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196086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10生科2班的陈海霞,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和教学反思等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一、 教材分析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一节位于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是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之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实验,介绍叶片的结构以及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蒸腾作用及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过程。最后深入探讨绿色植物是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认识森林对促进水循环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2、。本章内容首先介绍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接着通过实验探究叶片的结构继而导出蒸腾作用这一新概念,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理性上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为第六章爱护植物 绿化祖国埋下伏笔。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就为学生有效学习本课节奠定了认知能力的基础,但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解读较多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层面,存在较多的认知局限,通过本课时的有效探究与学习,有助于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制定如

3、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和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蒸腾作用意义的学习,认同蒸腾作用对植物命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对绿色植物的爱护和对水资源的珍惜。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植物体叶片的结构 绿色植物是如何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难点:蒸腾作用的气孔开闭的机制五、教法与学法1、 教法依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实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问答法,CAI课件的使用,使得教

4、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并通过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营造平等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 学法实验探究法: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获得第一手的学习材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法:在学习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时,通过分组实验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 此外,这节课还涉及到一些物理和化学知识,初一的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在教学中对抽象原理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不要求学生掌握气孔关闭的原理,但要求学生能用科学的视角和态度来理解蒸腾作用。下面具体谈谈我的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内容,导入新课首先,每节课例行的重点就是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上

5、节课学习重点是花的结构,我在黑板上画出花的结构示意图,通过挖空的形式让学生回忆各部分的名称,通过口头引导,学生参与,共同复述植物的受精过程,最后问学生受精卵发育形成新植株的六大器官分别为什么,重点复习根的结构,说明植物主要是通过根尖来吸收水分的,导入新课2、循序渐进,共同探究,突破重难点归纳总结,思想升华学生知道了植物是通过根尖吸收水分之后,我进一步提问学生植物吸收的水分,又是如何在植物体内运输,安排学生阅读课本109页的观察与思考,并拿出课前准备的用红墨水浸泡过的芹菜茎,让学生观察形成直观的感知体验并给出合理的推断,最后我在倾听学生的推断基础上给予肯定和总结。3、创设情境,形成疑问通过展示一

6、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吸收200千克的水的及吸收的水分的去向情况示意表格,问学生剩下的98%的水分去哪里了,导出蒸腾作用这个新名词并转入叶片结构的探究。3、 总结课前探究结果讲解叶片各部分组成结构,如表皮、叶肉、叶脉,着重介绍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并以动画的形式呈现气孔开闭的过程,让学生形成动态的知识结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4、 在结构的基础上认同蒸腾作用对植物生命的意义了解了气孔开闭的原理之后,再通过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存在的普片现象如,“用塑料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口中吗”“炎热的夏天,一只手是干的,一只手是湿的,哪一只手感到凉爽”等常识性问题,升华到探讨植物蒸腾作用意

7、义,使这部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接受的知识5、 放宽视角,关注地球水循环从介绍蒸腾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上升到讲解蒸腾作用对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让学生形成爱护绿色植物,保护水资源等科学观念,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情感价值观基础。七、板书设计为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识记,我采用了提纲式的板书123七,作业布置基于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客观情况,我只布置课后题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于抽象,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微观结构,在实验课需要指导学生以降低实验观察难度,在实验课的基础上,理解蒸腾作用相对而言就不那么抽象,最后要注意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课程标准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准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