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20951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又指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自1997年开场实行统账结合制度,即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制度,202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制度再次进展改革和完善。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城镇现行制度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敏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 目前世界上已有 140 个国家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这些国家的养老保险筹资形式看大体分为以下三种:一现收现付式筹资形式现收现付是由社会保险机构为已退休职工需支付退休养老金的总额进展社会筹资,即由

2、单位和在职职工个人或全部由单位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统筹费率缴纳保险费税。这种形式的主要优点是管理简单,能实现收入分配的代继转移,缺点是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经济不景气时的危机。二完全积累式筹资形式完全积累式的详细形式为个人帐户储存积累式, 从职工开场参加 工作起,根据规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率由单位雇主 和个人雇员缴纳保险费,记入个人帐户,作为长期积累的基金, 其所有权归个人。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按个人帐户积累总额包括本金和利息以年金方式逐月发给个人。这种形式能实现自我保障但是不具有再分配的功能且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三局部积累式筹资形式局部积累式是上述两种形式优势的结合。养老保险金分为社

3、会统筹局部和个人账户局部。社会统筹局部实行收付实现制,个人账户局部实行完全基金式。一方面对已经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继续实行现收现付筹资;另一方面对在职职工建立的一定比例的积累基金,为应付人口老龄化退休顶峰期预作准备。我国养老保险必须走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之路 我国养老保险应该选择怎样的筹资形式, 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和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必须借鉴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开展的成功经历,扬长避短,存利去弊,以建立起充满活力与活力的全新的养老保险筹资形式和新型的社会保险体系。第一, 我国养老保险不能走现收现付社会统筹的形式。 这是因为,实行这种形式,根本没有预算积累资金,而且随着我国

4、人口老龄化退休顶峰期日益迫近,城镇人口赡养率会急剧上升,统筹费率那么会“水涨船高”。第二,我国养老保险也不能采用完全积累的形式。假如实行这种形式,必然会遇到“双重负担”的困难,既要为已经退休人员筹资养老,又要为在职职工建立保险积累基金。这样高的费率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又不符合我国城镇职工的承受才能。第三,我国养老保险也不宜采用单一的社会统筹局部积累式, 而应该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局部积累筹资形式。到目前,在城镇职工的.社会养老基金管理方面,确立了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担保险费的原那么,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金管理形式。但目

5、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仍需完善。1.根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不利于根本养老基金的可持续筹集。2、个人账户无积累基金,“空账”运行。我国在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对隐性债务采取了先搞个人账户空账,再逐渐补实的设想。假如政府没有其他投入,仅仅靠企业和职工缴费是不能补实个人账户的。3、根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手段单一,抵御物价上涨的才能有限。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根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通过存入银行和购置国债来获取利息收入的方式来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的。理论证明,这种过于稳健的单一的投资方式很难获取高额的利息收入,难以到达保值的目的,更不用说增值。为了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就必须:1.由政府承当隐性债务,做实个人账户。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手段筹集社会统筹资金2、完善根本养老保险的筹集机制和执法力度。要实在地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3、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营运管理,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