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流体阻力的测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19151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道流体阻力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道流体阻力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道流体阻力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道流体阻力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道流体阻力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道流体阻力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流体阻力的测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道流体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研究管路系统中的流体流动和输送,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确定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 能量损耗。流体流动时的能量损耗(压头损失),主要由于管路系统中存在着各种阻力。管路中的 各种阻力可分为沿程阻力(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两大类。本实验的目的,是以实验方法直接测定摩擦系数久和局部阻力系数。二、实验原理当不可压缩流体在圆形导管中流动时,在管路系统中任意两个界面之间列出机械能衡算方程为P u 2 P u2gZ + 1 + l = gZ + 一 +2 + h1P22P2fJ kg -i或Pu2Pu2Z +1 +1= Z +2 +2+ H1Pg2g 2Pg2gfm 液柱式中: Z 流

2、体的位压头, m 液柱;P 流体的压强, Pa ; au 一流体的平均流速,m s -1;p 流体的密度,kg m- 3;hf 流动系统内因阻力造成的能量损失,J kg-1; H f 流动系统内因阻力造成的压头损失,m液柱。符号下标1和2分别表示上游和下游截面上的数值。 假若:(1)水作为实验物系,则水可视为不可压缩流体;(2) 实验导管是按水平装置的,则Z1 = Z2;(3) 实验导管的上下游截面上的横截面积相同,则u1 = u 2。 因此(1)和(2)两式分别可简化为(1)(2)J kg -1(3)p p12-Pgm 水柱(4)由此可见,因阻力造成的能量损失(压头损失),可由管路系统的两界

3、面之间的压力差压头差)来测定。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流体因磨擦阻力所造成的能量损失(压头损失),有如下一般关系式:J kg -1(5)(6)m 液柱式中:d 圆形直管的直径,m;l 圆形直管的长度, m; 久摩擦系数,(无因次)。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摩擦系数久与流体的密度p和粘度“管径d、流速u和管壁粗糙度 有关。应用因次分析的方法,可以得出摩擦系数与雷诺数和管壁相对粗糙度s/d存在函数 关系,即(7)通过实验测得久和Re数据可以在双对数坐标上标绘出试验曲线。当ReV2000时,摩 擦系数久与管壁粗糙度s无关。当流体在直管中呈湍流时,久不仅与雷诺数有关,而且与管 壁相对粗糙度有关。J kg -

4、1当流体流过管路系统时,因遇各种管件、阀门和测量仪表等而产生局部阻力,所造成的 能量损失(压头损失),有如下一般关系式:2gf2m 液柱式中:u 连接管件等的直管中流体的平均流速,m s-1;z 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由于造成局部阻力的原因和条件极为复杂,各种局部阻力系数的具体数值,都需要通 过实验直接测定。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主要是由循环水系统(或高位稳压水槽)、试验管路系统和高位排气水槽串 联组合而成,每条测试管的测压口通过转换阀组与压差计连通。压差由一倒置U形水柱压差计显示。孔板流量计的读数由另一倒置U形水柱压差计显 示。该装置的流程如图1 所示。试验管路系统是由五条玻璃直管平行,

5、排列经U形弯管串联连接而成。每条直管上分 别配置光滑管、粗糙管、骤然扩大与缩小管、阀门和孔板流量计。每根试验管测试段长度, 即两测压口距离均为0.6m。流程图中标出符号G和D分别表示上游测压口(高压侧)和下 游测压口(低压侧)。测压口位置的配置,以保证上游测压口距U形弯管接口的距离,以及 下游测压口距造成局部阻力处的距离,均大于50倍管径。图 1 管路流体阻力实验装置流程1循环水泵2光滑试验管3粗糙试验管4扩大与缩小试验管5孔板流量计6阀门7转换阀组8高位排气水槽作为实验用水,用循环水泵或直接用自来水由循环水槽送入试验管路系统,由下而上依 次流经各种流体阻力试验管,最后流入高位排气水槽。由高位

6、排气水槽流出的水,返回循环 水槽。水在试验管路中的流速,通过调节阀加以调节。流量由试验管路中的孔板流量,计测 量并由压差计显示读数。四、试验方法实验前准备工作需按如下步骤顺序进行操作:(1) 先将水灌满循环水槽,然后关闭试验导管入口的调节阀,再启动循环水泵。待泵运 转正常后,先将实验导管中的旋塞阀全部打开,并关闭转换组中的全部旋塞,然后缓慢开启 实验导管的入口调节阀。当水流满整个试验导管,并在高位排气水槽中有溢流水排出时,关 闭调节阀,停泵。(2) 检查循环水槽中的水位,一般需要再补充些水,防止水面低于泵吸入口。(3) 逐一检查并排除实验导管和连接管线中可能存在的空气泡。排除空气泡的方法是,

7、先将转换阀组中被检一组测压口旋塞打开,然后打开倒置u形水柱压差计顶部的放空阀, 直至排净空气泡再关闭放空阀。必要时可在流体流动状态下,按上述方法排除空气泡。(4) 调节倒置 u 形压差计的水柱高度。先将转换阀组上的旋塞全部关闭,然后打开压差 及顶部放空阀,再缓慢开启转换阀组中的放空阀,这时压差计中液面徐徐下降。当压差计中 的水柱高度居于标尺中间部位时,关闭转换阀组中的放空阀。为了便于观察,在临试验前, 可由压差及顶部的放空处,滴入几滴红墨水,将压差计水柱染红。(5) 在高位排气水槽中悬挂一支温度计,用以测量水的温度。(6) 实验前需对孔板流量计进行标定,作出流量标定曲线。实验测定时,按如下步骤

8、进行操作:(1) 先检查实验导管中旋塞是否置于全开位置,其余测压旋塞和实验系统入口调节阀是 否全部关闭。检查完毕启动循环水泵。(2) 待泵运转正常后,根据需要缓慢开启调节阀调节流量,流量大小由孔板流量计的压 差计显示。(3) 待流量稳定后,将转换阀组中,与需要测定管路相连的一组旋塞置于全开位置。这 时测压口与倒置U形水柱压差计接通,即可记录由压差计显示出压强降。(4) 当需改换测试部位时,只需将转换阀组由一组旋塞切换为另一组旋塞。例如,将G1 和D1 一组旋塞关闭,打开另一组G2和D2旋塞。这时,压差计与G1和D1测压口断开, 而与G2和D2测压口接通,压差计显示读数即为第二支测试管的压强降。

9、依次类推。(5) 改变流量,重复上述操作,测得各种实验导管中不同流速下的压强降。(6) 当测定旋塞在同一流量不同开度的流体阻力时,由于旋塞开度变小,流量必然会随 之下降,为了保持流量不变,需将入口调节阀作相应调节。(7) 每测定一组流量与压降数据,同时记录水的温度。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务必将系统内存留的气泡排除干净,否则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2) 若实验装置放置不用时,尤其是冬季,应将管路系统和水槽内水排放干净。五、实验数据记录及整理(1) 实验基本参数实验导管的内径 d = 17 mm实验导管的测试段长度 l = 600 mm粗糙管的粗糙度 = 0.4 mm粗糙管的相对粗糙度eld

10、 = 0.0235孔板流量计的孔径 d0 = 11 mm 旋塞的孔径 d v =12 mm孔流系数 C0 =0.6613(2) 流量标定曲线(3) 实验数据实验序号孔板流量计的压差计读数,R l mmHg水的流量,V l m3s-1s水的温度,Tl C水的密度,p l kg m-1水的粘度,“ l P s”a光滑管压头损失,H l mmH Of12粗糙管压头损失,H l mmH OI /f22 旋塞压头损失,(全开)H l mmH Of22孔板流量计压头损失,H一 l mmH一0(4)数据整理实验序号水的流速,“ / ms-i1 雷诺准数,Re/2 光滑管摩擦系数,久/3 1粗糙管摩擦系数,入/4 I U i 八 T 2孔板流量计局部阻力系数,Z/T r 1rrirrT5 旋塞的局部阻力系数,z/6 列出表中各项计算公式(5)标绘Re 久试验曲线六、思考题(1)测试中为什么需要湍流?(2)流量调节过程中为什么倒U形压差计两支管中液位上下移动的距离不象U形压差计那样对等升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