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石家庄丰强药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238116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技术(石家庄丰强药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养猪技术(石家庄丰强药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养猪技术(石家庄丰强药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养猪技术(石家庄丰强药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养猪技术(石家庄丰强药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猪技术(石家庄丰强药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技术(石家庄丰强药业)(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猪的饲养与管理一、现代养猪生产工艺(一)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每个国家依据其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市场条件,对现代养猪的形式、内容、任务等有不同 要求,概括起来,现代养猪有如下基本特点。一是按照生产工艺流程专业化的要求,将猪群划分为若干生产工艺群,主要有繁殖母猪群、保育仔猪群 和生长肥育猪群。繁殖母猪群又包括后备母猪群、配种母猪群、妊娠母猪群和分娩哺乳母猪群。二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将各生产工艺群,按“全进全出”流水式生产工艺过程要求组织生产。首先 是按一定繁殖间隔期组建一定数量的分娩哺乳母猪群,通过母猪(包括后备母猪)配种、妊娠、分娩、仔 猪哺育等工作,以保证生产工艺过程中各个环节对猪只

2、数量的需要。年出栏13 万头的肉猪场,通常以7 天为一个繁殖间隔周期,即每隔7 天组建一批分娩哺乳母猪群。三是拥有能适应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的,又便于组织“全进全出”各工艺流程猪群数量相适应的专 用猪舍。专用猪舍包括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仔猪保育舍、生长猪舍、肥猪舍(生长肥育猪 舍)等,通过工程技术的处理,这些专用猪舍一般能满足猪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类猪只对环境条件的需要。四是拥有优良遗传素质、高生产性能的猪群和完善的繁育制种体系;拥有严密的兽医卫生制度、合理的 免疫程序和符合环境卫生要求的污物、粪便处理系统。五是能均衡地供应各类猪群所需的各种配合饲料,按饲养标准配制各类猪群所需的饲粮

3、,实行标准化饲 养;拥有一支较高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职工队伍;全年有节律地、均衡地生产出既定数量和 规范化的优质产品。(二)现代养猪工艺有关参数1. 工艺参数现以某万头猪场为例,说明必须估计的参数(见表1)表 1 某万头商品猪场的工艺参数项目参数项目参数妊娠期(日)114每头母猪年产活仔数哺乳期(日)35初生时(头)19.8保育期(日)28-3535日龄(头)17.8断奶至受胎(日)7-1436-70日龄(头)16.9繁殖周期(日)163-16971-180日龄(头)16.6母猪年产胎次2.24每头母猪年产肉量(活重kg)1575.0母猪窝产仔数(头)10平均日增重(g)窝产活仔数(

4、头)9初生-35日龄156成活率()36-70日龄386哺乳仔猪9071-180日龄645断奶仔猪95公母猪年更新率()33生长肥育猪98母猪情期受胎率()85初生-180日龄体重(kg)公母比例1 : 25初生时1.2圈舍冲洗消毒时间(日)735日龄6.5繁殖节律(日)770日龄20周配种次数1.2-1.4180日龄90母猪临产前进产房时间(日)7母猪配种后原圈观察时间(日)212. 猪群结构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结构可参考表2表 2 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结构猪群类别不冋规模生产母猪存栏猪数(头)100200300400500600空怀配种母猪255075100125150妊娠母猪5110215620

5、4252312分娩母猪24487296126144后备母猪102026394652公猪(包括后备公猪)51015202530哺乳母猪20040060080010001200幼猪21643865487610921308育肥猪4959901500201025053015合计存栏102620583098414553546211全年上市商品猪16123432514869168632103483.猪舍栏位需要量 流水式生产工艺是否畅通运行,关键在于各专门猪舍是否具备足够的栏位数。在计算栏位数时,除了按 各类工艺猪群在该阶段的实际饲养日外,还要考虑猪舍情况、消毒和维修时间,以及必要的机动备用期。 不同规模

6、猪场猪群栏位需要量可参考表3表 3 不同规模猪场猪群栏位需要量猪群类别不冋规模生产母猪所需栏位数(个)100200300400500600种公猪4811151922待配后备母猪101928374655空怀母猪163146627792妊娠母猪66131196261326391哺乳母猪316292123154184哺乳仔猪316292123154184断奶仔猪275480107134160生长肥育猪51102152203254304(三)现代养猪工艺流程 现代养猪生产工艺可以划分为两种:即一点一线的生产工艺和两点或三点式生产工艺。前者的特点是各 阶段的猪群饲养在同一个地点,优点是管理方便,转群简单

7、,猪群应激小,适合规模小,资金少的猪场, 目前是我国养猪业中采取的一般方式;后者是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工艺,它通过猪群的远 距离隔离,达到了控制各种特异性疾病,提高各个阶段猪群生产性能的目的,但因需要额外的场地,在小 型的猪场不容易实现。1. 一点一线生产工艺 一点一线生产工艺是指在一个地方,一个生产场按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肥育生产流程组成一条生产线。根据商品猪生长发育不同阶段饲养管理方式的差异,它又分成5 种常用的生产工艺。(1)两段式生产工 艺该生产工艺的特点是猪在断奶后直接进入生产肥育舍一直养到上市 ,饲养过程中转群次数少 ,减少了应 激。但由于较小的生长猪

8、和较大的肥育猪养在同一类猪舍,增加了疾病防疫的难度,也不利于机械化操作, 而且这种方式比其他方式需要更大的建筑面积。所以,这种方式只适合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或完全依赖 人工饲养管理的猪场。(2)三段式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 2。这种生产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哺乳期和保育期分开,加上生长肥育期共分为三段饲养,国内多数规模化猪 场多采用这种生产工艺。采用此工艺猪群应激也比较小,同时可根据仔猪不同阶段的生理需要采取相应的 饲养管理技术措施。(3)四段式生产工艺该工艺主要特点是:怀孕母猪单栏限位密集饲养,便于饲养管理,母猪不会争吃打斗,避免损伤和其 他应激,减少流产,而且比怀孕母猪小群饲养节约猪舍建筑面积5

9、00-600平方米左右(以万头猪场计)。 产仔栏按7周设计,怀孕母猪可在产前1周进入产仔哺乳舍,仔猪4周断奶后,立即转走母猪,而仔猪再 留养1周后转入转入保育舍,即可对产仔栏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空栏1周,有利于卫生防疫。保育栏也 按6周设计,饲养5周,空栏清洁消毒1周,给生产周转留有一定余地。仔猪出生后按哺乳、保育、生 长和肥育四段饲养,比三段(生产和肥育合二为一)饲养可节约猪舍建筑面积300 平方米左右(以万头猪 场计)四段式生产工艺还有一种形式叫半限位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 4。它的特点是空怀和轻胎母猪采用 每栏4-5头的小群饲养,产前5周为了便于喂料和避免打斗流产,又转入单栏限位饲养。采

10、用这 种工艺, 哺乳母猪断奶后回到配种怀孕舍小群饲养,母猪活动增加,对增强母猪体质和延长母猪生育高峰期有一定 好处,设计投资可减少一些,所以有些猪场也采用这种饲养工艺。缺点是小群饲养期饲养管理麻烦些,有 时母猪争食打斗应激增加,猪舍面积也有所增加。(4)五段式生产工艺它与限位四段饲养主要差别是从生产到肥育分三个阶段,优点是可减少猪舍面积,一个万头猪场可 减少 300 平方米左右。缺点是猪群多次转栏,应激增加。一点一线的生产工艺最大的优点是地点集中,转群、管理方便,主要问题是由于仔猪和公母猪、大猪在 同一生产线上,容易受到垂直和水平的疾病传染,对仔猪健康和生长带来严重的威胁和影响。2. 两点或三

11、点生产工艺 鉴于一点一线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一些国家采用了新的养猪工艺对仔猪实行早期断奶隔离饲养。它可 分为两点式生产和三点式生产。(1)两点式生产工艺(2)三点式生产工艺早期断奶隔离饲养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在仔猪出生后21天以前其体内来自母乳的特殊疾病的抗体还没 有消失以前,就将仔猪进行断乳,然后转移到远离原生产区的清洁干净的保育舍进行饲养。由于仔猪健康 无病,不受病原体的干扰,免疫系统没有激活,减少了抗病的消耗,因此不仅成活率很高,而且生长非常 快,到10周龄时体重可达30-35千克,比一点一线方法将近高10 千克左右。两点或三点的隔离距离最好 尽可能远些,理想的距离应为3-5 千米, 10

12、0-500 米的隔离可视为合理。如果条件允许,猪场中猪舍的间距 也应当设计的大一些。有些猪场由于地盘不够或相临猪场太近,不适合多点生产。二、猪场建设与常用设备(一)场址选择与布局 1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1)符合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2)场地应地势高燥、平坦,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在丘陵山地建场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 超过 20 度。(3)交通便利,水电充足,水质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具备就地处理和消纳粪污的条件。(4)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5)场址应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位于村镇外居民区的下风向处。(6)场址距交通干线不小于1000 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他畜

13、牧场不小于2000 米。 2场内布局的基本原则(1)场内总体布局应体现建场方针、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 地。(2)较大规模猪场应划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生活管理区应选择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上 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布置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全场地势最低处,并 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50-100 米)。(3)各类猪舍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断奶仔猪舍、生长舍、肥育舍。(4)场内清洁道和污道必须严格分开,不得交叉。(5)猪舍朝向和间距必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排污的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向或南向偏东、西30 度以

14、内为宜;相邻两猪舍纵墙间距控制在7-12米为宜,相邻两猪舍端墙间距以不少于15 米为宜。(6)建筑布局紧凑,应节约用地,在满足当前生产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的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二)节能保温猪舍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持续期长,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当前解决猪舍保温问题有两种方 法:一是采取舍内供暖,如设暖气、送热风或加温地面等办法提高猪舍温度。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供暖设 备,并消耗大量能源与人工,成本高。另一种方法是设计一种不用供暖设备的保温猪舍,通过采取高密度、 厚垫草、半关闭饲养等配套技术,同样可提高猪舍的温度,并达到猪所需要的环境温度。这种节能保温猪 舍成本低,养猪经济效益高。1节能保温猪舍类型 节能保温猪舍可分为有窗式节能保温猪舍和塑膜暖棚节能保温猪舍两大类。 (1)有窗式节能保温猪舍 有窗式节能保温猪舍在生产中常用的模式有单列式节能保温猪舍、双列 式节能保温猪舍和四列式节能保温猪舍等。 单列式节能保温猪舍 这种猪舍一般是座北朝南,东西排列。猪舍过道一种在北侧,圈内斜坡朝 北下水,尿道沟在北面;另一种过道在南侧,圈内斜坡朝南下水,尿道沟在南面。 双列式节能保温猪舍 这种猪舍南北各一列,猪舍过道在中间,南列圈内斜坡朝北下水,北列圈 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