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例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225641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例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例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例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例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例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例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例谈课堂提问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馈教学效果。本文重点注重的是课堂的有效提问,并结合自身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实行思考。一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的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下面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谈几点有效的提问策略:一、狠抓契机,连贯提问1、抓 “题眼”实行提问。有的课文中某一关键词足以提契全文,沟通文脉,我们便称这个关键词为文眼。显然抓住文眼惊醒课堂提问,有助于阅读教学的展开。如:我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文时,教师一出示课题

2、后即刻启发学生寻找题眼,抓住题眼“开”字设置疑问:盘古为什么开天地?盘古怎样开天地?盘古开天地的结果如何?因为一下子抓住题眼发问,学生想读书的欲望油不过生。2、抓“关键句”实行提问。课文中有的关键句能够点明中心,起警策全文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能够抓住这样的警句,可令孩子们“令其善诱,诱于审问”。如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时,围绕“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这个关键句能够提问:什么是璀璨无比?为什么说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连贯地实行一系列的追问,把整个文本的内容融会贯通,然后能够引导学生围绕以上问题深入阅读课文。3、抓“细节”实行提问。有的课文中的细节处的变化不但

3、暗示文章的发展,还有可能显示了课文的主线。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从细节处提问,则能领出文本,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学会概括,自我抓住要领的本领。二、 激励学生,有效提问如:教陶罐和铁罐这课时,师:对于寓言故事,我们以前了解得不多,读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我们接触到了两个罐子:陶罐和铁罐,老师不知道这两个罐子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结合课文相关词句谈一谈吗?生1:我认为陶罐非常谦虚、有礼貌、友好、还很善良呢。你们看,当铁罐傲慢地问“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时,陶罐却谦虚有礼地回答“不敢,铁罐兄弟。”;很多年代过去了,被铁罐奚落的陶罐被人们在宫殿的废墟中掘出来了,而这时善良友好的陶罐还是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

4、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生2:我觉得陶罐它很有价值。虽然陶罐在荒凉的场地上饱经风霜,但是它被人们掘出时却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又如:“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生3:我讨厌铁罐。它是那样的骄傲、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即使陶罐处处忍让,但铁罐还是咄咄逼人,无休止地奚落陶罐。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使用水平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即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化性,语文课如能真正注意到这些问题,那便

5、使我们向课堂提问的有效迈出了一大步。三、 分层设计,化难为易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能够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的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乐于接受。如教学找骆驼一课时,可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实行教学。教师提问:(1)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3)商人为什么会找到骆驼?(4)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如此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重、难点的教学容易攻克。 总来说之,语文课堂提问只有遵循了有效性的原则,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有效提问能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敢于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大大促动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只有潜下心来,在课前研究学生、研究文本;在课堂把握好、使用好新的理念;在课后持续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在往后的每一堂课上,我们都能用上全新的理念指导其教学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建构起求真务实、清新活泼、充满人文性的和谐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