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工艺试验评估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197431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注桩工艺试验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钻孔灌注桩工艺试验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钻孔灌注桩工艺试验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钻孔灌注桩工艺试验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钻孔灌注桩工艺试验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工艺试验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工艺试验评估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连云港至镇江客运专线铁路工程LZZQ-7标段工艺性试验监理评估报告(钻孔灌注桩施工)编制:审核:批准: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连镇铁路监理站二 年 月一、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3、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3-)4、关于发布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三项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2号)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6、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7、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1-)()8、铁路混凝

2、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9、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13-)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160号)12、“关于发布客运专线铁路加强抗震设计技术要求的通知”(铁建设函338号)1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LZZQ-7标段钻孔桩工艺试验定在跨宁启铁路特大桥。标段起迄里程为:DK229+248.61DK245+291.17,标段全长16.043正线公里。含跨宁启铁路特大桥DK229+248.61DK245+291

3、.17段,淮扬联络线左线4.793km、淮扬联络线右线4.73km、淮泰联络线左线3.654km、淮泰联络右线4.21km。拟建桥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中部地区,地貌单元为里下河冲湖积平原,沿线地貌单元单一,地势平坦开阔,地形略有起伏,区间地形地貌以农田为主,地势低平,耕地地面标高2.06.5m,地面整体呈北低南高走势,鱼塘、水沟、水渠散布其中。本标段桥梁基础钻孔桩类型均为摩擦桩,桩基直径分别为1.0m、1.25m和2m。本次钻孔桩施工工艺性试验拟采用循环钻机成孔施工。本次试桩选择61号墩1#桩作为试验桩,桩径1.0m。2.2工程地质条件桥址范围内地形较平坦,地层主要为黏性土、粉土、砂性土。岩土

4、施工工程分级及物理力学参数综合土工试验、孔内测试等多种成果综合确定岩土层力学参数,参见下表:DK229+248.61DK236+486.44段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基本承载力(Kpa)钻孔桩桩周极限摩阻力fi(Kpa)岩石施工工程分级1素填土2杂填土3种植土21粉质黏土1504541粉土1303531淤泥质粉质粘土702511黏土1805522粉质黏土1505023粉质黏土1103542粉土1403524粉质黏土1605511黏土2006521粉质黏土1604541粉土1403512黏土2106542粉土1403522粉质黏土1606013黏土2207051-4粉砂2005524粉质黏土180605

5、2-4粉砂2005014黏土2406525粉质黏土1805553-4粉砂2005515黏土2207026粉质黏土1806554-4粉砂2004516黏土2206527粉质黏土2206555-4粉砂2006017黏土2206528粉质黏土2006518黏土22065DK236+486.44DK245+285.45段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基本承载力(Kpa)钻孔桩桩周极限摩阻力fi(Kpa)岩石施工工程分级1素填土2杂填土3种植土4淤泥41-2粉土903542-2粉土904031淤泥粉质黏土552021粉质黏土1103022粉质黏土1404523粉质黏土1204024粉质黏土1205043-2粉土140

6、4525粉质黏土1305544-2粉土1504851-3粉砂1505026粉质黏土1404552-3粉砂1555053-4粉砂1605527粉质黏土1454528粉质黏土1104021粉质黏土1505022粉质黏土1504023粉质黏土1203524粉质黏土1806025粉质黏土1806041-3粉土1455026粉质黏土1806011黏土1806512黏土2006513黏土2006527粉质黏土1605042-3粉土1705551-4粉砂2006014黏土20065141粉质黏土1504015黏土2006528粉质黏土1606552-4粉砂20055245粉质黏土1505029粉质黏土220

7、70291粉质黏土13045210粉质黏土2407053-4粉砂2006071-4粗砂280802.3水文地质特征(1)地表水:DK229+248.61DK236+486.44段场地附近存在的大型地表水体为西侧距离约6km的邵伯湖及邵关自灌总渠。邵伯湖为河道型湖泊,具有引、排、蓄、航等综合利用功能。邵关自灌总渠为大型人工河道,勘察期间测得水面标高4.64m,水深约34m,水流流速约0.5m/s,总渠两侧堤顶标高6.56.8m,堤顶为水泥路,水渠周边地面标高约22.5m。DK236+486.44 DK245+291.17段桥址区地表水发育,水网发达,沟渠纵横,跨越相对较大的河流有双陈河、邵仙河、

8、高水河、金湾河,用于通航、防洪排涝、水利灌溉,水位、流量受季节影响较大。(2)地下水:DK229+248.61DK236+486.44段桥址处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微承压水。第四纪地层中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21层、22层、23层粉质粘土层及41层、42层粉土中,测得稳定水位埋深范围值为0.302.50m。潜水水位受季节变化而变化,根据地区水温调查,潜水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在0.52.0m之间,历史最高水位埋深建议按室外场地整平标高下0.50m考虑。潜水主要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补给,以自然蒸发及侧向渗流为主要排泄途径。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41层、42层粉土、51-4、52-4、53-4、54-4及

9、55-4层粉砂层中,含水层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以侧向渗流为主要补给及排泄路径。DK236+486.44 DK245+291.17段桥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孔隙潜水赋存于上部填土、粉土、粉质粘土层中,主要接受地表径流及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径流滞缓,排泄方式主要蒸发、人工开采,底部砂层地下水具有弱承压性,地下水受季节变化影响大,地下水位年变幅在2.0左右,历史最高水位埋深按室外场地整平标高下0.50m考虑。勘察期间测得钻孔内地下水位埋深0.51.5m。(3)环境水土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判定:DK229+248.61DK236+486.44范围。在桥址采集的地下水送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后,根

10、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判定DK234+195DK235+652里程段地下水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其余位置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化学腐蚀性,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化学腐蚀性。氯盐作用等级无。外部环境变化易导致水体成分变化,施工时应加强对地下水侵蚀性的监测。DK236+486.44 DK245+291.17范围,在桥址采集的地下水送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后,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判定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无化学侵蚀,氯盐作用等级无。三、试桩目的及位置三、试桩目的及位置3.1试桩目的 (1)对设计地质进行验证,取得详细地质参数; (2)研究循

11、环钻机在钻孔施工中的适应能力及在各个地层中施工工效; (3)对已有的护壁技术进行验证,并得到护壁技术参数; (4)确定适于循环钻机钻孔的清孔方法;(5)研究钢筋笼保护层措施的可靠性和下设的最优方法;(6)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机械、人员配置方案;(7)验证钻孔桩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工艺的合理性;(8)确定循环钻机在不同地层的钻进速度。(9)验证首批混凝土的浇筑方量及混凝土浇筑完成所用时间。3.2试桩设计要求试桩桩长1.0m,试桩桩长60m,桩底标高-60.484,桩顶标高-0.484。桩身混泥土强度等级为水下C40混泥土。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成桩质量。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及时清孔,要求桩

12、底沉渣厚度200mm,桩身垂直度偏差控制不得超过1。施工时如发现地质情况不符及时通知勘探单位研究处理,必要时进行补勘。3.3试桩位置新三和港特大桥共有基础钻孔桩共计307根,其中1.25m桩12根,1.0m桩295根,本次试桩选择61号墩1桩作为试验桩,桩径1,0m。3.4试桩检测方法混泥土强度检测,超声波检测。四、执行国家、地方强制性条文及有关操作规范、验收标准等的情况,质量行为及质量责任履行情况连镇客运专线铁路工程土建七标在上海铁路局、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项目管理下,构建的规范、安全、保优质为目标。参建各方严格履行各自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责任。根据上海铁路监督局和上海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首次交底告知书的要求。进场后,监理站就监理规划和监理大纲中有关监理工作思路、方法、程序、措施向中铁十四局连镇铁路工程项目部进行交底。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相关文件的要求,本项目监理工作主要在完善自身整章建制的基础上,从施工单位组织体系、合同履约、经济手段、技术措施、管理过程控制着手,构建 “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以制度的执行,确保工程安全、质量、投资限额控制、节点工期控制目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