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七单元电子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235305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第七单元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年级第七单元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年级第七单元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年级第七单元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年级第七单元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第七单元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第七单元电子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25矛和盾的集合学科语文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数第一课时设计者李倩所属学校五道渠完小依据标准 只填写与本节(课)有关的课程标准内容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想象理解”法等。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五课的课文。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

2、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这一道理。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句子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教学难点采用小组合作

3、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句子的含义。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包括需要预习的内容,考虑的问题,调查、研究、收集的资料等。 生字卡片、矛和盾的图片、录音机、磁带板书设计25矛和盾的集合 矛 = 攻击的武器 矛和盾的集合 盾 = 防御的武器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修注导入新课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学生齐读。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2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对?“矛”“盾”的理解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学习新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4、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注意把字音读准。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3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4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出你不懂的问题。2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呢,和你的学习伙伴一起商量商量,看哪些问题能合作解决。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3学生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2同座交流交流。3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巩固练习1出示本课的生字2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提醒学生注意:下

5、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它们。2识记重点字3学生写字,教师及时评议知识反馈 谈感受同桌互相交流感受促进迁移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学生根据以上提示,自学课文,做好准备,下节课交流。个性化教学(课任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填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感谢、其他及领导指导性意见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25矛和盾的集合学科语文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数第二课时设计者李倩所属学校五道渠完小依据标准 只填写与本节(课)有关的课程标准内容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读中感悟”法

6、,“自主、合作、探究”法,“想象理解”法等。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十五课的课文。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这一道理。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

7、、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句子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教学难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句子的含义。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包括需要预习的内容,考虑的问题,调查、研究、收集的资料等。 生字卡片、矛和盾的图片、录音机、磁带板书设计25矛 和 盾 进攻 防守 集合 坦克集长处于一身取得胜利课

8、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修注导入新课 一、复习问题,揭示目标1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1。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学生共同交流学习新知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2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3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4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5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二、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师出示课文的结尾。2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3听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三、实践活动五、作业生自由练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

9、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小组合作准备。推荐小组表演,其它同学评议(师引导学生评议的方向,重在发现别人的优点)。讨论、书写、展示、评议。巩固练习抄写词语同座互相读词语。2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知识反馈读书汇报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 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促进迁移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

10、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个性化教学(课任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填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教学反思、总结感谢、其他及领导指导性意见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26、科利亚的木匣 学科语文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数第一课时设计者李倩所属学校五道渠完小依据标准 只填写与本节(课)有关的课程标准内容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条理清晰。描写埋木匣、挖木匣中动作词的妙用,这是语言上的特色。课文就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这是课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有所明白。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

11、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故事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3个生字。会写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课文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

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课文含义。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包括需要预习的内容,考虑的问题,调查、研究、收集的资料等。 1多媒体课件2生字词卡片板书设计26. 科利亚的木匣埋木匣 只有5岁,步子小 情况在变化采挖木匣 4年以后,步子大 取相应的办法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修注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2板书课题,指导学习生字“匣”:读准音:联系木盒子识记形,了解义。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13、学习新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3朗读展示: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得哪点值得你学习。4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会儿请你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木匣()木匣()精读感悟,明白道理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想一想: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a教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教师结合生字的学习,启发学生读的时候注意突出“各种各样、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其他小玩意儿”这些词语。b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读给大家听。c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2a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