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培训考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21566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培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培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培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培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培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培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培训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培训考试题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20分)1、公共场所经营单位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卫生许可证(两年)复核一次。2、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条的规定,未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3、商场、车站、旅店业、茶座、公共浴池、理发美容店、游泳馆等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含临时工)(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4、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

2、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卫生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5、未按照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和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或者安排未经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和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考核的从业人员上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6、公共场所(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音)供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7、公共场所发生危害健康事故应及时报告,事故报告责任人是(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卫生负责人)。8、公共场所经营者提供给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保证卫生安全,可以反复使用的

3、用品用具应当(一客一换)。9、公共场所经营者安排未获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罚款。10、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4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是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2、理发和美容的工、用具必须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3、宾馆客房的被子必须每周更换并清洗一次。( )4、公共场所的常用的消毒方法是: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紫外线

4、消毒和药物消毒。( )5、宾馆、饭店、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才能上岗( )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7、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不必取得卫生许可证就可以开业。( )8、清理卫生间坐便器的工具与清理卫生间浴盆、面盆的工具可以混用。( )9、氯制剂消毒液配制后,有效使用时间为4小时,超过4小时者应重新配制。()10、拒绝卫生监督是指以各种借口和手段妨碍或拖延卫生防疫机构和卫生监督员履行职责的行为。()11、拒绝卫生监督的公共场所单位和个人,可以不受行政处罚。()12、乙型病毒性肝炎不是常见传染

5、病,因此不需要预防。()13.卫生防疫机构应对新、改、扩建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14、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一律每年进行一次。( )15、提高公共场所空气卫生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通风换气,并保证一定数量的新鲜空气。( )16、理发店必须具备有供头癣等病人专用的理发美容工具,并应标示明显,单独存放,用后需及时消毒。( )17、公共浴室在进入浴室的明显处应标明,禁止患有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的顾客就浴的明显标志。 ( )18、公共场所常用的消毒方法一般分两类即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 19、服务员应定期对场所内桌椅、门把手、卫生间的水龙头等公共接触的部位进行有

6、效的消毒。( ) 20、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指公共场所内发生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因空气质量、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或者设施受到污染导致的危害公众健康事故。( )三、单选题:(单选题,每题1分 共10分) 1、公共场所开业的必备条件。(C )A、持有卫生许可证 B、工作人员持有健康证C、卫生许可证、健康证都需要2、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四勤”是勤洗手、勤洗澡、勤理发、(C )A、勤换衣B、勤洗脸C、勤剪指甲3、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患有下列(C)五病的人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A、伤寒、流行性感冒、慢性肠胃炎、病毒性肝炎、痢疾B、痢疾、霍乱、胆囊炎、渗出性皮肤病、活动型肺结核C、痢疾

7、、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型肺结核、化脓性皮肤性4、公共浴室应禁止患有性病、活动性肺结核和(A )的顾客就浴。A、皮肤病B、胃炎C、胆结石5、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的人员一旦体检发现患有上述五病应(C )。A、先休息几天再上岗B、马上辞退C、立即调离该岗位、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6、对于未获得“健康合格证”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行为可给予( B)。A、停业整顿B、罚款C、吊销卫生许可证 D 、警告并处罚款7、浴室供客人使用的拖鞋应。( B )A、洗净擦干;B、消毒,防止脚部皮肤传染病传播。8、公共场所发生污染事故或中毒的报告时限。( A )A、24小时;B、36小时C、48小时。9、

8、公共场所所谓的“卫生质量”指得是:( D )A、空气、微小气候B、水质、采光、照明、噪声;C、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D、以上都是10、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 D )(A) 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及卫生管理制度 (B)顾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换及检测情况(C)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情况(D)以上都是四、简述题(每题10分 共30分)一、简述公共场所的概念?答: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所指的公共场所,从法学意义上讲,是指供公众使用的具有维护结构的场所。它是人们为了从事政治、经济、文体等活动和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造就的场地;是人们学习、生活、劳动、娱乐、休息不可缺少的环境。

9、属于人工环境。对广大群众来说,它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对经营单位来说,它又是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它的功能是服务于人类。从卫生角度来讲,公共场所具有人群聚集,流动性大,从业人员和顾客健康状况相互影响,许多设施和用具公共使用等特点。如果它的卫生状况差,就容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搞好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简述公共场所的特点?答:公共场所的特点有1、环境和物品容易被污染 。绝大多数的公共场所,在单位时间内接纳的人群数量相当大,不论室内还是室外,人口高度密集。从公共场所的地面到每一件物品和器具,被众多的人群反复触摸。而在这些众多的人群中,往往混杂有身患各种传

10、染病的人。其中有一些人对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公共物品和器具清洁卫生的责任心很差,自觉程度很低,从而造成公共场所的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的保洁相当困难,多种公用物品和器具被污染的机会相当多。2、影响健康的致病因素传播快。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共场所都是多功能的综合性营业实体,来往宾客的成分复杂,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非常广泛;再加上公共场所人群高度密集,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机会十分频繁,同一种公共物品(如毛巾、卧具)、同一件公共器具(如水杯、茶具)也被来来往往的人群反复使用、接触。如果在上述过程中一旦有传染源存在,客观上非常有利于致病因素的传播,可在短时间内被大量的人群带到四面八方,影响人们的健康

11、。3、从业人员卫生观念淡薄 。不少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卫生观念和卫生知识较差,对做好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或者只注重表面的整齐、清洁,而忽视最本质的卫生内容。4、卫生制度不健全。各类公共场所虽有各种规章制度,但对卫生制度的检查考核不够,往往流于形式。公共场所卫生制度应包括:卫生领导小组、从业人员健康查体培训制度、卫生检查制度、公共场所消毒制度等。5、建筑布局不合理。相当多的建设单位,有的还是国家和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的主营单位,其设计方案,不按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 报请卫生监督机构审查,就自行动工兴建和开张营业,从而使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卫生问

12、题无法解决。 三、简述乡镇卫生院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工作职责?答:1、建立辖区内公共场所经营户的基本档案,内容填写完整准确,及时更新新增经营单位情况。2、拟定并组织实施本辖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健全相关卫生监督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制定相应工作预案,建立应急队伍,成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领导小组。3、承担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事项的咨询,为行政相对人提供许可项目申请的帮助、指导。4、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人员开展公共场所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全年不少于4次。按时参加市局及业务指导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并做好记录。5、开展辖区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对公共场所单位和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与指导。6、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单位及时上报卫生监督机构,并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7、负责辖区内的卫生监督信息收集、核实和上报工作。8、对经常性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事实和投诉举报案件及时上报上级卫生监督机构,并协助查处。9、承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交办的其他卫生监督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