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226813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限时规范训练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版教程】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河流地貌的发育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排序,正确的是()ABC D2阶段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解析:河谷的形成过程:先是河水向下深切,形成“V”型河谷;然后河水向河谷两侧侵蚀,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最后是河谷继续变宽,形成“U”型河谷,河曲增多,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漫滩平原。答案:1.C2.D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回答34题。3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A BC D解析:河漫滩是河流堆积作用的产物,在

2、处河流曲流最明显,河漫滩发育也最宽阔。答案:B4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C地壳上升 D火山喷发解析:在后期阶段,东西向河流发生改道,这主要是处河流发生向源头侵蚀作用而造成的。答案:A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5米。读图,完成56题。5图中陡崖M顶部的高度可能为()A25米 B35米 C45米 D50米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数值的判断。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M濒临海洋,其最外围等高线海拔为0米。图中等高距为15米,故陡崖M处所经过的等高线的海拔分别为0米、15米、30米,故图中陡崖M顶部的高度应处于30米45米之间。对比各选项即可判断出B项符合

3、题意。答案:B6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该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本题考查聚落的选址。“取水方便”需要靠近河流,故图中的甲、丁两地不符合要求。“地势平坦”要求图中等高线比较稀疏,“无水患洪灾之地”要求避开河流下游,对比乙、丙两地即可判断出乙地是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答案:B2013河南3月适应性测试图一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图二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7欲使直径为0.1 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A0.1 cm/s B0.5 cm/s C0.

4、7 cm/s D30 cm/s解析:图中两条曲线之间的为搬运状态,当河流流速低于沉降速度时,颗粒物可以在河床中堆积。依题意,在横坐标0.1处作垂线与沉降速度线相交,过该交点作水平线与河流流速轴相交,此点速度即是答案,故C项正确。答案:C8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颗粒直径(mm) 河流流速(cm/s)P0.02200Q207A.侵蚀、搬运 B搬运、堆积 C侵蚀、堆积 D搬运、侵蚀解析:依上题作图,可判断P、Q两点所属图中区域,得出答案。答案:C9能够反映图二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图示现象为河流三角洲地区,由于河流流速降低而堆积形成三角洲,同时,河

5、流堆积作用表现为先是颗粒大的堆积,后是颗粒小的堆积,则河流入海口处为颗粒小的物质堆积,故B项正确。答案:B2014海南模拟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1011题。10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A侧蚀作用明显 B受断层的制约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D河流下蚀作用强解析:由图可知,图中大部分地方海拔在50米以下,地形平坦,流速较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较小,但河流主要以侧蚀为主。答案:A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解析:该处地形平坦,应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弯曲易发生洪涝灾害;等高线与河流相交

6、时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弯曲,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河流在凸岸一侧以堆积为主,易形成新的土地,河水较浅便于取水,有利于村落的发展。答案:D二、综合题12读“湖北省宜昌市地形的卫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宜昌市区主要位于图中长江的凸岸,因为这里地势_,便于建筑房屋和居民生活,而南岸(右岸)多山,不适宜建筑。可见,自然地理要素中的_因素对聚落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宜昌市坐落在长江岸边,这还说明_因素也对聚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2)试分析图中凸岸(左岸)和凹岸(右岸)形成不同地形的原因:对于凸岸来讲,流水的_作用较强,而对于凹岸来讲,流水的_作用较强。(3)宜昌素来有“川鄂咽喉”之称,说明以

7、前进入四川主要走长江水道,这是因为四川盆地周围多为_地形。现在进出四川很方便,说明_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地形对交通的限制。解析:第(1)题,由图可看出宜昌位于长江凸岸,地势平坦(凸岸为沉积岸);在山区,地形因素对聚落分布有重要影响;同时水源因素也是影响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第(2)题,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所以右岸(凹岸)地势陡峻、左岸(凸岸)平坦。第(3)题,四川盆地周围多山,以前进入四川走长江水道,而宜昌为入川水道的必经之地;而现在入川除长江水道之外,还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如铁路、航空、公路等,说明科技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地形对交通的限制。答案:(1)平坦地形水源(2)堆积侵蚀(3)

8、山地科技13河流的中下游侧蚀作用明显,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致使河道不断弯曲,以致河道变迁。读某河段曲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序号代表曲流发育过程中废弃的某些古河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A河道甲侧比乙侧流速快,相同的河曲在南半球则相反B河道甲侧比乙侧流速慢,相同的河曲在南半球则相反C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早;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晚D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早;形成的时间可能相同,形成时间较晚(2)研究小组认为A湖是一段旧河道,你认为他们的观点对吗?请解释湖泊的形成原因。(3)此种河道往往给沿岸带来什么灾害?原因是什么?治理的措施通常有哪些?(4)此

9、种河道可能位于_。A黄河下游 B长江中游C珠江上游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解析:第(1)题,河道弯曲处受水流的惯性离心力影响,凹岸流速快被侵蚀,凸岸流速慢被堆积,而且南、北半球相同。由于曲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不断向凹岸所在方向迁移,三段河曲的迁移方向分别为、。第(2)题,河道自然取直,原弯曲河段被废弃成湖(见下图)。第(3)题,弯曲的河道,使河流流程变长,水流更加缓慢,遇上洪水,就会因排泄不畅而泛滥。人工裁弯取直,可加快水流排泄速度。第(4)题,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答案:(1)C(2)对。弯曲河段两岸不断接受侵蚀或堆积,河道将继续弯曲,最后弯曲段两端有可能连接在一

10、起,河道自然取直,原弯曲河段被废弃成湖。(3)洪涝。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加固河堤;人工裁弯取直。(4)B三、探究性学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新华网济南2012年6月27日消息基于汛前调水调沙的黄河三角洲和刁口河生态补水试验已正式启动。今年,刁口河计划引水2300万立方米,河口南岸湿地计划补水2000万立方米,进一步促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刁口河故道自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行河后,由于失去了黄河水沙的补给,刁口河河口地区海水肆虐侵蚀,海岸线蚀退严重,沿海10公里的土地被海水吞噬。材料二黄河不同河段的河床剖面示意图。(1)判断材料二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A位于

11、_游;B位于_游;C位于_游。(2)若A、B、C三处中选址建一水电站应选在_处。理由是_。(3)根据材料一分析,刁口河故道断流对其流经地区的生态影响。(4)我国每年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试验,调水调沙对黄河三角洲的扩展有何影响?解析:第(1)题,河流在上中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地貌上多形成V形河谷;而在下游多以流水沉积和侧蚀为主,地貌上多表现为河道较宽,且河床较浅;据此可判断上中下游。第(2)题,建坝要考虑地基稳定状况以及水能多少两大因素。C处为背斜构造,无断层出现,地基较坚固;同时处在河流的中游地带,一般地势落差较大,且水量较丰富,是理想的建坝位置。第(3)题,河道断流,使沉积作用消失,海水会侵蚀海岸,使海岸线后退,同时,还会造成土地盐碱化加剧。第(4)题,调水调沙试验使黄河入海的流量及含沙量增加,会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加。答案:(1)上下中(2)C大坝地基坚固;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河流落差与流量都较大(3)海岸线后退;土地盐碱化加剧;海水入侵等。(4)使三角洲的面积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