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194890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南朝诗两首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媚外联袂魅惑梦寐以求B愧怍 振作 作坊 门衰祚薄C衣衾 岖嵚 褰开 钦差大臣D豳歌 呦呦 悠然 利害攸关解析:选A。A.都读mi;B.“作坊”的“作”读zu,其他读zu;C.“褰”读qin,其他读qn;D.“豳”读bn,其他读yu。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褰开:揭开帷帘,打开窗子B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绪风:余风,指寒气C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无闷:无限的郁闷D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滞淫:久留解析:选C。“无闷”语出易经乾卦,诗中是用典,含义是“没有烦闷”。3下列诗句不是对

2、偶句的一项是()A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B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C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D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解析:选D。D项,不是对偶句,上下两句的词性不相同,也不相对。4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1)池塘生春草,_。(2)_,离群难处心。(3)潜虬媚幽姿,_。(4)薄霄愧云浮,_。(5)_,参差皆可见。(6)喧鸟覆春洲,_。答案:(1)园柳变鸣禽(2)索居易永久(3)飞鸿响远音(4)栖川怍渊沉(5)白日丽飞甍(6)杂英满芳甸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

3、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5“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紧扣“晚”“望”二字写夕阳美景,在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答:解析:抓住最精练、传神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答案:“绮”“练”两个字用得最好。通过这两个字,形象地道出了晚霞五彩缤纷的美妙景象和澄江的曲折及流水的清澈,一个是天上的云彩,一个是地上的小河,一个五彩斑斓,一个犹如白练,真是美妙绝伦。6“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两句在整首诗的结构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诗歌的内容作简要分析。答:解析:这两句诗处在诗歌的中间部分,可以考虑其是否具有过渡作用。答案:“去矣”两句,承上启下,由上文的状

4、物写景转为下文的直抒胸臆,由惋惜将不得不离开鸟语花香景美的京邑,切入诗人对昔日家乡欢宴的美好忆念,转笔自然。7古人评价诗歌,常用“诗眼”一词。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答:解析:“诗眼”有两种:一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二是一首诗中能揭示诗歌主旨的一个词或一句话。答案:这首诗的“诗眼”是“怅”字。这首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发的故乡之思,抒发了诗人去国怀乡的怅惘之情。而“怅”字正是这种情感的直接体现。(二)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810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5、8诗歌的开头两句属于什么描写手法?具有怎样的作用?答:解析:抓住这两句诗中的“起坐”二字可知是动作描写,“不能寐”“起坐”表达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忧思,为下面的抒情做了铺垫。答案:诗歌的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婉转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为下文的写景抒情做了铺垫。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解析:对诗人思想情感的把握,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关键诗句把握,根据诗中“不能寐”“起坐”“徘徊”“忧思”“伤心”等词语,简要分析即可。答案: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的情景,表达了孤独不安的忧思。诗歌通过描写诗人夜不能寐、起坐弹琴、徘徊户外等一系列举动和眼前所见之景,抒发了一种难以名状又难以排遣

6、的深沉忧思之情。10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起首,诗人就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孤冷凄清的夜境,诗人难以入睡,披衣起坐,弹琴来抒发心曲,这是从眼前的实景来写的。B诗人写月之明,风之清,正衬托了自己的高洁不群;写“薄帷”、写“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富有象征意味。C五、六两句,诗人着重从视觉的角度描写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既是诗人的眼前之物、眼前之景,又同时是诗人自我的象征。D在这首诗中,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具体说出来,而是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解析:选C。五、六两句,诗人着重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这里的景象未必

7、完全是实景。(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除夜有怀崔涂注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注】崔涂:字礼山,唐僖宗光启四年进士。终生漂泊,曾长期羁旅于四川和陕西一带。11天涯漂泊的诗人所写的诗句中常寄寓羁旅之愁。下列诗句不包含“羁旅之愁”的一项是()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B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解析:选A。A.是对朋友的劝慰,明朗豪迈。12试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乱山残雪夜”这句诗。答:答案:写山用一“乱”字,展现其杂乱的形态,借以写诗人

8、诸事纷杂的心态;写雪用一“残”字,既扣住了时令,又写出了残冬余寒未消,借以表现诗人心境的凄冷。三、语言表达13如今写微博已成为人们表达交流的快捷平台。有朋友在微博中表达了自己对古典诗词的见解,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句,就山水诗(或田园诗,或送别诗)作仿写,表达你对古典诗词的认识。要求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例句: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奇瑰而雄健,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答:解析:从所给的例句看,要先用一个恰当的比喻描述这种诗歌的特点,然后再举出这种诗歌常用的意象。答案:(示例)山水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优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14在下列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山水诗中的音乐,有很大一部分是民间渔夫、樵夫、采莲女子所唱的歌。这种音乐情调,比之于文人化的箫鼓琴瑟,_具一份天籁之美。_中国诗歌的根,大半在民歌中。诗经中那些“采薇采薇”“采采卷耳”的歌唱,便是远古农妇劳动场面的真实录音,具有简单而浓郁的韵味。中国诗歌的开端,便具有这样一种温润、明朗、素朴的农业人生的根源之美。_,后代写山水的诗人,_从山水中听到了渔歌樵歌,_犹如重新发现了那远古最珍贵的生命之音。解析:关联词语的使用,要依据语境与搭配;使用的目的是使语句的表意更加准确,句间关系更加清楚,强调的重点更加突出。答案:更因为所以一旦(只要)便(就)-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