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234839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皖教秘职成201749号),扎实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学校根据宿州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教体职成20

2、1743号)具体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思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促进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实现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二、工作目标1、以教育教

3、学为中心,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3年为一个周期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纵横衔接、网络互动的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与自我改进机制。2、以诊改为切入点、以信息化为手段,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数据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学校质量分析与监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数据平台作用,利用数据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为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改提供数据服务,也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报告提供数据基础。3、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从专业结构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管理水平提升、校企协同创新、就业质量提高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明确诊改工作的重点、要求、周期和组织,并将自我诊改情况

4、纳入年度质量报告。三、组织实施(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科室诊改任务1、成立学校教学诊改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主要职责:审核学校诊改工作的总体方案;组织、协调及督促各部门诊改工作;审核学校自我诊改工作报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领导小组下设教学诊改办公室,诊改办设在教务科。主 任: (兼)成 员: 、 、 、 、 、 、 、 主要职责:起草学校教学诊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做好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的分析和细化,落实诊改工作;汇总审核科室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负责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起草学校自我诊改报告等。2、明确各科室诊改任务各科室诊改工作任

5、务详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附件1)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改报告(附件2)。本方案中6个诊断项目、16个诊断要素、99个诊断点,逐一分解和细化到科室,每一个诊断项目、诊断要素和诊断点都有责任科室负责落实和实施。科室负责人为各诊改任务第一责任人,负责数据采集、诊断、改进、佐证材料整理及报告等。(二)通过宣传培训,提升诊改意识在全校范围内有针对性地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诊断与改进工作宣传培训,提升全体教职工参与诊改的意识。将诊改宣传培训列入学校质量管理常态化工作,适时召开专项诊改工作推进会;利用专家讲座等方式,借助校园网等手段,加强诊改工作动态宣传和交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诊改工作

6、的重要意义。(三)诊治结合,形成自主诊改机制根据诊断改进再诊断再改进的工作思路,形成科室自我诊断、报告,学校审核、反馈改进建议,科室落实改进措施的自主诊改机制。同时梳理各科室职能,完善相关制度,设计相关流程,编制管理制度与流程紧密结合,适用范围、作业程序与控制重点明确的学校内控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完善学校内部控制。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对学校重点项目及重要诊断点进行预警。根据预警反馈数据及时做出工作任务和实施进度调整,确保工作质量。(四)接受复核,整改提高学校自我诊改完成后,准备自我诊改报告、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等,

7、积极接受市级现场复核和省级抽样复核。学校根据市级复核和省抽样复核报告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并深化改进工作,复核工作结束后1个月内将整改方案报市教体局。学校在复核工作结束后1年内完成整改任务,并进行工作总结报市教体局。四、工作进程(一)建立组织机构(2017年12月)建立诊改工作机构,诊改工作领导小组统领诊改工作,诊改工作办公室负责实施方案落实工作,各科室做好相应诊断项目、要素及诊断点的具体工作。(二)宣传学习(2018年1月2018年2月)组织学校、科室、工作组成员等不同群体的宣传学习活动,更新理念,深刻认识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对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三)自主诊改(2018年1月-2018年

8、11月)诊改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突出问题导向,重在改进提高,要建立常态化周期性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和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自我诊改工作。1.数据采集。各科室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完成数据采集(上年末或本年初数据,工作起点),进行数据的初步填报。(2018年1月-2018年3月)2.自我诊断。各科室根据自己采集的数据,以诊断点为依据,逐项填写各诊断点的诊断结果、存在问题、成因分析、规划目标(工作目标)、改进对策(工作措施)等基本内容,并向学校(诊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2018年3月底)3.自我改进。各科室,按诊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的反馈意见落实改进工作。(2018年4月2018年9月

9、)4.二轮诊改。各科室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再次完成数据采集(本年末数据,工作成效)、填报、自我诊改,撰写科室诊改报告。(2018年10月)5.诊改报告。诊改办将各科室诊改报告汇总,在此基础上撰写学校自我诊改报告;汇总、审核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编制学校年度质量报告。各科室适时上报最新数据。(2018年11月)(四)复核备查(2018年11月2018年12月)总结诊改工作,迎接上级行政部门复核。准备学校自我诊改报告、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及相关佐证等材料。(五)常态化周期性工作制度及整改提升学校每年按诊改进程做好教学诊断与改进及复核备查

10、工作。市级(省级)复核后,根据省市专家复核意见进行总结提炼,对照不足之处积极改进,逐步完善提高,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并按复核工作要求报送整改方案和整改工作总结。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为确保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学校教学诊改工作领导小组及诊改办公室,为该项工作提供人员保障。(二)制度保障建立督促检查机制,认真实施诊改过程的动态监测,诊改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抽查诊改工作的实施情况,公布各科室任务实施进展及成效,对教学诊改工作认真负责,诊断准确、改进有效的科室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教学诊改工作敷衍了事、无任何诊断或改进措施的科室给予批评并取消科室及责任人评优评先资格。将诊改考核结果与奖励

11、评优挂钩,为教学诊改工作运行形成动力机制。(三)经费保障将教学诊改工作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安排专门资金,用于各类人员培训学习、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专业建设等以确保教学诊改工作的顺利实施。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附件2: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改报告 2017年12月22日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项目参考表(自我诊断结果与复核相符12个为有效;10个为异常;其他情况为待改进)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提示诊断结果原因分析规划目标现状主要诊断点1.办学理念1.1办学定位1.学校类型和层次定位2.专业设置数量与结构3.在校生规模4.社会服务面向、类型、规模1.在校生规模2.开设、新

12、增、撤消、停招专业数量3.专业招生计划:面向、类型、层次、数量等4.社会服务类型、规模1.在校生总数(学管科)2.升学、就业学生占比(学管科)3.招生专业数量、结构(招就科)4.各专业学生数量分布及趋势(招就科)5.毕业生去向分布及趋势(招就科)6.各类社会服务数量统计及趋势(招就科)1.2人才培养目标1.知识、能力、素质标准2.毕业生双证书平均获取率3.毕业率4.毕业生平均就业率5.毕业生平均就业对口率1.当年毕业率2.当年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3.当年毕业生就业率4.毕业生对口率1.辍学学生比例及趋势(学管科)2.应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实训科)3.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及趋势(招就科)4.应届毕业

13、生对口率及趋势(招就科)5.上届毕业生满意度及趋势(招就科)1.3素质教育1.学校德育目标、内容、途径2.德育工作队伍建设3.体质达标率4.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5.创新创业教学建设6.素质教育标志性成果1.当年德育课程建设计划2.当年班主任队伍建设计划3.在校生体质达标率4.当年学生违纪率控制目标5.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计划6.当年标志性成果建设计划1.德育工作机构、队伍建设情况(学管科)2.德育课程开设情况及其建设成果(教务科)3.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效(学管科)4.应届毕业生体质实际达标率(教务科)5.当年学生实际违纪率(学管科)6.当年创新创业教学建设成果(教务科)7.已建成素质教育标志性成

14、果(教务科)8.社会实践活动开设情况及成果(学管科)2.教学工作状态2.1专业建设状态1.专业设置数量、结构、特色2.专业建设标准3.专业教学标准4.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1.专业设置、调整计划2.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计划3.各专业建设目标4.专业建设、改革、竞赛、服务项目计划1.招生专业数量、结构(新设、停招、撤销)(招就科)2.各专业在校生数量分布及趋势(学管科)3.各专业录取数(招就科)4.就业率低于省内同类专业平均值专业占比(招就科)5.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教研室)2.2课程建设状态1.课程体系建设规划2.课程标准建设目标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5.规划教材使用比例6.校本教材开发规划1.当年课程建设项目2.当年课程标准制定计划3.当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4.当年校企合作开发教材5.当年规划教材使用比例6.当年校本教材开发计划1.完成课程建设项目数(教研室)2.已制定课程标准数(教研室)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教研室)4.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教研室)5.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教研室)6.规划教材使用比(教务科)7.校本教材开发数量(教研室)2.3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状态1.校领导听、说课人均次数2.校领导深入实践教学场所人均次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