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学科学实验撑起一片晴空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222113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小学科学实验撑起一片晴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为小学科学实验撑起一片晴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为小学科学实验撑起一片晴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为小学科学实验撑起一片晴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为小学科学实验撑起一片晴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小学科学实验撑起一片晴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小学科学实验撑起一片晴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为小学科学实验撑起一片晴空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记录的有效性内容摘要科学记录是学生在亲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以各自独特的思维形式保存下来的,既能体现知识获得,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科学实践。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一定要落实“科学记录”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把探究的结果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作为结论的论据,有助于学生自我构建科学知识,促进更细致的观察和更认真的思考,它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深入钻研的探究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记录 记录单 记录本 有效 背景描述:随着课改的实施,小学科学各种经典的理论被老师们不断地应用和验证。越来越多的

2、一线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科学记录,而且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几乎所有的公开课上都能看到教师精心设计的记录单,但在具体操作中,有的记录成为点缀课堂的“化妆品”,轻描淡写就过去了;有的记录疑为作秀,而且展示得相当漂亮。但下课后,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几张记录单孤零零地飘落在地,仔细看,只有几个字,大部分为空白、 “无主认领”、来不及记录或不会记录;有的学生随手把记录单扔进了垃圾筒;学生在课堂上能侃侃而谈,课后却忘了自己或他人所说的精彩之处。 现象分析及疑惑:在科学的教学中,收集整理数据资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二步,仅在假说之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更是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最好体现。我认为,上述这些现象与

3、科学记录的重要性是极不和谐的。一张记录单,只能局限于本堂课的教学,只能局限于学生汇报时的一刹那。课后就无关紧要了,要将每一堂课的记录单整理收集好是比较困难。我不禁又在想,这样的记录真的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吗?就是我们崇尚的科学记录吗?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记录的有效性 科学记录既是学生科学活动中重要的实验证据,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许多直接与记录有关的内容,“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记录)。”“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记录)。”“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

4、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由此可以看出,记录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信息超市,是学生研究的经历和思维的轨迹。学生思考的计划,实验的过程,观察的发现,都可以转化到记录里。那如何提高科学记录的有效性研究呢?我认为可以从“四个转变”来实现。一、变“记录单”为“记录本”在每一堂公开课中,几乎都能看到执教者精心设计科学记录单。但在下课后,有的记录单孤零零地飘落在地,有的被随手丢进了垃圾筒中。要知道这小小的一张纸上,凝聚的可是老师的心血,凝结的可是孩子们的智慧啊!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最好能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子当科学记录本,且要求每节科学课必

5、带,最好就夹在科学书中。记录本可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内容-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可以是板书。 照片-取材于课上的实验,也可以是课后实验。 文字-最简单的记录方式,把板书和重点记录下来。 表格-实验中的表格以及数据记录。 插图-在记录本上可以画些可爱的人物,使画面更加动感丰富。 格言-提升记录本的档次。科学记录本的使用要统一书写格式。教师给学生提供书写格式规范的示例,课堂笔记、学生实验记录单要注意把原始信息的真实地记录下来,字迹要清楚,并根据信息的不同用不同颜色(不超过4种)的笔或相关的书写符号加以区别,在记录的两边要留空,便于反思时记录。一份简单的记录表使我们很容易丢弃。但是一本厚厚的记录本则不

6、同了,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收藏。二、变“小组记录”为“人人记录”每一次课上的记录单在汇报时只有极少数同学展示了自己的科学记录,大部分同学没有机会参与汇报,只能“深藏闺中”。要明白,记录绝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每名学生都要有一本记录本,而且与课本同在,他们便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做各种各样的科学记录,完成之后也可以很方便地收藏。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组员们开动自己的脑筋,提出各自的发现和想法,记录下自己独特的观点。当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记录完成之后,还需要深入地探讨,大胆地质疑,并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当然也可保留自己的个人见解。三、变“自由填写”为“方法指导” 在探究

7、活动中,为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科学研究上,记录过程中要教给学生记录的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学会长话短说,精缩语言,抓住“关键”字和“核心”内容,做到严谨简练。 1.用图画与文字相结合。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开花的植物一课,让学生到校园中观察开花的植物,可通过文字描述与画图形式相结合 2.用特殊符号代表文字。记录本的第一页留空,记载特殊符号的说明,如用“”表示上升或浮,“”表示下降或沉。那么在五年级下册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浮力中都将用到这些符号。 3.记录重点的词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想法用几个关键字表达出来,或者是当学生灵感突发或与他人交流共鸣时产生的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时,应即刻

8、用关键字记下,有利于以后的回想。如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一课中,就只要记下“潮湿、黑暗”这两个词就行了。培根说过:“我们不应该象蚂蚁,只是收集;也不要象蜘蛛只从自己肚中取丝;而应该象蜜蜂,既收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来。”记录本上所记的内容不能只是忠实地记录教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应学会加以整理,使它变为自己的知识。四、变“不了了之”为“测评考试” 科学教育的终旨是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教学中,部分老师能精心设计科学记录单或是记录表,但课后却总是不了了之。该怎样让学生对科学记录引起重视呢?我们不妨推翻传统的一张试卷定输赢的模式,将记录本作为考试的一种形式。教师可对每一课的

9、科学记录作出等级评价,每学期抽出两三节课来进行记录本的交流,使学生享受到记录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对科学记录的兴趣。法国的动手做指出:“孩子的科学记录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真实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就像无形的枢纽贯穿着整个课堂,引领着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甚至理解科学。长此以往,学生的研究和发现都得到了收藏,科学素养也就得到了升华。参考文摘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科学课程教学论 袁运开、蔡铁权 浙江教育出版社3.小学科学课的有效记录 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10期) 4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喻伯军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让孩子们的探究留下科学的印迹 戴振华 上海教育科研(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