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蚂蚁教学反思15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241712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蚂蚁教学反思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3年蚂蚁教学反思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3年蚂蚁教学反思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3年蚂蚁教学反思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3年蚂蚁教学反思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蚂蚁教学反思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蚂蚁教学反思15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蚂蚁教学反思15篇 蚂蚁教学反思1(740字)小蚂蚁是湖北版小学艺术第1册第二单元的第1课,属于造型表现板块的内容。本课主要学习用彩笔表现蚂蚁的活动,在前几课基础上,本课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蚂蚁为题材,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自然界微小生物的美,进而产生创造美的欲望。蚂蚁是孩子们非常热衷去绘制的对象,蚂蚁有趣的生活激发学生对身边小动物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美术知识。我的最初的教学设计是先看视频导入。观看时请学生注意观察蚂蚁的外形和活动时的样子。接着新授蚂蚁的画法:出示用几个圆片组成的蚂蚁身体。出示时引导学生观察和视频里的蚂蚁比,老师的蚂蚁缺了什么(

2、触角和足)再请同学上来添画。之后出示另一组几个圆片组成的蚂蚁身体。蚂蚁力气虽然大,但是要抬一个更重的东西时,它们常常会和同伴合作,请小朋友上来表演小蚂蚁和抬重物。老师添画另外两只蚂蚁的足,表现合作的蚂蚁。最后欣赏蚂蚁和西瓜的故事边看边思考故事里怎么表现很多蚂蚁和西瓜的故事。根据试教的学生反映,发现孩子虽然看了蚂蚁的视频,但观察的还不够仔细。所以用圆片拼蚂蚁的过程中可以将视频中的蚂蚁形象特写留在屏幕上,孩子可以通过静态蚂蚁的观察与比较,发现蚂蚁的表现方法。例如触角的形态,眼睛的样子,脚的生长位置。通过这样的比较学习,孩子能轻松掌握走路蚂蚁的姿态。本课通过抬重物蚂蚁和蚂蚁故事的展示,孩子们自己能掌

3、握蚂蚁站立等其他姿势的画法。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没有强调构图,因为考虑到有的孩子喜欢画大大的蚂蚁,而有的孩子喜欢画小小密密的很多蚂蚁的场面。不过下次可以增加两种不同构图方式的学生作品展示,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自己的画面。蚂蚁教学反思2(1194字)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2、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发现蚂蚁的基本特征。活动准备:1、小蚂蚁若干,小昆虫盒16个。2、PPT:蚂蚁的外形特征、蚂蚁的家、各种样的蚂蚁。3、录像:小蚂蚁大家庭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观察小蚂蚁的大家庭,引起幼儿的讨论兴趣: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长得很小很小,会是谁呢?各,

4、仔细看一看,小蚂蚁们在干什么?二、引导幼儿有序地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1、提出观察重点和要求,幼儿自由观察。指导语:刚刚我们看了小蚂蚁的大家庭,下面我们就要来和小蚂蚁做朋友喽。请你仔细看看你的蚂蚁朋友,它在干什么?它长得什么样子?2、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流。头上有什么呀?触角是直直的吗?(触角、眼睛、嘴巴)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呢?蚂蚁的身体分成几个部分啊?(头、胸、腹)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3、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有序观察。4、教师小结蚂蚁的外形特征。指导语: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三、观看图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1、讨论:

5、小蚂蚁的家在哪儿?2、出示蚂蚁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蚂蚁的主要生活习性。四、拓展经验:观察各种各样的蚂蚁图片,比较不同。(大小、颜色、花纹)指导语:蚂蚁的种类可多啦,我们中国就有600多种。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活动反思: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老师都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通过自己探究的过程寻求出正确的答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在观察蚂蚁时,让幼儿

6、用语言描述蚂蚁的特征,有的幼儿不会用连贯的语句说下来,或者说不清楚,所以老师要多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蚂蚁教学反思3(1147字)上天的蚂蚁这篇童话,是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了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为了让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本节课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留足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自主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到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抓住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描写巨人和

7、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态度和做法的句子,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悟、演,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2、在情境中品读古人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传统教学的精髓,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是学生感悟文本的桥梁。一篇_内含的情感、思想、意境真正由作者“移情”至小读者,靠老师的讲解、分析,即使学生接受了,而少有他们深切的体验、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升华。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得靠反复吟诵、入情入境、自读自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通天树的高的句子,读出树的高,突出上天的难;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巨人,在表演读中感受巨

8、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懦弱;最后默读课文813自然段,勾出蚂蚁说的话,反复读,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出蚂蚁的自信、坚持不懈。同时,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读,个别读,师生读,表演读,把学生从课堂带进文本,再从文本带进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加深对“努力”的理解,懂得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勇气。3、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课文这是一篇结构很完整的童话,篇幅相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长,在教学中,我既突出重点,又注意整体把握。所以我运用多媒体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我将课文中的生词,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

9、小蚂蚁说的三句话,制成幻灯片,结合教学内容来展示,能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总之,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将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优势互补,充分落实学生的自主地位,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适时引导,突现文本价值。蚂蚁教学反思4(1314字)本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立志凭借执教的不懈努力,从通天树爬到天上的故事,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说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体力等物质方面的条件,而是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

10、恒心和毅力。因此教案设计我把本课的重点放在通过学习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体会努力的含义。本课短小紧凑,浅显易懂,故事性强,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因此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设计三个问题统领全文:1、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从哪里看出来?用“”在文中画出;2、面对这么高的树,蚂蚁和巨人分别是怎样做的?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思、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先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读出树的高,突出上天的难;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巨人,在表演读中感受

11、巨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懦弱;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蚂蚁说的话,反复读,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出蚂蚁的自信、坚持不懈。同时,设计了多种读的形式,有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同桌互读,表演读,教师引读,抓住重点词语,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与文本产生共鸣,加深对“努力”的理解,懂得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绝大部分学生可以感悟本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努力、自信、坚持不懈,要勇敢等。同时由于这篇是一片有趣的童话故事,配上一些颜色鲜艳,有趣

12、的图片所以孩子们很容易被吸引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对课文感兴趣了,自然会开动他们的小脑筋,形成自己的感悟。从而达到了自悟的教学目的。在本次课中,让我有深切的体会,课堂是孩子们的,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们。当老师花点心思,积极引导,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在拓展部分当问到“小蚂蚁在爬树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时?”孩子们不但给出了答案,同时还帮小蚂蚁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同时也让我看到孩子们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但是在执教过程中我还是有许多的不足,如在教师引读方面,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们对故事的把握,情感的领悟,所以只是点播,而没有带读,所以学生在自己

13、读的时候课文中的情感没有充分读出来,这样会影响孩子们领悟课文中角色的情感。另外由于对学生没有太多的信心,所以在角色读的时候只是形式般的走过,没有很好的让孩子们在多种情境中去体会,去感悟。总之,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争取不断地自我提升。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因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在盯着我。同时孩子们也给我上了一堂宝贵的课,不要低估每一个孩子,他们随时都可能给你惊喜!蚂蚁教学反思5(674字)前两天刚刚下过雨,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有个孩子给我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怎么地上的小蚂蚁都不见了?他们都睡大觉去了吗?”听到这个消息,孩子们和我也跑到了小花坛里,在那里找啊找,头都快低到土里了,真的是

14、一只蚂蚁也没发现。孩子们找小蚂蚁的兴趣一下子起来了,大声地喊着:“小蚂蚁,小蚂蚁,你快出来呀!”孩子们天真的表现是那样的可爱。我说:“小蚂蚁会听见你们叫它就出来吗?孩子们想一想小蚂蚁到底去哪里了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老师,我知道,小蚂蚁钻到土里了。”“小蚂蚁找到好吃的,到一边吃去了。”“小蚂蚁都睡觉去了吧!”“是呀,天气已经越来越冷了,小蚂蚁也要回家住一段时间了。”但是,孩子们仍然是不放过,说:“他怎么在家住那么长时间呀,外边多好啊,出来玩多好呢。”孩子们踩着那被雨水打得潮湿的泥土,拨弄着那满地纷落的黄色梧桐叶,找寻小蚂蚁的踪迹却一直进行着。孩子们这认真的行为和稚嫩的语言,便是孩子们对

15、事物执著的想法与探索jy135,虽然孩子们还不能表达或者理解一些自然科学里的现象,但是孩子们那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便是打开自然科学的一扇大门,随着孩子们对小蚂蚁的关注,我也建议孩子们如果在回家的路上,或经过的小花园里如果发现了小蚂蚁,可以把它们带到幼儿园来,我们在班里给它们建个快乐的家,给孩子们一个继续探索的空间。蚂蚁教学反思6(299字)蚂蚁这一课我偷懒了,没有按照原来的流程进行教学。以前,我是组织学生到教室外面观察蚂蚁,并完成记录,再回教师进行交流总结的。这一次,我没有这样操作。原因有三:一是自己偷懒,没有准备充分;二是整个校园都在为百年校庆准备,学生出教室会被影响;三是考虑现在不是记录纸,是作业本,担心作业质量。于是我在教室里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一上课孩子们就有些失望的问我了:老师,今天怎么没有实际的小动物观察啊?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完成的还算满意,作业反应良好,对蚂蚁的身体把握比较到位,最后布置课外探索。但从孩子们的脸上我隐隐地看到:孩子们对这节课失望了!蚂蚁教学反思7(821字)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