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22069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夫和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夫和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夫和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夫和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夫和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夫和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夫和蛇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夫和蛇教案农夫和蛇教案农夫和蛇教案1 教学目的:1、诵读这首诗,理解作者克雷洛夫,理解掌握成语“乔装打扮”2、体会这首诗的寓意,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教学重点:朗读诗歌,体会寓意。教学难点:感悟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方法:交流、探究、讲读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寓言式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挖苦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寄托”的意思,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世界三大寓言作家:古希腊伊索、俄国克雷洛夫、法国拉封丹另有说有世界四大寓言家:伊索,拉封丹,克雷假设夫,莱辛德国伊索寓言中两那么农夫和蛇中蛇更是狠毒,忘恩负义、本性难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俄国作家克雷洛

2、夫的寓言诗农夫和蛇看这首诗中的蛇有怎样的下场。二、重要字词:乔装打扮;三、合作,交流、探究新内容:1、参照注释,理解作者。课文选自克雷洛夫寓言诗集。克雷洛夫:17691844俄国寓言作家。2、范读课文,使学生体会诗歌的朗读节奏。3、自由朗读诗歌,并参照注释学习成语“乔装打扮”。4、指名读,集体讨论评价:蛇的话应该怎样读,农夫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5、集体朗读,理解诗歌大意。一句话概括:蛇花言巧语想要骗取农夫的信任,结果被农夫识破,果断杀了。6、交流、探究诗歌寓意。指名有表情的读蛇的话:体会蛇的特征。蛇为什么要假装自己,目的是什么,“蛇”像征什么样的人?从农夫的语言和动作中可以看出农夫是个怎样的

3、人?农夫果断斩蛇说明了什么?四、迁移应用,拓展升华:通过学习这篇诗歌,谈谈你对人生的感悟。提示:可以从“亲密联络群众,不能脱离群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等方面谈起。五、稳固进步:1、乔装打扮:解释并造句。2、练习背诵。六、作业:背诵这首诗。七、课外拓展及补充:克雷洛夫寓言农夫和蛇松鹰谚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谚语。谚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用字不多,却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最主要层面的深入哲理,比方关于人生、事业、财富、爱情、友谊、生与死、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等。本篇寓言是讲农夫和蛇的,他们永远成不了朋友,当然读者也可以引申去想。这里,我搜集了几条关于蛇的谚语,朋友

4、们可以自己去琢磨其中的含义。蛇咬一口,入骨三分。中国谚语蛇不分粗细,坏人不分大小。中国谚语蛇的本性改不了。巴西谚语蛇可怕在嘴上。富拉尼谚语人不能跟蛇进洞。祖鲁谚语蛇爬过的地方就会使人感到不安。亚博谚语把蛇放在怀里,它醒过来就要咬你。希腊谚语蛇换蛇皮,不改蛇性。俄罗斯谚语蛇死不再毒害人。沙特阿拉伯谚语蛇并不怜悯熟睡的人。伊朗谚语蛇皮华贵,牙齿有毒。朝鲜谚语农夫和蛇吴岩译:一条蛇爬进一个农夫的屋子,恳求农夫收容它:它不光是在农夫屋里当个食客,不,它还要给孩子们当个保姆,因为只有用劳动换来的面包,吃起来才是最香最甜的。“我知道,”它说,“人类对我们蛇类都抱着厌恶的看法:一位我们蛇类统统是恶毒之至的。

5、大家总是说我们蛇类不知道感谢,对于亲戚和朋友也没有感情,甚至把儿女也当做食物吃掉。假定这些话都是确实的吧,我可恰巧相反,我一生从来没有咬过人,而且对不正当的行为非常痛恨我可以让人家把我的毒牙拔掉而毫不介意,假如我没有毒牙也能生活的话不过,我对这一点还抱着疑心!事实上,你决不会遇到我这养好的蛇了;你倒想想看,对待你的孩子们,我将是多么的慈祥呀!”“假如这是一片实话,假如我也相信你这一片说话,”农夫说道,“然而我还是不能收容你。一旦我的邻居听到了你做的好事,跟着道德的蛇就是你!就会爬来上百条恶毒的蛇,于是我们这儿的孩子们立即就会统统完蛋在它们手里。我的朋友,为了防止错误,我还要把我们不能相处的另一

6、个理由告诉你:我有一个偏见即使是顶好的蛇,总不如没有蛇的好。”有关蛇的成语: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费事。杯弓蛇影:将映正在羽觞里的弓影误觉得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惹起恐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务必捉住主要环节。惊蛇进草:描绘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端时气势很大,到后来劲头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慎重,反使对方有所戒笔走龙蛇:描绘书法生动而有魄力。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欠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匍匐的痕迹。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陈设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延绵。 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飞鸟惊蛇:像飞鸟进林,受惊

7、的蛇窜进草丛一样。描绘草书自然流畅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心如大猪。残酷如蛇。蝮蛇螫手,勇士解腕 手段被腹蛇咬伤,便利即截断,免得毒液延及全身贪蛇忘尾:比喻只图长远利益而不考虑后果。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龙蛇飞动:似乎龙上涨,蛇游动。描绘书法魄力豪迈,笔力劲健。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正在一同。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本领的人也难敷衍盘踞卖地的恶权利。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描绘心肠狠毒。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价值连城。后也比喻非凡的才华。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描绘虚幻怪诞。人心不敷蛇吞象:比喻

8、人贪心不敷,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蛇化为龙,稳定其文:比喻不管方式上怎样改变,本质还是一样。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法。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为虺弗摧,为蛇假设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_,大了就难办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峻。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意应顺。指对人装模作样,敷衍敷衍。养虺成蛇:比喻放纵仇人,听凭其强大起来。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躲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差异而变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正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卖前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一蛇两头:比喻险凶恶的人。一字长蛇阵:陈设成一长条的阵势。描绘陈设成一长农夫和蛇教案2 教学目的1、 理解寓言

9、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2、 识记理解文中重要词语。3、 理解本那么寓言的寓意,进步分辨是非才能。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本那么寓言的寓意,进步分辨是非才能。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讲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春秋时代有位宋国的农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拾掇农具准备回家。有一天,农夫正在田里辛苦的工作,突然远远跑来一只兔子。这只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个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边的大树,这一撞,撞断了兔子的颈部,兔子当场倒地死亡。一旁的农夫看到之后,急忙跑上前将死了的兔子一手抓起,然后很开心的拾掇农具准备回家把这只兔子煮来吃。农夫心想,天底下既然有这么好的事,自己又何必每天辛苦的耕田?从

10、此以后,他整天守在大树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 的兔子。可是许多天过去了,他都没等到 在大树下的兔子,反而因为他不处理农田的事,田里长满了杂草,一天比一天更荒芜。请同学们说说这那么寓言的寓意。生谈: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幸运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那么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较短,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刚刚老师讲的是中国的一那么寓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的寓言农夫和蛇,看它教给我们一些什么道理。二、预学指导。1、 小组长检查预习

11、情况,并汇报。2、 展示预习成果。伊索寓言简介。扫清字词障碍。朗读故事。先学生自由朗读,再小组讨论用什么语气语调读本文。请小组代表读,读后学生评价,老师相机指导读“血的教训”时,语气沉重些。 复述故事。生复述,评价,老师相机点拨如何复述以及本文启示一定要复述出来。三、寻疑质疑指导预习过程中你有还什么疑问?学生质疑,选择性释疑四、合作探究指导1、学生认真默读文本,独立考虑合作探究题。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老师巡视指导。对合作积极的小组予以加分奖励。3、展示合作学习成果。4、展示过程中老师相机引导、点拨。体会人物形象:农夫仁慈和蛇恶毒。老师点拨:体会人物形象的方法。提醒寓意:读农夫临终的话

12、,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老师在此引导质疑: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中,作者是否将“恶蛇”误说为了“恶人”?为什么?答案:寓言故事往往采用以物喻人的写法,给人以生活的启示。这那么寓言是借农夫之口说出故事的寓意,以恶蛇喻恶人,给人以启示。拓展多层寓意:这那么寓言的寓意是否仅限于农夫临终的这句话?它挖苦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生谈,老师点拨:与中国成语“养虎为患”类似。 提升才能:读两那么小新闻。让学生结合今天所学内容谈看法。引导学生进步分辨是非才能。老师结语:我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蛇”,不做盲目的“农夫”。吃一堑,长一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蛇”之心不可无。仁慈必须和智慧相联络,要相信仁慈终会战胜邪恶。五、归纳整理学生自主写本节收获。六、自测评估学生完成课堂目的达成13小题。老师重点指导3小题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