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202180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小论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和培养。具体应做到以下四点:1、激发兴趣,开启创新思维。学习兴趣是开启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周长”这个概念时,我事先准备好一根线绳,用这根线绳去围正方形的四条边,然后,把绳子伸直,说明这段长度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用同样方法依次去测量各种图形的周长,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明白了围成一个

2、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然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索周长同长、宽之间的关系,最后列出关系式。通过教学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创新思维开启大门。2、创设情境,促进创新思维。亚里斯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具体说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材中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在

3、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深入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3、探索新知,培养创新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学生对未知的总是充满着好奇,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新知,学生不仅要知道怎么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在探究“为什么”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更好地理解掌握了新知,并且使自己通过实践活动,去探索,去发现新知识

4、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多给学生用眼看一看;动手摸一摸,算一算,拼一拼;用脑想一想;用嘴说一说,议一议的机会。让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再演示;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道理的,教师绝不再“多嘴”;凡是学生能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包办代替。让他们在尝试、探索、合作、讨论、交流中,逐渐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水平。4、质疑问难,训练创新思维。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疑问是智慧的窗口。“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问题是推动创新和学生去实践的原动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交流并大胆质疑。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要用单一的标准去束缚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允许多种答案的存在,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