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 就会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认识不够,进而防范预案不到位,导致安全事件。医院整体利益与科室局部利益不够协调统一:医疗过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常涉及众多的环节,需要多专业、多种类、 多人员的严密合作,有的科室缺乏对医院整体工作负责的态度,只强调本科的利 益,不管不顾整体工作的连续性和衔接性,在收住院、做检查、会诊、转科等方 面不注意协调配合,延误抢救治疗工作,发生安全事件。不能正确对待出现的医疗纠纷,科室间遇事相互拆台:个别科室或医生平时工作责任心差,出事时只找客观原因,没有一个严谨的 作风和认识问题的态度,对同事工作失误不及时提醒,在看热闹的同

12、时,喜欢对 家属说点、小话”或无中生有故作神秘,对正常诊疗行为说三道四,科室间不是相互补台,而是相互拆台,有意挑起事端,造成安全事故。语言生硬,诊治粗疏,态度蛮横,弓I发患者不满上升为医疗纠纷:有的人在医疗工作中,特别是在患者和家属非常需要及时诊治和必要的解释 时,态度冷漠,言语生硬,沟通和解释极不耐心,而引发患者的反感和猜疑,虽 诊疗并无失误,但由于不良言语和懒散的动作,引起患者的强烈不满,上升为医 疗纠纷。二、防范对策医疗安全强化工作重在院科两级管理:对于保障医疗安全而言,管理是一个 基本因素。各科室的管理层要承诺安全,并将其诠释为各级人员共同的价值观、 信仰和行为准则。各科室是科室医护工

13、作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医疗安全的第一责 任人,在抓医疗安全工作中,必须端正态度,认清责任,扎实抓好本科室医疗安 全工作。科室管理应将工作重心前移,深入到各业务科室,指导、督查医疗安全 工作。加强医德修养,提高全员素质: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社会习俗都在 变,但现实中的许多规范和服务理念不能变。名医张孝骞院士说过: 、坐而言, 立而行。一个临床医生,他的眼睛必须始终盯住患者,不能有任何松懈,一些医 生发生医疗差错,原因往往就是放松了对患者的观察”。在患者的生命面前,医 务工作者只有如临深渊,如覆薄冰,站稳脚跟,心无杂念,尽职尽责,全心为患, 才能最大限度的杜绝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学习,更新

14、观念,提高业务技能,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医院所有 人员,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自相关领域的最前沿的动向,更新知识,改变观念, 提高管理及业务技能。业务人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习,力争对每一个可能 出现的安全事件都事前有预案,事后有总结。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让患者积极参与到防范医疗安全事件 中来:科室应把合理用药、大型检查、术前宣教、病情告知等内容作为沟通的重 点,和患者及家属保持全程、有效沟通,并积极让患者及家属参与到治疗过程中 来,一起采取措施,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尽可能的避免。严肃纪律,严格奖惩,实行问责制:根据违纪责任人事故等级、情节轻重、 本人态度、一贯表现等进行综合

15、衡量,及时处理。近年来,我院在这方面做了很 好的尝试,对于每一起医疗投诉事件,不管是否付出了赔偿,事后都交由医院鉴 定小组进行鉴定,划分当事人责任大小,是以技术原因为主还是以责任原因为主, 如为前者,则适当考虑从轻处理或免于处理,以分析原因杜绝再犯为主,如为后 者,则从重从速处理,经济处罚与行政处理同时进行,以警戒责任人,教育其他 人,收到良好效果。强化工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医疗安全管理是医院的长期性工作,理论上 讲,医疗安全事件是不能安全避免的。医院要制定检查、防范措施,强化工作制 度的落实,真正做到医疗安全防范警钟长鸣,尽可能的减少发生。对每一起事故 都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故发生的

16、最本质的原因并加以改进,而不仅仅停 留在处罚当事人上。医疗不良事件分析总结(范文二)为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现将2015年年下 半年内一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利于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一、医疗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及类型:2015年上半年发生和上报告医疗不良事件5例,其中6月份和7月份发生跌倒2例7月份发生不良治疗和跌伤各1例,8月份发生不良治疗1例。二、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及上报情况:1. 整体不良事件上报数量符合每百张床位应至少15例的比例要求2 .所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均属一般性事件,于发生后48小时内均主动上报 医务科。3. 不良事件发生后经及时妥善处理,均无不良后果。4. 对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反应了医护人员上报医疗不良事件意识增强,提高了医疗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