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众数-教学方案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211392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众数-教学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认识众数-教学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认识众数-教学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认识众数-教学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认识众数-教学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众数-教学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众数-教学方案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认识众数教学设计方案黄垂武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一、概述本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79页第一课时的内容。众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和“平均数”的基础上,根据课标对小学数学内容新的要求,而安排的一种新的统计量的学习。教材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通过让学生所熟悉的一些情况,发现某个数出现的资料最多,从而抽象出众数的概念,再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众数意义的理解,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体会众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众数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基本情况。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具

2、体的情境展示,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2)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和众数的差别;(3)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4)对统计数据能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的,从而避免机械片面的解释,并能根据统计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经历求众数的过程,理解众数与平均数的区别;(2)体会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众数或平均数来反映一组数的特征的优势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教学是面

3、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开展的;2、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平均数的含义与计算方法,知道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特征的统计量;3、学生对隐含有关众数知识的事件极感兴趣;4、学生对一些抽象知识的建模能力还不强,尤其对于平均数与众数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到底在什么时候该用众数、什么时候用平均数来反映一组数的特征容易造成混淆。四、确定教学任务1、教学重点:理解众数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2、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的情景中、数学的活动中体会众数的实际意义。3、实现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组织具体情境、具体数据的分析等数学活动,学生经过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

4、逐步建构,逐步体会到这两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不同。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整节课按照“创设情境、引出众数理解意义、掌握方法分析对比、深化认识合理选择、解决问题课堂总结、评价反思”的流程进行的。主要运用的策略有:(1)自主学习策略:首先,把例题改为了员工的工资问题,让学生在“平均数”这个概念上产生认知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众数的必要性;之后安排了找三组数的众数,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在一组数据中,众数的个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2)情境迁移策略:在完成课标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巩固提高学生求众数以及选择正确统计量反映数据

5、的能力。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情境问题。如:售鞋问题、选拔舞蹈参赛人员、射击比赛等,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同时结合平均数进行对比,让学生初步感知众数与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知识点资源名称素材类型水平来源使用时间应用方式和作用1创设情境招聘广告文本视频感知体验开发下载分钟情景导入,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动机2认识众数工资表文本理解开发分钟提供事例,建立概念,认识众数3认识众数特点跳绳比赛成绩文本音频分析开发下载分钟举例验证,建立概念,知道众数的救法和特点4分析对比、深化认识

6、众数与平均数的区别联系售鞋数据、身高数据文本分析应用开发分钟演译原理,启发思维,分析理解众数与平均数的不同5合理选择,巩固应用根据比赛成绩选择选手文本应用开发3分钟设难置疑,引发思辩,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统计量资源内容描述说明1、创设招聘情境,一段wmv视频,长度约50秒,流量不超过98KB/S,主要内容是人才交流会的招聘场景的视频,保存在素材文件下,文件名为“招聘广告.wmv”;文本:“招聘广告因公司扩大规模,需要招聘工作人员,待遇优厚,月平均工资2500元,欢迎应聘。某公司人事处”保存在素材文件下,文件名为“招聘广告.txt”;背景图像:朦胧风景,大小534400,JPG图像,保存在素材文件下

7、,文件名为“背景.jpg”。2、文本:“某公司工作人员工资情况(表格)”,保存在素材文件下,名为“工资表.txt”。3、音频:两段wav声音:第一小段,长度2秒,大小616B,位速88kbps,保存在素材文件下,名为“单击.wav”;第二段,长度5秒,大小36.4KB,位速176kbps,保存在素材文件下,名为“风铃.wav”。4、文本一:“鞋店一周售出鞋子尺码记录表(表格)”保存在素材文件下,名为“售鞋问题.txt”;文本二:“某舞蹈小组要选10名同学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16个候选人的身高”保存在素材文件下,名为“身高数据.txt”。5、文本:“五年(3)班两位同学射击比赛成绩如下”保存在

8、素材文件下,名为“选手选拔.txt”。说明:1) 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 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3) 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图+文+声”,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4) 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5) 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6) 应用方式:该资源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它起什么作用?七、教学过程流程图学生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揭示课题:认识众数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众数。学生概括总结求众数的方法

9、与特点读题分析题意,独立试做分析数据,讨论交流众数的求法和特征教师巡视指导判断让哪位选手参赛学生讨论、交流出示问题众数与平均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思考问题全课总结、评价反思课件 出示射击比赛成绩课件 出示跳绳比赛成绩数据、售鞋问题及身高数据课件 员工月工资表用什么数代表数据比较好能否正确完成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是否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众数。1.众数的意义:出示一则“招聘启事”。招聘启事因公司扩大规模。现需招聘若干名业务员。本公司待遇优厚,月平均工资2500元,机不可失,欢迎应聘。 公司人事处师:王叔叔工作一个月后,发现实际领到的工资比招聘广告上的平均工资少的多,就去找人事部门

10、理论,人事部门向他出示了一份工资单。公司工资单人员员工1(技师)员工2(主管)员工3员工4员工5员工6员工7员工8员工9工资750051001500150015001500140013001200师:叔叔看了工资单后,就计算了员工的月平均工资,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平均工资吗?我们一起来帮忙算一算员工的月平均工资。学生计算。(意图:复习平均数的求法)反馈。师:你是如何计算的? 师:平均工资是2500元,那为什么大部分员工的工资都没有达到2500元呢?大家讨论讨论。用平均工资2500元代表大部分员工的工资水平合适吗?在这组数据中,你认为哪个数代表大多数员工月工资水平合适呢?师:概括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

11、数最多的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板书)师:读定义,再来看看工资表,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义?(课件演示)师:像平均数一样,众数是也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特点的统计量,众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设计意图:在应聘的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认识众数的必要性。在观察连公司员工工资这组数据的特点和给众数命名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和理解了众数的数学意义。在对“能不能用1500代表这家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的问题探讨的过程中,自然引出众数概念,并首次体会众数的统计意义会到了众数的统计。2.众数的特点1分钟跳绳比赛师:我们学校每年春季都要举行小型运动会,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是我校某五年级同学一分钟跳绳

12、比赛成绩。举行1分钟跳绳比赛,五(1)班、五(2)班、五(3)班6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五(1):120 105 150 150 186 150五(2):108 183 183 196 216 216五(3):126 157 169 198 224 215师:请你找出这三组数据的众数。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师:在找三组数据的众数的过程中,你对众数有什么新的认识?小结: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众数在生活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看。设计意图:教师借助1分钟跳绳的现实的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找寻、分析、归

13、纳的活动中主动获取了结论。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是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发现、不断发展的过程。(二)、理解意义、掌握方法售鞋问题师:某鞋店的一个售货员对店铺一个星期售出的鞋子尺码做了一个调查。 某家鞋店一周售鞋情况调查表404139394140414142414242404139424241413943393939434141404241师|:这个调查对他们下周的进货很有帮助。请同学们先整理一下这些数据,填入下表。尺码(cm)3940414243数量(双)师:观察表格中数据,如果你是这家鞋店的老板,你会怎样进货?你是怎样想的?师:41码的鞋子最多,所以要多进41码的鞋,同时也要根据销售情况合理配货。小

14、结:看来众数在生活中真有着不小的作用,在统计中我们要根据一组数据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统计量。下面接着往下看。设计意图:“售鞋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寻找众数的方法,学生从“假如你是鞋店经理,你会怎样进货”的活动中充分体会到了众数在生活中的另一层面的运用。初步感知众数的实际应用价值,使得新概念的教学起点低、落点增高。(三)、分析对比,深化认识某舞蹈小组要选10名同学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16个候选人的身高:(单位:厘米)133、152、144、152、147、152、148、152、151、133、152、152、149、152、145、152 (1)这组数据的众数是多少?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表示的意义是什么?(3)观察求出的众数和平均数,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适合?师:后来,两个身高133厘米的同学退出了候选人名单,新来了两个身高分别是145厘米和151厘米的同学,和原来相比,平均数和众数会变化吗?小结:看来在一组数据中的任何数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但众数有时不受个别数据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判断决策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和众数都可以反映数据的一些情况和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