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241985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叶圆圆教学案例分析培训学校:华中师大 县区:西峰区姓名:曹颀 学号:7号(一)教学案例: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认识“荷、绿、台、放、朋、友、油、还”等几个生字,会写“荷、友”,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2、过程和方法: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朗读中体会荷叶的美,并适当的积累语言。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朗读散文诗一般的荷叶圆圆,对荷叶、小水珠、蜻蜓等生物充满兴趣,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美的向往。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词句意

2、思。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喜欢文中诗一般优美的语言,能感受到夏的美好。课前准备:1、小朋友们观察夏天,看看美丽的夏天有了哪些变化,我们又可以看到哪些其他季节里看不到的动植物。2、多媒体课件一份3、生字卡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一遍,然后教师放映配有古典音乐的相关荷叶、荷叶池的图景供学生欣赏。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1、出示与课文相关内容的图片文字课件,教师范读课文一遍。2、学生们听后评议。学生甲:“老师,您读得很有感情,真好,我想像您一样读。”

3、学生乙:“老师,你读荷叶是我的摇篮对是字读得没卷舌,请重新跟我读一遍。”学生丙:“老师,我想加上动作读这一句,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学生丙将手心靠拢,置于左脸旁,脸侧向左,作躺状,并不时地眨着大大的眼睛。)3、教师表扬能够发言并说出自己想法的学生。4、学生将课文自由读一遍,读前老师提出明确要求:放声读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从而使学生带着学习目标有目的地读书。三、小组合作,自主识字1、教师首先出示12个带有拼音的生字词的课件,要求学生自主认读一遍。而后分发字卡,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2、小组自学生字的字音,并共同给生字组好词。3、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汇报学习情况。

4、其中第四小组的代表上台汇报“珠”字的学习情况:学生甲:“我会读zhu珠,水珠,露珠,请问大家还有没有什么补充的?”学生乙:“这个字是卷舌音,请带红领巾的小朋友跟我读zhu珠。”学生丙:“我还能给珠字组一个词,珍珠,请大家跟我读珍珠。”(学生跟读,学生甲表示感谢)老师:“我知道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写得左窄右宽。”(学生甲说谢谢老师)学生丁:“这个字的左边是王跃鸿(学生姓名)的王字,右边是朱思源(学生姓名)的朱宇,合在一起就是水珠的珠字。”学生甲:“谢谢,请大家表扬他。”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流利地读出字音和组好词,台下学生做到了很好的跟读和补充提醒,形成了生生互动的积极场面。而学生丁的

5、补充非常具体和实际,一下子从同学的姓氏中发现了与生字的联系,这说明学生课外识字实践活动开展得不错,学生课外识字潜力大,识字能力得到发展。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一名参与者也积极地补充发言(教师角色此时转化为学习伙伴角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师生互动带动着生生互动,同学们发言踊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得到很好的调动。另外,学生的流利汇报是围绕着字音、组词、识记字形展开的,强化了识字的效果。四、研读课文,感悟表达1、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让小水珠快乐极了,小水珠高兴地说:“荷叶是我的摇篮”。想一想:它为什么会这样说呀?2、想象画面:妈妈用手轻轻地摇着摇篮,小宝宝在摇篮里甜甜地睡

6、了。指名说说。3、感悟。(播放课件)你们看:快乐的小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多舒服呀。4、识字:“晶”,说说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5、表达。闭眼想象,情境朗读小水珠的话。如果你是小水珠,会怎么样做?怎么样说呢?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感情。(情境中朗读体会,感受自然的美好,小水珠的快乐,把教与学都形象化进行,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来与形象交流,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丰富学生的心灵体验。)五、指导朗读,培养语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朗读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学生在多读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了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六、

7、作业:巩固字词、书写生字、拓展阅读1、拿出自己准备的生字卡片,在四人小组里检查学习。(1)我会读生字。 ( 2 )我会读词语2、猜字谜(1)人在小亭边 (2)一天一天又一天,每天都有红太阳(3)月亮在旁边 (4)看动作猜字:摇、蹲3、书写指导:“我”(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应只局限在课堂或书本当中,而应有机地拓展到课外,实现语文课与生活的衔接,激发学生从课外汲取知识的热情。)(二)案例分析: 荷叶圆圆一诗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它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机场,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帽。课文用对话的形式描写了盛夏季节,河里那圆圆的荷叶给小动物和小朋友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文章各小节结构相同

8、,想象丰富,充满童趣,读来琅琅上口,学生非常喜爱。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当我看到课堂上学生举起的那一只只小手,一双双满怀期待的双眸,我被他们深深感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是因为有了兴趣这个动力,学生才会有如此期待的表现。这篇课文的教学案例中,我分析出了以下不足之处:一、学生在自学课文时教师应出示问题,使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而不是教师随便的在课堂上说一说就可以的,没有出示问题学生容易忘记,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教师在任务交代时不够清晰明

9、确,应语气清晰缓慢的说出问题,使学生尽量能听清楚,以便有目的的去学习。二、教师在上课时评价学生的方式应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语言不能太单一贫乏,只有用了适当的激励语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很好的调动起来,提高学习效率。三、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多识一些生字。因为现在的新课程的识字亮很大,教师应在教学时多教学生识字的方法,从中总结一些方法,换偏旁识字,加偏旁识字,去偏旁识字。使学生能掌握一类词的特点,方便学生记忆。四、教师在教学“”形式的词语时,教师说的过于深奥,没有必要说出这是“”形式的词语。可以让学生自由观察,自主概括,在去找一找相同结构的词。五、在

10、教学荷叶圆圆第一段时,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应抓住荷叶圆圆的是写它的形状,绿绿的是写它的颜色的特点来描写一些具体的事物,对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但在案例中教师没有抓住课堂及时生成的资源而加以利用。主要是在备课时也没有考虑到把这一段进行说话练习,以至于错失了一个好机会。六、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有的学生不能说完整话,如提问:“荷叶是小蜻蜓的什么?”“机场”。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上就是我对荷叶圆圆教学案例的浅显分析,只是个人的简介,但在分析这篇案例时,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教学并不只是为了“讲”,而是要讲明白,将具体,讲清楚,根据学生的特征,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教授课文,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并且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拉近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认知距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及时地捕捉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入情入境地进行阅读,适当的积累语言。还要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生字新词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