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221549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人故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名人故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名人故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名人故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人故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人故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人故事”单元教学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名人故事作者姓名白雪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三年级所需时间7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主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作为中外名人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折射出闪光点。让学生从名人的事迹中学习优秀、高尚的品质。主题单元学

2、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体会名人身上的美好品质,并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好习惯。过程与方法:本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意识地突出本组专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组的四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德,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

3、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体现而来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发现名人也有其平凡、值得学习的一面。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名人的美好品质作为自身的指路标。对应课标1、 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注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 你所知道的中外名人有哪些?2、 谁会讲一讲名人小故事?3、 在这些名人大

4、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4、 畅想一下未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和要做怎样的人。专题划分专题一:灰雀 ( 2课时)专题二:小摄影师 ( 2课时)专题三:奇怪的大石头 ( 2 课时)专题四:我不能失信 ( 1 课时)其中,专题一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灰雀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专题问题设计1、列宁每天到郊外看到的三只灰雀,突然少了一只,它会去哪儿呢?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

5、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怎样的情感?3、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4、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我们要学习他的什么品质?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关于名人小故事的相应网站。常规资源:教材文本其它支持资源:良好的网络环境,图书阅览室,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学习活动设计活动1:读通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设疑初读第一节。 第一课时 :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

6、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n)步”、“胸(xing)脯(p)”、“白桦(hu)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

7、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4、学生描红、摹写。活动2: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的个人魅力。第二课时 :

8、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

9、:爱。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

10、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

11、?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评价要点1、学生学会生字,并能正确书写和应用。2、主动交流,与同学间形成合作关系。3、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养成好习惯。4、能抓住重点词、句,读中悟情、读中探索、读中丰富语言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