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节税术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19399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苹果公司节税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苹果公司节税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苹果公司节税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苹果公司节税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苹果公司节税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苹果公司节税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苹果公司节税术作者:暂无 来源:经理人 2013年第7期提起苹果公司,人们想到的是开发产品天才、创新商业模式天才,但没想到它也是避税天 才。在重塑多种产业、刺激经济增长、满足顾客胃口的同时,苹果公司也发明了各种旨在钻税 收制度空子的企业战略。 文 / 黄俊铭2012财年,苹果公司的营收达1565亿美元,按照美国税法的规定,对于苹果这种年营收 规模超过1833.33万美元的公司,大部分的营收应适用35%的联邦税率。而现实是,苹果公司 的综合税率仅为22%,远低于联邦税率。即便是在高科技公司当中,税负率也处于下游。很显 然,苹果公司的缴税没有与营收成正比。那么苹果公司是怎么做到的呢?美国境内:硬件

2、销售税负亦能规避首先,苹果公司在美国境内,利用各州间不同的税率,设置了一套避税策略。苹果公司的总部位于加州的库比提诺(Cupertino),管理现金的部门却不在总部。随着苹 果公司的银行余额和股价节节攀升,2006年,其管理层在总部200英里之外的内华达州雷诺市 设立了一个名为Braeburn Capital的子公司,负责接收并投放公司利润,通过它来管理公司现 金。Braeburn的办公室十分简陋,仅有几张桌子和几台电脑设备,很难想像这就是苹果公司 “管钱”的地方。作为目前全球盈利最牛的高科技公司,苹果公司并不在雷诺市设计iPhone,也没有把自己 的售后服务中心设在这个城市。iPhone的生

3、产基地,更不用说了,远在地球的另一边。那么,设置雷诺市的分支机构有什么用处吗?加州稅率为8.84%,倘若Braeburn公司设在苹果公司总部,也就是加州的库比提诺,公司 就得为其在国内的收益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内华达州并不征收企业所得税,也没有资本收 益税。说到这份上,答案很明显了。Braeburn公司还为苹果公司提供了削减他州(包括佛罗里达、新泽西和新墨西哥在内)稅 额的情况。在美国,一旦有人购买了 iPhone、iPad或是其他苹果产品,部分的销售利润通常会被存入 Braeburn公司账户,然后又会被投放到股票、债券等理财产品当中。等到此类投资产生利润的 时候,这部分的利润就不受加州稅政

4、当局的监管,因为Braeburn是一家内华达公司(如图一)。苹果公司通过在国内跨州建立一个小小的子公司,实现了企业战略当中的一个核心目标: 躲掉了加州和其他20个州需要课征的上亿美元税负。“Braeburn ”是一种苹果的名字,这种苹果又甜又酸。或者苹果公司是想告诉人们,这样 避税我吃起来很甜,但你们看着只有酸的份了。美国境外:知识产权交易的腾挪截至2012年9月30日的2012财年,苹果公司在美国之外获得利润368亿美元,而为其缴 纳的企业所得税仅为 7.13 亿美元,也就是说,苹果公司在美国以外的盈利所得税率仅为 1.9% 其2011财年的国外市场利润为240亿美元,所得税率也仅为2.5%

5、。相比较,税率低得难以想 像。苹果公司的财务报告显示,税前收入的利润有百分之七十被算在海外分公司账上。苹果公 司把大部分的制造和组装业务包给了海外公司,大多数的管理人员、产品设计师、营销人员、 普通员工、研发部门和零售店却在美国。合理推测便是,苹果公司的绝大部分利润也应该来自 美国。这笔利润动辄就是数百亿美元,怎么规避利润的税负,成为苹果公司会计设置的重点了。尽管产品在美国,但收入不在美国,就不需要在美国纳税。每一年,苹果公司都会通过钻 各国的法律空子,来减少其来自世界各地的税单。避税的大头,当属苹果公司在境外低税区设 立的分支机构了,这些机构分布于爱尔兰、荷兰、卢森堡以及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

6、有些比雷 诺市的子公司更简陋,甚至是一个信箱或是一间匿名办公室。 卢森堡的“软件减负”苹果公司是硬件大户,同时也是软件大户。硬件销售要有归属地,但软件买卖却在互联网, 苹果就是利用软件的这个特点来设计避税方法。苹果公司在卢森堡有一家名为iTunes公司的子公司,该公司只有几十名员工。该公司存在 的外部证据只有一条,那便是一个信箱,信箱上搭着一张写有“ iTunes公司”字样的纸片。卢森堡承诺对苹果等高科技公司的收入实行低税政策,只要他们把相关的交易搬到卢森堡 就行。苹果在卢森堡开公司,图的是优惠的税收政策,下载的产品跟拖拉机或者钢铁不同,并 不是能够触摸的实物,这一来,你的电脑在法国还是英国都

7、无所谓。只要你是从卢森堡买的,这事儿就只跟卢森堡有关系了。一旦欧洲、非洲或者中东,兴许 还包括其他一些地方的顾客下载了歌曲、电视节目或者应用软件,相关的销售收入就会被记在 iTunes公司名下。这一来,本应属于英国、法国、美国以及其他数十个国家的税入就流到了卢森堡,只不过 稅率就有了折扣。iTunes公司2011年的销售收入超过1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iTunes全球销 售额的20%。通过这个软件销售的方式,苹果无形中节省了大量的税负。其实,卢森堡的软件销售避税 只是冰山一角,因为一个简单的子公司,并不能满足其庞大的销售额,苹果公司还有更厉害的 招数。 爱尔兰荷兰三文治:知识产权交易苹果公司还通

8、过爱尔兰和荷兰的分支机构,把利润转入加勒比海地区,由此成为了所谓 “Double Irish With a Dutch Sandwich”,按字面的理解是“爱尔兰面包片荷兰夹心三明 治”,主要是在两家爱尔兰子公司和一家荷兰子公司之间腾挪,就像两片面包夹着一片奶酪的 三明治。“爱尔兰荷兰三文治”是苹果的全球避税策略,这亦令其成为会计手段避税的先驱之第一步,注册销售公司。为吸引投资,解决就业,爱尔兰的企业所得税非常低,只有12.5%,远低于美国和其他欧 盟国家。苹果在爱尔兰设立苹果国际销售公司(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下称“爱尔兰销 售公司”),负责接收除了美国以外地区

9、的所有销售收入,享受爱尔兰的低税率。在爱尔兰有销售公司,是为了方便销售,但相比一些“避税天堂”,爱尔兰的所得税还是 高,为了尽量地少缴所得税,苹果公司得把营收转移到避税天堂去,才能最大程度地少缴所得 税。爱尔兰恰好又提供了向避税天堂转移营收的独特通道。第二步,设立运营公司。根据爱尔兰独特的税法,即使是在爱尔兰注册的公司,只要其母公司或总部设在外国,就 被认定为外国公司。于是,苹果在爱尔兰又设立了一家苹果国际运营公司(Apple Operations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下称“爱尔兰运营公司”) ,其总部则设立在著名的避税天堂加勒比群岛。由于爱尔兰运营公司是外国

10、公司,它把收入汇到总部不需要向爱尔兰缴税,几乎是零成本, 这就是所谓的“第二片面包”。苹果公司把两家爱尔兰子公司的部分所有权,交给了加勒比群岛上的鲍德温控股无限公司 (Baldwin Holdings Unlimited)。鲍德温控股公司没有登记在册的办公地点和电话号码,登记 在册的仅有一名管理人员是苹果的首席财务官彼得奥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而奥本 海默居住和工作的地点都是美国的库比提诺。“鲍德温”也是一种苹果,以不易变质、适于转 运闻名,或者这就象征着苹果避税的坚韧性。随着运作的熟悉,苹果公司对爱尔兰分支机构进行了重组,最后把它们变成了几乎不需要 披露任何财务信息的

11、无限公司。第三步,增添转移跳板。廉价的收银机已经设好,通向避税天堂的渠道也已开通,现在要考虑的是,怎么把爱尔兰 销售公司的销售收入便宜地转到爱尔兰运营公司。直接转,要缴爱尔兰所得税,划不来。好在 欧洲的另一个国家,能够为这个关键的转移提供跳板,那就是荷兰。苹果在荷兰设有一家子公司一苹果欧洲运营公司(Apple Opera tions Europe,下称“荷兰 运营公司”)。与爱尔兰不同,荷兰税法以公司注册地而不是总部所在地来认定公司的国籍, 所以苹果在爱尔兰与荷兰的 3 家子公司,在荷兰都被认定为欧盟的公司。爱尔兰和荷兰都规定 欧盟成员国公司之间的交易,免缴所得税。最后,由于爱尔兰与欧洲各国签

12、有协议,苹果公司还能够在不缴纳任何税费的情况下,取 道荷兰(也就是所谓的“荷兰夹心”)将部分利润转往他处。这样一来,税政当局基本无法察 知这些利润的存在以及需要征收的税额。第四步,知识产权交易。现在的问题是:在这3家关联公司之间,并不存在实际的销售活动,怎样实现交易呢? 苹果选择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很值钱的交易品来充当转移收入的媒介一知识产权。 当美国以外的苹果用户点击购买音乐或者软件的时候,苹果美国公司就把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资产转移到爱尔兰运营公司,也就是iPhone、iPad等硬件终端和iTunes等软件所提供的服务, 用户所支付的现金则进入爱尔兰销售公司的账户。实现这一销售必须用到

13、苹果的知识产权资产,因此爱尔兰销售公司就“需要”向爱尔兰运 营公司支付知识产权专利使用费。爱尔兰销售公司通过荷兰运营公司的中转,将销售收入以专 利使用费的名义转到爱尔兰运营公司,最终转到加勒比群岛上的总部(如图二)。钱一旦进入避税天堂,就无法再被监管机构监控到。在整个收入转移的过程中,只需要缴 纳荷兰低廉的交易税和爱尔兰部分低廉的所得税。 三文治后续:专利权转移 耗费如此大的心思来避税,这个“爱尔兰荷兰三文治”还远远不止单纯销售软件这么简单。 这个结构不单单为当下,还为预期产生的现金流避税,充当这个角色的就是专利权了。第一步,苹果公司的母公司将初始研发的专利,转移到爱尔兰运营公司。从目前的趋势

14、来 讲,苹果公司能够越来越早预估哪些专利权前景巨大,并将这些早期的专利权先转移到爱尔兰 运营公司。早期的专利权在估值的时候会比较低,因此课税会比较少。如果这项专利一旦大卖之后, 再进行转移的话,缴税额难免是个天价。这样的目的,主要是出于税率的考虑。第二步,将专利权转移到爱尔兰运营公司,爱尔兰运营公司需要进行所谓的“buy-in payme nt ”(采购付款)以进行联合开发。简单来讲,“buy-in paymen t”就是爱尔兰运营公司 支付给母公司一部分该专利的对价,来换取联合开发的权利,对价的估值是以母公司对该项专 利的所有权作为计算基准。第三步,进入了 cost-sharing arra

15、ngement (成本分摊安排)。名义上讲,苹果母公司和 爱尔兰运营公司联合负担成本,但主要还是出于节税的考虑。如果没有cost-sharing arrangement的话,爱尔兰运营公司在运用到这些专利技术的时候, 是需要向母公司申请授权,因此这就产生了一笔权利金,权利金需要按照20%课税。另外,爱 尔兰运营公司将权利金交给母公司的时候,母公司又拥有了一笔收入,该收入按照加州的法律, 公司所得税会征收35% 。Cost-sharing arrangement 解决了上述所说的课税问题。这种安排方式,使得母公司不是 直接将专利卖给爱尔兰运营公司,而是两者通过联合开发的模式实现专利转移的目的。完

16、成三个步骤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爱尔兰运营公司将专利授权给爱尔兰销售公司,由 爱尔兰销售公司自己,或者委托其他公司生产和制造出相关的软件产品,之后这些成品就会被 销往欧洲、亚洲以及世界各地。在爱尔兰的本地法律来看,这是一个爱尔兰公司(爱尔兰销售公司)付授权金给加勒比群 岛公司(爱尔兰运营公司)以获得专利使用的行为。爱尔兰销售公司的收入会按照12.5%进行 课税,而付给爱尔兰运营公司的权利金,能够作为交易成本抵掉一部分收入,按照这些避税天 堂的标准来课税,甚至是0%。这样的架构,对于爱尔兰运营公司和爱尔兰销售公司之间的授权费用,美国税务监管无法 对其征税。到了这一步骤,发现没有?又重新回到“爱尔兰荷兰三文治”的销售起点了。其实 这个专利权的转移,也是“爱尔兰荷兰三文治”设立的原因和目的之一。本文选自第96期公司金融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