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阅读训练精编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192903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阅读训练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阅读训练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阅读训练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阅读训练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阅读训练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阅读训练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阅读训练精编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的阅读训练练习:一、阅读,填空(一)、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二自然段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仅曾母暗沙, 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1、课文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2、文章从()、()、()三方面介绍了南沙的物产丰富。3、“用之不竭”中“竭”的意思是 ( ),“用之不竭”形容南沙的海洋动力 ( )。我还能从文中()、()、( )读出南沙物产丰富。4、南沙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如( );南沙蕴藏这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如( );南沙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如(

2、 )。(二)、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三自然段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 连浪涛都是美的, 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1、这段话是围绕()来写的。2、这段话中,作者将天比作( ),将海比作( ),从中可以看出天的蓝和谁的绿;从( )可以体会水天一色,融为一体的蔚为壮观的景象;从( )可以想象龙虾穿梭、燕鱼飞跃、海龟漫游的有趣情景;从“洁白”“一团团”“一簇簇”中

3、可以体会到()。(三)、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 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1、这段话是围绕()这个词来写的。12、这一自然段重点写了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即()、( )、( )、( )。作者把这些云雾分别比作()、( )、()、( )。3、庐山景色美丽,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她的诗句,如()。(四)、庐山的云雾第三自然段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 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 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

4、的白马, 还没等你看清楚, 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1、这段话是围绕()词来写的。2、我们可以从()、( )、()等语句感悟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3、作者想象力丰富,将变幻莫测的云雾想象成( )、( )、( )、( ),生动地描绘出庐山云雾的动态美。4、云雾还会在瞬间由什么变成什么,试着写一句()。(五)、葫芦池的四季片段葫芦池一年四季景色秀美。 春天,池边翠绿色的柳条在春风里摇曳。 红艳艳的桃花把葫芦池镀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夏天,池里铺满荷叶,一阵风吹过,像翻动着一层绿色的波浪。含苞欲放的荷花清香四溢。秋天,阳光照满大地,池边菊花盛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寒冬,葫芦池结冰了,孩子

5、们的欢声笑语在池边回荡。1、这段话共有()句,是围绕第()句按()顺序写了葫芦池的美景。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里是把比作 。3、填空( )的景色( )的柳条( )的桃花( )的色彩( )的波浪( )的荷花(六)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共有( )句话。它是围绕第( )句话来写的。分写部分写了( )()()三种形态的荷花。2(七)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

6、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段话主要讲了( )。梨( )的,菠萝( )的,苹果、橘子( )的,都在讲水果的( )。(八)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 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1 画出这段话的总启句2 这段话在讲( )的( )。二、判断下列段式分别属于总

7、分的哪种类型(附答案)。A、“总 - 分”式 B 、二、“分 - 总”式。 C、 “总 - 分 - 总”式1、祖国的文字很有趣。许多字一看字形就知道它的意思,如“刃”字一看就知道是“刀口”的意思。 “休”表示人依在树下休息; “囚”表示人被囚禁在房子里。听老师说,还有好多字就是由简笔画演变出来的呢, 如“山”“水”“目”。()2、我真喜欢爬天都峰 这堂课!上新课以前,老师让我们搜集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回到家里,我认真翻阅辞海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少年万事通等书籍,并通过电脑进行了查找,搜集了很多介绍天都峰的资料。第二天一上课,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一个同学站起来,说:“天都峰位于安徽省

8、黄山市黄山东南部。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 “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 奇险陡峭,是黄山三大主峰胜景之冠 ”听着同学们的介绍, 好像把我带到了山的跟前。我深深地感觉到天都峰真是太雄奇了!这时,老师叫我来发言,我才如梦初醒,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同学们没有讲到的, 我便补充上。发言过程中,我环视四周, 发现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正因为同学们了解了天都峰的险峻、 陡峭,理解课文感觉轻松多了,课堂气氛活跃多了,又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视野。还有呢,现在课堂上同学们发言的机会可多了,有的时候,我们为了一个问题,你说你的意见,我说我的意见,像开辩论会似的,争得脸都红了。教室里热闹得甚至有点乱哄

9、哄,老师不但不生气, 还夸奖我们呢! 我们觉得语文课变得有趣起来,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语文课。()3、黑熊踩木球也很好玩。笨重的黑熊爬到大木球上,身子直立起来,小心地移动着双脚,让大木球滚到了翘翘板上。 木球刚滚过中心点, 跷跷板的那一头就掉下来了。你看那黑熊多紧张啊!观众又发出一阵哄笑。( )34、公路四通八达,多数有红绿灯的路口将被立交桥代替,人们不会再为交通堵塞而烦恼,六环、七环都已开通,人们开车方便极了;地铁也像一条地下长龙,穿向全市各地, 人们出行既快捷, 又方便。到那时,北京的天空湛蓝, 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那将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啊! 人们在这样好的条件下生活, 将是多么幸福啊! (

10、 )5、屋子的内部没有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 )6、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注,不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 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一定要保护好深林资源, 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里工程。这样数管齐下, 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 黄河编号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11、)答案: ACABBC关于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的阅读指导(2011-05-11 18:47:36)转载标签:分类: 老师随笔杂谈练习指导总结近几年的阅读题型,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1、解释文中个别词语的意思。(方法: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选读音;选字、词;填、选关联词语;仿写词语或成语。3、分段,并写出意义段的意思。4、按要求划出相关的句子。(含修辞的句子;中心句;过渡句;心理活动的句子 ; 前后呼应的句子 )怎样找中心句: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中心句: 中心句是一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4其次,了解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般规

12、律: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如果在开头它的作用是概括和总述作用(或统领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如果在结尾它的作用是归纳和总结的作用(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怎样找过渡句:过渡句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 , 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 , 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 , 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 , 这就是过渡句。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下面几种:、用小标题过渡 .、用一个句子过渡 , 承上启下 .、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用关联词过渡 .( 通常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为多)、用提示句过渡 .、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此可知过渡句应在文章的中间部位, 一般情况下单独成段或

13、在段首。过渡段分段时把它划分在下一段居多。做阅读题的方法(2011-05-11 18:38:24)转载标签:分类: 老师随笔语文阅读方法技巧五六年级复习杂谈在做阅读题时, 要做到“重点捉鱼,全面撒网”。所谓重点捉鱼,就是要学会必要的阅读知识和技巧,做到知识点要明确,胸有成竹。5(一)文章表达的顺序及结构1、表达的顺序:叙事文章:顺序、(草船借箭)倒叙、(灯光)插叙(凡卡)顺序:(1)事情发展的顺序( 2)参观、游览的顺序( 3)时间顺序( 4)植物的生长过程说明性文章:(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事物的不同方面2、文章的结构:( 1)总分结构(詹天佑)( 2)分总结构(一夜的工作)( 3)总分总结构(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1、阅读以记人为主的文章,应从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两方面入手,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内心品质。2、阅读以叙事为主的文章,要揣摩记叙的要素和线索,即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按顺序细读。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一般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线索。线索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