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五单元整合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23949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第五单元整合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下第五单元整合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下第五单元整合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下第五单元整合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下第五单元整合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第五单元整合课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八下第五单元整合课教学设计.精品文档.八下第五单元单元整合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的课内文章,巩固游记三要素的掌握。2.学生能迁移运用概念,找出课外游记的三要素。3.通过对比与类比,学生明确游记文体的共同特点与区别。4.归纳游记的阅读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一、图表导入,明确三要素同学们,第五单元课内的文章我们都已经学好了,这节课,我们要来整理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要点。首先,我们来看下列表格,请完成填空。所至所见所感壶口瀑布河心、龙槽第4段 只见背景中。第6段 黄河博大宽厚看见。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草坝子、冰塔林第5段 晶莹连

2、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第11段 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登勃朗峰阿冉提村第4段 有些顶端几堆。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回事多少呢?一滴水经过丽江玉龙雪山、落水洞、古城第13段我经过字画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那么,在第一行,我们应该填上的是什么?(所至所见所感)对,这是游记的三要素。游记一定包含这三个要素,那么我们能不能根据三要素在我们八下这本书中再找到一篇游记呢?打开目录,回忆课文内容。预设: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二、对比阅读,强调真实性符合预设时:这两篇中满足我们的三要素吗?请同学们找出里面的所至所见所感的句子。如果我告诉你,这两篇中只有一篇是真正的游记,

3、你们觉得是哪一篇,为什么?不符合预设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小石潭记,请同学找到文中所至所见所感的词句。那么桃花源记是不是游记呢?为什么?类比:两文有什么相同点?对比:两文有什么不同之处?找出判断依据。通过对比,学生不难发现,桃花源记缺少真实性。联系第五单元课文与两篇文章对比,继而强调游记除了三要素之外的另一个判断依据:真实性。三、概念迁移,明确读书法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判断一篇文章是不是游记了,那么,拿到一篇新的游记,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读呢?大家有什么方法和策略吗?(提示:可以结合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例文:行者无疆瑞士篇 余秋雨 瑞士小,无所谓长途。从伯尔尼到洛桑,本来就不远,加上风景那么好

4、,更觉其近。 然而,就在算来快到的时候,却浩浩荡荡然,弥漫出一个大湖。这便是日内瓦湖,也译蕾梦湖,它是边境湖,一小半伸到法国去了,而且又是山围雪映、波诡云谲,丰富得让人们不好意思用一个称呼把它叫尽。 我和伙伴们看到了湖边的一座古堡。在欧洲,古堡比比皆是,但一见这座,谁也挪不动步了,于是哐当一声,槌下如锤,拍板停留。 这古堡真大,猛一看像是五六个城堡挤缩在一起了。一挤便把中间一个挤出了头,昂挺挺地成了主楼。前后左右的楼体在建造风格上并不一致,估计是在不同的年代建造的,但在色调上又基本和谐,时间一久,栉风沐雨,更苍然一色,像是几个年迈的遗民在劫难中相拥在一起,打眼一看已分不出彼此。这个古堡最勾人眼

5、睛的地方,是它与岩石浑然一体,又与大湖浑然一体,好像日内瓦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拥有这个苍老的倒影。 我前几步后几步地看清楚了古堡与湖光山色之间的各种对比关系,然后继续后退,从岸上的各个角度打量它。这才发现,岸边树丛间有一个小小的售货部。与欧洲的其他风景点的售货部都一样,这里出售的一切都与眼前的景物直接有关。我看到一本书,封面的标题是不知何意,下方的照片正是这个古堡,连忙抽一本英文版出来问售货部的一位先生,他说这是古堡的名字,按他的发音,中文可译作希隆,那么古堡就叫希隆古堡。全书的大部分,是“希隆古堡修复协会”负责人的一篇长文,介绍了古堡的历史,此外还附了英国诗人拜伦的一篇作品,叫希隆的囚徒。修复

6、协会负责人在文章中说,正是拜伦的这篇作品,使古堡名扬欧洲,人们纷纷前来,使瑞士成了近代旅游业的摇篮,而这个古堡也成了瑞士第一胜景。书上说,这个古堡底部有一个地下室,曾为监狱,很多重要犯人曾关押在这里,拜伦希隆的囚徒所写的,就是其中一位日内瓦的民族英雄波尼伐()。 这个地下室气势宏伟,粗硕的石柱拔地而起,组成密集的拱顶,壁上、地下却留有原有的纹脉,气象森森。这里最重要的景观是几根木柱,用铁条加固于岩壁,扎着两围铁圈,上端垂下铁链,挂着铁镣。拜伦说,波尼伐的父亲已为自由的信仰而牺牲,剩下他和弟弟关押在这个地下室里。三人分别锁在不同的柱子上,互相可以看到却不可触摸 我想,即使是当初读了拜伦的作品前来

7、希隆古堡的第一批英国读者,也不是来纪念波尼伐,而是来领略一种由拜伦营造的悲剧现场。有了拜伦的故事,他们知道这湖山的某个角落,有过一双处于生命极端状态的眼睛,湖山因这双眼睛而更显得珍贵。 许多诗文的后世效果,并非出自作者当初的期盼。但历史,还是强硬地把它们的某种精神变奏,融进了人们纷至沓来的脚步间。 为此,瑞士应该永远地感谢拜伦。一个人即便是天生丽质,如果没有众多爱怜目光的濡养,也会无觉无明,自生自灭。瑞士也是同样,如果没有那么多旅游者,它就会美得寂寞,富得枯燥。拜伦不经意地改变了这一切,但瑞士历来沉静寡言 ,不太会感谢人,那我们也不必强求,好在拜伦从不在意。学生发言,归纳总结:1.所至,梳理游

8、踪,清楚游览顺序 2.所见,品味语言,领会语言风格 3.所感,体会情感,理解作者的感悟与思考四、好文同读,感受语言个性将本文与壶口瀑布一起来读一读,它们都是游记,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提示:语言风格、写作角度)语言风格不同行者无疆优美思辨壶口瀑布磅礴壮阔归纳不同点:1.游踪的处理方式不同 2.所见所感比重不同、联系不同 3.语言风格不同总结:即使每一篇游记都会有所至所见所感,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特点。游记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步伐,感受世界的大好河川,体会作者的情思绵长。五、诗歌蕴理,应用游记概念前几天,我去了鹤顶山,我也想写一篇游记,但是却写了一首诗。分享给大家:游鹤顶山看山就是山,山上风车转。看山不是山,风吹草心安。谁能结合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来谈谈你对老师这首诗的理解呢?(开放题)课后作业:1.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归纳,梳理制作图表2.课外阅读游记(如梁衡、余秋雨等人),感受游记的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