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的生态意蕴与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194617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由意志的生态意蕴与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由意志的生态意蕴与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由意志的生态意蕴与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由意志的生态意蕴与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由意志的生态意蕴与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由意志的生态意蕴与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意志的生态意蕴与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由意志的生态意蕴与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摘 要:自由意志是道德责任的前提。老式伦理学仅仅局限于在人类自身及人与人之间探讨人的自由意志及责任与义务问题,因而对自然的生态道德责任几乎无从谈起。自由意志的存在源于人自身与其内在自然的和谐,它的实既有赖于人与外在自然的和谐,即自由意志的生成与发展必然与自然有关。要实现最后的意志自由必然是自然和谐的自由;自由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证成自由意志具有生态性,不仅为人类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提供了合法性理由,也为保护自然环境提供道德合理性和生态合法性,从而成为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基本。核心词:自由意志;生态道德;内在自然;外在自然;责任自

2、由意志一般理解为理性行动者按照自己欲望、意愿来选择做或不做某事的能力。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紧密有关,只有当我们的行动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意志的理性选择的时候,才干说自己对自己的行动负有责任。因此,自由意志是赋予人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是人承当道德责任的前提。由于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应当与不应当、义务与责任、善与恶等问题,就没有伦理学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老式伦理学探究的道德责任只限于人与人之间,作为其生成基本的自由意志孤立于与人相对立的自然界之外,在此视域内,人对非人类物种的生态道德责任几乎无从谈起。特别是现代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向度上,现代性将自由意志确觉得征服自然的意志,觉得人越是可以征服自然,越是

3、可以彰显人的意志自由。然而,生态危机的发生宣布了现代性所确认的支配和控制自然的自由意志的破产。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超过人际之间的伦理关系来探究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生态伦理学应运而生,它所提出的理念及生态伦理规范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获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目前的生态伦理研究,或以人的利益为生态伦理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或以自然物自身拥有的权利和内在价值为生态伦理学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没有将生态道德责任奠基于自由意志之上,其成果是未能遏制生态危机的持续蔓延。由于利益自身的合理性有待道德的确认,并且利益的主体仅限于人又容易导致人把自身之外的自然存在物和自然环境仅仅充当实现其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人类

4、生态道德责任的担当也就成了一句美丽的空话。而承认了自然存在物的权利和内在价值,同步就承认了这些权利的不可侵犯性,人在自然面前只能静观、无可作为,意志自由也就无从着落。由于没有人类对自然界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改造和运用,就不也许实现人的自由,也不也许有效推出人对自然应有的生态道德责任。自由意志是人与人之间道德责任与义务的前提条件,如果可以证成自由意志的存在其及发展与自然具有必然的有关性;可以证明自由意志具有生态的意蕴,那么,就能合乎逻辑地生成对自然的生态道德责任。而这需要我们从自由意志的源初意义上寻找突破口。一、自由意志的生态意蕴自由意志属于人的精神性的内容,是人之为人特有的标志。正是人的自由意志的

5、存在,才使得人成为有目的、不断完善自身的存在者。基于此特性,黑格尔觉得意志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即意志一方面是属于我的,另一方面我的单一意志又以承认她人的意志为前提,实现我的意志自由需要突破自我的特殊性和主观性,向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提高,即亦使她人的自由意志实现。自由意志具有单一性,即是属于具体的个人的,从而是有特殊性的,这种具有自我意识的单一的意志就是人格,而“人格一般涉及着权利能力。”146当我们说人人平等的时候重要指的就是人格权意义上的平等,是自由意志的平等,是人之为人意义上的平等,这种平等规定对自己及对她人的尊重。老式伦理学波及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应当与不应当正是奠基于人的自由意志之上,

6、即基于人的自由意志、人格权的平等规定合法合理地解决、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此,黑格尔觉得,“道德的观点是关系的观点、应然的观点或规定的观点。”1 应然的观点或规定的观点就是对行为有所规范,这是伦理道德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所在。老式伦理学重要是把人孤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来探究人的自由意志。而自然,在古希腊时期,意指事物按自身的本性充足显现自身,如亚里士德觉得,“自然是它原属的事物因本性(不是因偶性)而运动和静止的本源或因素。”2自然内在于事物之中,事物按自然本性而显现自身不仅意味着事物的生长和发展是有机性的和有生命的过程,并且还意味着这一过程是有目的的:正是“自然的本性指引种种有机过程趋向完善

7、,它规定了万物要达到它们预定的目的必须遵守的规范。”3古希腊“自然”概念的这种规范性特性使“它与近代自然概念有一种主线的区别,就是它并不是一种与人(人事)对立的概念,而是与人互补乃至共生的概念。人从它那里得到自己的目的与规范,而它又是人的一切行动的主线条件和最后根据。” 自然虽与人互补乃至共生,但是古希(现实)腊伦理学探究的内容只局限于人际之间,而与自然存在物无涉,至多波及到的是人的内在自然,规定的是对自然欲望的约束和控制。随着人的主体性的生成,近代的“自然”成了与人相对的概念,成了多种自然物总和的自然界。在此背景下,人类易于把自然界仅仅当作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对之承当道德责任与义

8、务的客体,也就是说,人离不开自然并不能推出人应当对自然讲道德。事实上,即便人是自然的一部份,人是自然存在物,也并不可以合乎逻辑地推论出人是道德存在物。”4只故意到自然具有本质的统一性,只故意识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及自由本质的实现离不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才干自觉承当对自然的生态道德责任。面对论证道德合理性的启蒙筹划的失败,面对这种启蒙筹划所导致的道德的碎片化,麦金太尔主张回到亚里士多德的老式,强调人生应当是一种整体,并且有一种至上的整体人生的目的来统领,否则我们的某些个别美德的观念必然总是部分的、不完全的。只有这种目的的存在,才可以通过构成整体人生的善而超越实践的有限利益 56-257。“人的

9、善的生活自身是单一的和统一的,由不同层级统合而成。”51亚里士多德有关美德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想给现代人类重要的启示。特别是面对以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为意志自由体现的现代性所导致的自然环境的恶化,解除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关系,我们需要回归自然的源初意义,使事物按其本性充足显示自身;对于人而言,还需要遵守自然的规范意义,使自己及自然事物向真、善、美统一的方向发展。同样也需要借鉴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思想,从而对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有对的的把握,进而对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自由意志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与自然和谐的善良意志。与自然和谐的自由意志的合理辩证发展的生成进路,离不开人自身与其内在自然的和谐及人与外在自然

10、的和谐。(一)内在自然:自由意志的生存之基人有无自由意志?自由意志的载体是何物?这是古往今来伦理学、法学等学科领域不断研究的常新话题,具体体现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争,并进一步体现为相容论与不相容论之战。事实上,不管是采用何种立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人的自由意志问题,由于“自由意志的意义并不完全来自于我们对道德责任的关注,而是在更深的层次上与人的尊严和我们的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6正是由于自由意志的存在,才有个体的自主性,才干通过努力塑造与众不同的个性自我,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康德就是在此意义上强调自我管理和自我立法,使自己成为道德命运的主人。可以说,对自由意志的理解其实也就是对自我的

11、理解,“我是什么”的追问离不开对自由意志的解读。当黑格尔把意志当作是特殊的思维方式,即意志不仅仅是欲望和行动,并且还可以把握对象的本质和普遍性,就是看出人拥有自由意志的重要意义,“人之异于动物就由于她有思维,”112 既然意志属于特殊的思维,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说,人之异于动物就在于她拥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存在的前提(或载体) 是人的物质身体。物质身体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保证人的物质身体是自然的、生理是健康的状况下,如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没有受到损害或损伤(如没有成为植物人),人才可以正常地进行身体感知活动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活动,才干保障自由意志的形成有其物质基本。马克思说:“人直

12、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并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同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99也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由意志又是人的脑的机能,其生成离不开自然。而人既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又是受动的、受限制的存在物,这重要归因于人的自由意志。意志的本性即去做的冲动和欲望,并且可以结识对象的本质和普遍性,这种能动性和积极性规定对人的内在自然有更高的规定,不仅规定可以按自然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发展,并且规定这种发展是和谐、统一与合理的。由于人的欲望与冲动是无边的,种类凡多的

13、,但并不都是合理的,任凭欲望与冲动做事并不就是自由,“一般的人当她可觉得所欲为时就信觉得自己是自由的,但她的不自由正好就在任性中。”17只有用理性来引导和控制人的自然感性欲望,驾驭这些自然性规定并能超越它们,从而保证人的心理也是健康的才干使人保持身心的和谐;从而不是把自身仅当成工具、对象来看待,而是身体的各个构成部分构成的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自身与内在自然的和谐投射于外即是追求自由意志可以沿着合理的方向发展,通过约束、限制或者制止自己的行为,致力于实现自身意志与她人意志、自由意志与外在自然的和谐。(二)外在自然:自由意志的具体定在人既然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她就必须借用外界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来体

14、现自己的生命和确认自己的本质,“一种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与自然界的生活。”7105人与内在自然和谐相处,不被欲望所束缚,固然体现了人之为人而异于动物的本质,但人的本质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由于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个体,她需要在外在自然中进一步确立她的本质,即人类通过改造客观自然世界的活动使自然作为对象性的人体现人之为人的特性,人也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完善自身,最后实现自由的本质。这源于意志是自由的,它不断追求自身的解放,并具有把获得的普遍本质实现出来的冲动,从而它不会满足于停留在自身内部,不会满足于仅仅是抽象的自由、理念的自由,它要从自身走出来,通过与外在

15、自然的联系,增添具体的内容。如需要对物的占有、对自然必然性的结识,从而可以运用自然和改造客观世界来实现自由意志的具体定在。固然这种具体定在并不是通过对自然物的掠夺和占有来体现,而是通过人的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德与福的一致,同步自然界可以保持着它的整体、稳定,并且更加美丽与和谐来体现。人的自由意志的的实既有赖于人可以对的地结识自然,合理地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706一方面,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自然界一方面是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它给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发展资料,如此也就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运用与被运用的实践关系。另一方面

16、,无机自然界也是人精神生活的基本,人可以超越自身利益的狭隘性,以整体的、有机的方式去考察自然,结识到自然界不只对人有用,尚有其她多样性的价值,从而可以在运用自然维持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同步对自然讲道德。也就是说,承认自然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有其应有的“生态位”,人类应当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本上保护自然、养育自然,维护整个系统的完整、稳定、有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自由意志对自然必然性的结识是实现自由之路的一种环节,同步也是需要扬弃的环节,由于结识自然必然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通过把自然纳入自身,从而增添丰富的具体内容,并在此基本上超越对自然的运用关系,结识到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性,人自由与自然自由的共在性,从而在自然和谐基本上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即自由,这是意志自由的外在显现,亦是自由意志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二、生态的自由意志:生态道德责任的生成基本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现代人把自由意志仅仅理解为征服自然和控制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