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成语故事12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199414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成语故事1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五年级成语故事1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五年级成语故事1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五年级成语故事1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五年级成语故事1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成语故事1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成语故事12篇(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成语故事2篇五年级成语故事1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故事自相冲突,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理解这个故事包含的意思。 一、读三个成语故事,完成下列任务。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画诞生词,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词义。 ()抄写文中生字新词,并给生字注音。例:楚(c)国 难读的词语: 难写的词语: (温馨提示:文中田字格中的生字不仅要会读,还要求会写,文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要求会写,所要找的词基本是这两类生字组成的词。) ()重点词语我理解。(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2、 3、查资料,了解三个成语的出处及含义。并找一个你最感爱好的故事写一写。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成语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找一个你最感爱好的故事写一写。 : (学习建议: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要紧扣文章的中心,语言要精炼,内容要详细。) 1、小组内沟通难读难写的词,并选派同学上黑板板书并讲解。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小组互读课文,检查读书,并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全班听。 、再读故事自相冲突,谈谈对“矛”和“盾”的相识。 2、这个楚国人是如何为自己的“矛”和“盾”做广告的?什么是“夸口”?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楚国人“夸口”的地方?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夸口”的感觉吗? 3、“张口结舌”是什

3、么意思?“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产生什么状况呢?围观者说这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呢,试着读读。4、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你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又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温馨提示: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的内容要与故事的中心相符,不行泛泛而谈。)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划“”。 张牙舞爪(zzu)唬人( h) 俸禄(ln) 霎时间(shch) 戳穿(huchu) 腮帮(sis) 、比一比,再组词。 卖()壁()矛()已()买()碧()予()己() (学习建议:形近字组词,要多留意视察区分不同点,也可查字典解决) 3、写出下列词语

4、的近义词 推辞()坚实()滥竽充数() 锋利()霎时间()张口结舌() 1、接着熟读滥竽充数画龙点睛,边读边写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文中标注,如遇较难理解的地方可在旁边打上问号。 、查成语字典,理解成语中重点字的意思,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意思。 3、学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4、尝试背诵画龙点睛。 、了解滥竽充数两种比方意,并会用这两种意思造句。 作业评价:(业面:业绩:五年级成语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特别精彩。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澄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这漂亮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

5、头牛似乎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提示:比方对愚蠢的人讲深邃的道理,白费口舌。也用于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五年级成语故事3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主要由三个成语故事组成。成语故事短小、生动,富有教化意义,适合儿童阅读。让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包括的深刻道理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时留意:要加强朗读训练;要引到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阅历,感受成语故事中的形象,理解故事作包括的意思。 本篇课文教学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开一个成语故事会,讲讲自身所知道的成语故事。同时,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办一期关于成语故事的手抄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6、读课文。 、学会11个生字,绿线中的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 重点: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 对策:给学生充足自读课文的时间。 教学打算: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 谁来告知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今日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板书:8、成语故事)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 过渡:课文中

7、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方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打算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察指导。3.检查自学状况。(l)出示生字词。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简单读错,要提示大家留意。 “楚”、“戳”是翘舌音;“僧”、“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其次声,不能读成第三声。()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拆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身的腮帮,

8、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留意正音。三、指导书写四、支配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2.誊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时间允许的话,学完第一则成语故事)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2、凭借课文中详细的语言资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化。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重点: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方义。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括着的深刻道理。对策:赐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加成语学习的探究之中。 教学打算: 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 1、 词语。 2、 填字成词。 自相()盾 画龙点( ) ( )(

9、)充数 张口( )舌 二、精读自相冲突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探讨:“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你能说说“自相冲突”的意思吗? 、联系实际说说自身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四周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

10、得到了和他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尽然得到了和他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读出什么语气?(读出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很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自学画龙点睛 1、让学生自身阅读这则成语故事,想想:自身读了以后会有什么想法? 、学完之后,请学生沟通收获。相机探讨: (1)张僧繇画龙为什么不点睛?(2)后来问什么又给龙点上眼睛? (3

11、)结果怎样? (4)沟通、朗读: 描写点睛前龙的逼真形态的语句。 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而去的句子。 ()自由朗读。体会张僧繇画龙技艺的超群。 ()考虑: 张僧繇画的龙真的腾空而去,游客会说些什么呢?(在想象探讨中,说话训练中领悟故事的寓意) 3、再读课文。读出感情改变。 惊奇不信佩服四、背诵课文。 五、作业。 、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背诵画龙点睛 3、找寻其他的成语故事,打算下次沟通。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能详细说说“自相冲突”、“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在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形象地感知寓意。 、沟通其他的一些成语故事,并且谈谈自身的感受。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重点、难点:扣住成

12、语故事中精辟的内涵,会用典型的事例来加以诠释。 对策: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教学打算:学生事先的资料打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默写词语: 腾空 墙角 张口结舌 自相冲突 逼真 神韵画龙点睛 惊羡不已 二、再谈成语故事 1、上次学习的三个成语故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读了以后获得了哪些启发? 2、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请大家来沟通一下。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启发、沟通。指名沟通,点评。 三、成语故事会 1、昨天让学生进行了成语故事的搜集,大家打算好了吗?2、请在小组中先沟通一下,然后请代表上台来讲。 3、谈谈其中某个成语故事带给你的考虑。 和:成语故事退避三舍风声鹤唳按图索骥

13、守株待兔 如火如荼 望梅止渴望洋兴叹 掩耳盗铃 心中有数 唇亡齿寒 闻鸡起舞 指鹿为马 不学无术鸡鸣狗盗抱薪救火 梁上君子草木皆兵 夜郎自大 盲人摸象 庖丁解牛 板书设计: 拆穿 自相冲突:夸口 矛 -盾 张口结舌 戳不穿 滥竽充数:总是 一样的俸禄 装 不要而要 溜 画龙点睛: 惊奇不信佩服 教学反思:五年级成语故事4教学目标: 1、学问实力目标: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伯牙和子期深厚的友情,受到教化,珍惜自己身边的友情。 教学的重、难点:重点: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友情的珍贵

14、,知音的难寻。难点: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现的挚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课前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法和学法: 课堂是师生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学生在一起彼此对话、畅想、交融、共享,尽情享受成长的欢乐。高山流水一课,是个动人的传闻,语言美丽,情感真挚,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爱好,适于学生独立阅读实力的培育。在学习方法上,以自读自悟,读文悟情为主,小组合作沟通探究感受为辅。而老师是学习的组织引导者。教学时,应遵循阅读课文的特点,努力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用激励性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思维,来推动课堂深化,让学生从故事中品尝出友情的真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因为在第一课时,我已经给学生们观赏了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我在还没上课的时候,播放曲子等待铃声。上课起先就从乐曲入手引出俞伯牙。紧接着,我出示了文中的一些四字词语,让学生读,并且带入“伯牙在一个的夜晚,弹起了高山流水。当他弹到志在高山时,子期 道:“真妙啊!我望见了 的泰山!”当他奏起了志在流水时,子期 的说:“真妙,我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