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模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215667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模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设计花样图案视觉传达设计柯 桥 区 职 教 中 心 16 花 样 1 班 设计者:袁阳飞柳慧倩指 导 者 : 王 国栋时 间 : 2016 年 9 月 25 日前言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传播特定事物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大部分或者部 分依赖视觉,并且以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色彩及电子设备等 二度空间的影像表现。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传播、教育、 说服观众的影像伴随以文字会具有更大的影响。所具有的含义是:以某种目的 为先导的,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并且对被 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所谓“视觉符号”,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的视觉器 官一眼睛所能看到

2、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 艺术、建筑物、各类设计产品、城市建筑以及各种科学、文字,也包括舞台设 计、音乐、纹章学、古钱币等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它们都属于视觉符号。所 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是个体内 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如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 以及人体内的信息传达等。它包括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 四个程序。今天,我们将尝试把吸尘器改装成冲浪装置。一、设计目的二、工作原理本装置是用两个电动机作动力,分别控制左右黑板的上下运动,如附图一, 控制面板中有四个按钮,控制着电机的正反转,从而控制

3、擦除时和不擦除时黑板 的上下移动。黑板擦除装置采用电磁吸合装置,使横梁上的毛刷既可贴紧黑板, 亦可不贴紧黑板。即当在“擦除”状态按下“上升”、“下降”按钮时,通过电路 (见图 3)接通,衔铁与线圈吸合,使有擦除作用的横梁上的毛刷与黑板紧密接 触,从而当黑板上下移动时,横梁上的毛刷擦除笔迹。而在“不擦除”状态按下 “上升”、“下降”按钮时,吸合电路并不接通,毛刷与黑板不接触,从而不具有 擦除作用。横梁上安装一塑料长盒槽,从而罩住、收集擦除字迹时产生的粉尘, 使本装置具有“无尘”功能。所以,当我们需要擦黑板时,就无需直接动手去操 作,而是通过控制开关,来实现黑板的上下移动与擦除,这样就给使用者带来

4、不 少便捷之处。三、设计方案1黑板上下移动设计方案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与链轮连接,通过链传动控制黑板的移动,而电动机的正 反转则可实现黑板的上下移动,实现电动机正反转的电路图如图1, SBF相当于 “上升”按钮,即按下 SBF 时电动机正转,带动外侧的黑板向上移动,内侧的 黑板向下移动;SBR相当于“下降”按钮,即按下SBR时电动机反转,带动外 侧的黑板向下移动,内侧的黑板向上移动。同时,在上边框的内框和外框顶端各安装一个行程开关(电路图中STI、ST2),当黑板运动到上边框或下边框时, 触及行程开关,使电路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实现黑板运动的自动停止。电动机带动链传动的简图如图 2,减速器输出

5、轴与下链轮联接,内侧黑板与 内侧链条相连,外侧黑板与外侧链条相连,从而实现两块黑板的同步、反向的运 动。2擦除装置设计方案在两块黑板之间(边框中间位置)设置一与黑板基本等宽的横梁,上面装有 毛刷,在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一衔铁。在贴近横梁的边框两边分别固定一个线圈 (已缠有相应匝数的导线),两线圈通过开关分别与相应的电源连接,见图 3。开 关闭合时,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力,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横梁两端的衔铁克服弹簧 的作用力与线圈吸合,从而实现了毛刷与黑板面的紧密接触,通过黑板的上下图 2 链传动的简图移动,来实现内侧的擦除功能。开关断开时,电磁力消失,横梁两端的衔铁在弹 簧的作用下与线圈分离,从而毛刷

6、与黑板面分离,黑板上下移动时,不会擦除黑 板上的字迹。同理,在外侧黑板的上面(边框的中间位置)也设置同样的一横梁, 在横梁上面加一等长的塑料罩盒收集散落的粉笔灰尘,从而实现外侧黑板上字迹 的擦除功能和无尘功能。图3电磁力吸合擦除装置简图四、功能、特点及应用前景1、功能传统的黑板需要手动实现其运动,并且需要人力擦除黑板笔迹,针对这些费 时、费力和粉末污染等弊端,我们设计了以上方案,该方案是建立在自动控制与 机械运动原理的基础之上,综合了机械运动与电器的自动化控制,实现了黑板的 多功能、模块化和自动化设计。全自动无尘黑板擦主要具有以下几部分功能:(1)利用电动机可实现正反转的原理,通过减速器、齿轮

7、和链条来实现黑 板的自动上下运动,并通过行程开关实现黑板的自动停止。(2)利用电磁吸合原理,使擦除装置与黑板可以自动接触与脱离,从而实 现随时、随意擦除黑板的功能。(3)利用静电原理,避免了粉尘随意漂浮的缺点,实现了粉尘的集中清理 功能。(4)通过电路、开关和操作面板,实现所有运动的自动化控制。2、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机械运动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创新设计方法,使全自 动无尘黑板擦与传统的黑板擦除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黑板的上下运动通过按钮自动控制,方便可靠、省时省力,节省了上 课时间,提高了上课效率。(2)由于采取了粉尘集中清除措施,在黑板横梁上面加一塑料罩盒收集散 落的粉笔灰,从而

8、避免了擦黑板过程中产生的灰尘给老师、同学带来的身体危害, 具有环保型的特点。(3)本方案采用了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相分离的方法,从而操作安全。(4)本方案所实现的功能,是根据现已有黑板的尺寸及特点设计的,所以 安装时只需对原黑板经过改造,既能达到全自动无尘的效果,而无需将原黑板全 部换掉。(5)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安装。(6)系统原理简单,操作方便。3、应用前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对黑板已不是像以前那样依赖,但黑板的 方便书写的特点仍是不可替代的,所以黑板仍是课堂教学所不可缺少的。但是, 由于传统的黑板擦除方法存在着很多弊端,在当今以人文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的趋势下,这种弊端越来越

9、显现出来,所以,全自动无尘的黑板擦除装置,势必 在今后教学设备中占有一席之地。经过我们的调查,市场中也已存在不少类似产品,但这些产品中绝大多数并 没有完全实现“全自动”与“无尘”的结合,甚至有些产品反而使操作更复杂,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所设计的本套全自动无尘黑板擦不仅实现了“全自动”与“无 尘”的完美结合,真正做到了操作简便、安全,而且整套装置是根据现已有的黑 板设计的,在原有黑板上只需经过改造,即可成为本产品,所以,该产品较同类 产品更具有竞争力,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五、使用方法 在黑板两侧各有一控制面板,其上各有四个操作按钮(各按钮的功能在控制 面板上已标出),分别控制黑板的上下运动、擦

10、除装置与黑板的接触和分离。使 用时,只需轻轻按下按钮即可,并且黑板具有自动停止的功能,想要达到某一功 能,一次性即可。六、主要创新点1、功能创新 全自动无尘黑板实现了黑板的自动上下运动、擦除装置的自动接触和分离与 粉尘的集中清除等功能。2、模块化设计 根据以上功能的分解和组合,将自动无尘黑板按模块分别设计,最后按功能 需要组合而成。3、概念设计 传统黑板需要老师或学生亲自动手擦除粉笔字迹,费时费力,影响上课效率, 危害老师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全自动无尘黑板则解决了此种问题,实现了其运动 与擦除功能的自动化,并通过利用粉尘收集装置解决了环保问题。在概念设计上 做到了创新。4、最简化原则 虽然该设计

11、功能较多看似复杂,并在控制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自动化控 制,但是其在结构上却相当简单明了,做到了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复杂功能的目的。 为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方便。几周的创新设计已经结束了,虽然很忙碌、很辛苦,但感觉收获还是蛮大的。 我们几乎每周的专注和辛劳,唤起了我们对创新设计意义的重视,对“创新”这 一概念的深刻理解,还有一种对设计工作的热情和认真态度,我们那严谨求实的 作风再次发挥了优势,不敢说我们的这套设计方案一定会得优秀,但看着说明书 上的每一个细节,我们觉得没有枉费这几周来的心血。我们相信,我们是最棒的!短短的几周时间,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从总体的布局到局部的设计,绝 不仅仅是考虑

12、尺寸的问题,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们认识到,一个好的设计 师在需要具有优秀的专业基础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具有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 力等。而我们在这方面显然还差得很远,但有幸的是通过这次创新设计,我们更 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也为我们指明了以后的努力方向。此次创新设计,更加增强了我们对创新的兴趣,对设计的热爱,看着自己画出的每一条线、写出的每一行字,心里总有些激动,我们知道那是收获时幸福的 喜悦!在对自己的努力进行肯定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诸多缺点与不足: 一是绘图能力还不够强,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足够强的绘图能力, 今后我们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的;二是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扎实,比如说对 机械材料、零件结构等的学习不够深刻等。我们以后也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的!同时,在这次创新设计中,我们还懂得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道理,比如说合作 的道理、多问多动手的道理等等!另外,还应特别感谢指导教师给予我们的指导 与关怀,正是老师耐心的解答与深刻的见解才使我们能按时完成本次创新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