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温控措施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19934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温控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混凝土温控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混凝土温控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混凝土温控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混凝土温控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温控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温控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温度控制1概述温控措施要求(2) 常温混凝土为低温季节不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自然温度混凝土,也称自然入仓温度混凝土;预冷混凝土为高温季节或较高温季节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低温混凝土。(3) 应根据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气温资料、施工方法等及设计允许最高温度推算出浇筑块所需的浇筑温度及出机口温度,并建立相应的关系,报监理人审批后执行。4月及10月浇筑贴坡混凝土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需达到7?10C,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12?14C。(4) 为减少预冷混凝土温度回升,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和仓面浇筑坯覆盖前的暴露时间,混凝土运输机具应加保温设施,并减少转运次数,使预冷混凝土自出机口至仓面浇筑坯被覆盖前

2、的温度满足浇筑温度要求。合理的层厚及间歇期(1)混凝土浇筑分层按设计要求进行,贴坡混凝土浇筑层厚一般采用1.5?2m,加高混凝土浇筑层厚采用2?3m。若需变动,应经监理人书面批准。大体积混凝土层间间歇应满足表15-的要求,墩、墙浇筑层厚3?4m,层间间歇时间4?9天。表15-7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层间间歇时间单位:天注:低温季节浇筑取下限值层厚(m)月份12?23?5、9?116?81.53?64?75?82.05?86?97?93.06?97?107?10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施工进度要求和有关层厚及间歇期要求,规划好各部位混凝土浇筑具体层厚及间歇期。(3) 对施工计划中预计为长间歇停浇面,应在仓面

3、布设防裂钢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进度主体建筑物施工程序和进度安排,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 混凝土在设计规定的间歇期内连续均匀上升,不得出现薄层长间歇。(2) 贴坡混凝土安排在10月至次年4月施工。(3) 贴坡混凝土相邻坝段之间高差不宜大于4?6m。混凝土表面保护(1)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满足以上温控要求外,还应满足表面保护要求。(2) 应根据设计表面保护标准确定不同部位、不同条件的表面保温要求。尤其应重视基础约束区,贴坡部位及其它重要结构部位的表面保护。应重视防止气温骤降及寒潮的冲击。所有混凝土工程在最终验收之前,还必须加以维护及保护,以防损坏。浇筑块的棱角和突出部分应加强保护。各部位主要保温

4、要求如下:1)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应选择保温效果好且便于施工的材料,保温后表面等效放热系数:一般部位混凝土益2.0?3.0w/m2?;对永久暴露面、棱角部位、溢流面、闸墩等重要部位益1.5?2.0w/m2?。2) 对于除过流部位之外的新浇混凝土上、下游永久暴露面,浇完拆模后立即设施工期的永久保温层。施工期的永久保温指保温至本标工程完工前。值取15.14.5.5(2)1中下限值。3) 每年入秋(9月底),应将竖井、廊道及其他所有孔洞进出口进行封堵。4)当日平均气温在2?3天内连续下降超过(含等于)6?时,28天龄期内混凝土表面(顶、侧面)必须进行表面保温保护。值取15.14.5.5(2)1)中上

5、限值。5)低温季节如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9C以及气温骤降期间,须在拆模后立即采取表面保护措施。6) 当气温降到冰点以下,龄期短于7天的混凝土应覆盖满足要求的保温材料作为临时保护层。7) 应采用耐久性较好的保温材料作为施工期的永久性保温措施。8) 应在投标文件中,作出详细的保温设计。在混凝土开始浇筑前,应将选用的保温材料、保温措施报监理人批准。其它所有混凝土冬季浇筑时浇筑温度不得低于5C。当外界气温低于低温季节标准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冬季混凝土施工要求。(1) 各部位混凝土浇筑时,如果已入仓的混凝土浇筑温度不能满足有关要求时,应立即通知监理人,根据监理人指示进行处理,并立即采取有效

6、措施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通水冷却一般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2个月应制订通水冷却有关材料、管道安装及埋设系统配制、施工工艺等报监理人审批;在每年6月份以前将本年9月至次年3月的中、后期通水冷却供水总、干管布置设计文件及冷却通水计划等报监理人审批。15.14.6.1 冷却水管布置(1) 埋设部位:需要进行接缝灌浆的临时施工缝两侧坝体部位、大坝所有贴坡混凝土部位以及有中期通水冷却要求的加高部位均需埋设冷却水管,冷却水管采用1英寸(直径2.54cm)黑铁管,也可采用塑料、高密聚乙烯类管(2)承包人应在各仓冷却水管埋设前2个月向监理人递交冷却水管、供水管的材料类型、制造厂家及各仓冷却水管埋设图等资料报监理人

7、批准后执行。冷却水管埋设时应作好施工记录。(3)冷却水管及供水管的规格、类型、间距长度等应满足坝体设计最高允许温度、填塘陡坡通水降温及坝体初、中、后期通水降温各项要求,并报监理人批准。(4)冷却水管的布置要求1)供水管按两套布置,在坝外布置进回水交换设施,以满足通水冷却的要求,制冷水应考虑回收。2)供水管布置应自成系统,冷却通水供水管的布置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廊道布置,避免相互干扰,如现场施工条件限制需要穿过其它标段时,承包人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承包各方应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如引起纠纷由监理人协商解决。3)贴坡部位的蛇形水管一般按1.5m(浇筑层厚)2.0m冰管间距)或者2.0m

8、(浇筑层厚)xi.5m(水管间距)布置,埋设时要求水管距上游老混凝土1.0m、距下游坝面2.5m?3.0m,水管距接缝面、坝内孔洞周边1.0?1.5m。对仅有中期通水的大坝加高混凝土,蛇形水管一般按2.0m(浇筑层厚)2.0m(水管间距)布置,埋设时要求距接缝面、坝内孔洞周边的距离与贴坡部位埋设的蛇形水管相同,距上游面2.0m?2.5m,距坝顶的距离控制在3?5m,通水单根水管长度不宜大于250m。坝内蛇形水管按接缝灌浆分区范围结合坝体通水计划就近引入廊道。引入廊道的水管应排列有序,作好标记记录。应注意引入廊道的水管布置不得过于集中,以免混凝土局部超冷,引入廊道的水管间距一般不小于1m、距廊道

9、底板50?100cm。管口应朝下弯,管口长度不应小于15cm,并对管口妥善保护,防止堵塞。(5)采用黑铁管作冷却水管时宜预先加工成弯管段和直管段两部分,在仓内拼装成蛇形管圈。埋设的冷却水管不能堵塞,并应固定和清除表面的鳞锈、油漆和油渍等物。管道的连接可用丝扣、法兰、鳞锈、油漆和油渍等物。管道的连接可用丝扣、法兰、焊接等方法,并应确保接头连接牢固,不得漏水。混凝土浇筑前和在浇筑过程中应对已安装好的冷却水管各进行一次通水检查,通水压力0.3?0.4MPa,如发现堵塞及漏水现象,应立即处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水管受损或堵塞。(6) 中、后期冷却通水前1个月应对埋设的冷却水管进行检查。对于

10、不通或微通的水管,承包人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要求处理至满足设计有关文件要求和使监理人认可为止。通水冷却(1)初期通水:贴坡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后一个月内进行初期通水将浇筑块温度降温至16?18C,对于高温季节采用预冷混凝土浇筑的加高部位坝体混凝土最高温度仍可能超过设计允许最高温度时应采取初期通水冷却削减混凝土最高温度,初期通水可采用水温10?12C的制冷水或水库低温水,在混凝土浇筑收仓后12小时内开始通水,黑铁管单根通水流量不小于18升/分,塑料水管单根通水流量不小于20升/分。(2) 中期通水:每年9月初开始对当年5?8月浇筑的加高部位混凝土、10月初开始对当年4月及9月浇筑的加高部位混凝

11、土、11月初开始对当年10月浇筑的加高部位混凝土进行中期通水冷却,削减混凝土内外温差。中期通水一般采用水库低温水进行,通水时间1.5?2.5个月,以混凝土块体温度达到20?22C为准,水管通水流量应达到20?25升/分。(3) 后期通水:需进行坝体接缝灌浆部位,在灌浆前,必须进行后期通水冷却,后期通水冷却要求如下:1) 承包人应根据坝体接缝灌浆进度和坝体温度计算确定各部位通水类别和通水时间,通水时间以坝体达到灌浆温度为准。2) 坝体应保证连续通水,坝体混凝土与冷却水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25C,控制坝体降温速度不大于1C/天。水管通水量通制冷水时黑铁管不小于18升/分,塑料水管不小于20升/

12、分,通江水时应达到20?25升/分。3)坝体通水冷却后的温度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坝体接缝灌浆温度控制坝体实际接缝灌浆温度与设计接缝灌浆温度的差值在+1c和-2C范围内,应避免较大的超温和超冷。坝体温度主要考虑控制四个环节,即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控制、内外温差控制、接缝灌浆前温度控制等。混凝土浇筑温度主要由拌和厂制冷设施和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主要由混凝土配合比、浇筑层厚、层间间歇期及一期冷却措施进行控制;内外温差由中期通水冷却控制;接缝灌浆前温度主要由后期通水冷却措施进行控制。(一)凝土浇筑温度控制(1)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4、5、9、10月生产710c混凝土,

13、68月生产14C混凝土;4月及10月浇筑贴坡混凝土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需达到7?10C,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12?14c。(2)高温季节施工时,混凝土运输机具采取遮阳保温措施,减少转运次数减少预冷混凝土温度回升,满足浇筑温度要求。尽可能避免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充分利用低温季节和高温季节早晚及夜间气温低的时段,加大浇筑强度。(3)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在仓面进行表面喷雾,降低仓面环境温度,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和降低水分蒸发损失,但水分不能过量,雾滴直径40卩m?801m,以防混凝土表面泛出水泥浆液。(4)高温季节浇筑时,避开高温时段,减小浇筑层厚,混凝土收仓后,采取流水养护直至上层混凝土开浇,避免

14、出现干湿交替;(5)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层厚和层间间歇时间。混凝土浇筑分层按设计要求进行,贴坡混凝土浇筑层厚一般采用1.5?2m加高混凝土浇筑层厚采用2?3m大体积混凝土层间间歇满足招标文件和其他有关规定要求,墩、墙浇筑层厚3?4m层间间歇时间4?9天。大体积二期混凝土部位,浇筑层厚按1.5?2.5m控制,对于门槽等结构尺寸较小的二期混凝土浇筑层厚为3?5m。(6)贴坡部位混凝土14月通水库32M处的低温水进行初期冷却,1012月通10C冷水进行初期冷却,通水时间按1520天考虑。加高部位混凝土912月通水库60M处的低温水进行中期冷却,通水时间按1.52.5个月考虑。(7) 为减少预冷混凝土温

15、度回升,严格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和仓面浇筑坯覆盖前的暴露时间,混凝土运输机具加保温设施,并减少转运次数,使预冷混凝土自出机口至仓面浇筑坯被覆盖前的温度满足浇筑温度要求。(8) 所有混凝土冬季浇筑时浇筑温度不得低于5C。当外界气温低于低温季节标准时,采取有效保温等温控措施满足冬季混凝土施工要求。2、混凝土最高温度控制(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掺加优质粉煤灰及高效缓凝减水剂,减少胶凝材料用量,降低水化热温升。(2)按设计要求分层,保证合理间歇时间。(3)高温季节在混凝土开始浇筑时即开始通水冷却,通水时间30天左右,通水流量20升/分,冷却水温度10?12C左右,每24h调换一次冷却水的方向。3、加强混凝土表面保护根据设计表面保护标准确定不同部位、不同条件的表面保温要求。尤其重视基础约束区,贴坡部位及其它重要结构部位的表面保温材料:保温材料选择聚苯乙烯保温材料。(1)等效放热系数控制:一般部位混凝土12.0?3.0w/m2?C;对永久暴露面、棱角部位、溢流面、闸墩等重要部位iw1.5?2.0w/m2?C。2)对于除过流部位之外的新浇混凝土上、下游永久暴露面,浇完拆模后立即设施工期的永久保温层。3)每年入秋(9月底),将竖井、廊道及其他所有孔洞进出口进行圭寸堵。4)当日平均气温在2?3天内连续下降超过(含等于)6C时,28天龄期内混凝土表面(顶、侧面)进行表面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