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云平台技术参数要求(校级)V10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19015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云平台技术参数要求(校级)V10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云平台技术参数要求(校级)V10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云平台技术参数要求(校级)V10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云平台技术参数要求(校级)V10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云平台技术参数要求(校级)V10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云平台技术参数要求(校级)V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云平台技术参数要求(校级)V10(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教育云平台(校级)技术要求北京 XXXX 科技有限公司XXXX 年文案特殊服务代表特殊符号组合代表的意义备注1$#甲方公司名2$#具体实施的项目名称3$#$#我司投标代表/授权人名称ZBcode投标编号备注: 文案特殊符号代表,只是为了文案编制而预设的内容,具体实施项目,本部分为参考,不做为具体内容。技术要求参数以本文案项目为基础,针对具体项目可以灵活补充。概述第1章本技术文件是适用于 2$# 项目。本技术文件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 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文件和中国和国际现行 标准的成熟优质产品。如投标人没有以

2、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 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投标文件“技术规格偏离表” 中加以详细描述。在签定合同之后,招标人保留对本招标技术文件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投标 人应允诺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招、投标双方商定。本招标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照本标书要 求执行。投标人对其提供的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原材料及外购的配套件。第2章技术需求标条款为必须满足条款,不满足的投标文件将被拒绝。2.1 总体要求:2.1.1 平台要求:一、实名制认证平台对教学组织、任课教师、学生实行实名制代码管理,详

3、细记录每个教学组织和 任课教师、教学课程的信息。一、 教育资源管理I. 分类管理应具有以下功能模块:资源库管理、资源目录管理、资源查询管理、服务器存储管 理、资源统计分析、资源操作权(人员)管理、资源审核管理。.资源储存备课资源可以自动保管在本人工作室资源库,同时传入学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根 据工作需要供领导、教研组、教师、学生、家长进行查询、评议、研究、使用。搜索、 浏览、下载、制作、储存、传送等。本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教师备课效率和质量,减轻任 课教师备课负担。二、微课应用创建微课应用平台,实现师生在线应用。实现微课的在线录制、编辑制作、上传、 在线阅览、点评、收藏、分享等应用。三、网络教研应

4、用学校、教研组可以组织专家、教师利用网上教研室开展示范课或专题教学研究活动, 可以让不同地区专家、教师在同一时间集中开展网上教研。系统对研究过的教学资源可以自动导入已研究资源库,对按照比例评出的优质课和 优秀教学论文可按得分高低自动排序并导入优质课和优秀教学论文资源库以及上级待研 究资源库。本平台可以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活动,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 提高教研活动效果。2.1.2 业务需求2$# 建设项目,是按照教育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要求建设,涵盖*学校的教 育云资源管理、教研备课、微课工厂、新闻资讯展示、管理、应用等模块。规范和完善 本地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为学校建立一个真正实现

5、共建共享,实现教学互动与应用、 在可控可管的环境下建设本地优质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观摩学习机会,同时 为创新教研方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学科教师间的教学研讨交流搭建平台。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是要建设一套移动互联网云资源教学平台,以满足学校 多媒体移动教学的需要,实现校园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 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移动数字校园。系统需要搭建*学校平 台。平台规划将涉及到云资源平台的建设和整合,资源库的建设。2.1.3 技术要求1、要求系统设计采用统一认证平台、统一标准体系、统一交换标准,创建共享环 境;采取可靠的技术手段,实现平台单点登

6、录。2、系统可跨平台、多终端支持。客户端支持IOS、Android手机、PAD等移动终 端应用。3、平台可实现全网络覆盖。支持WiFi、CDMA、CDMA2000、WCDMA等无线网络、并可 智能实现接入网络的智能切换。4、平台建设须采用无线数据传输加密、收集数据存储加密、多重账号变更认证、 收集挂失数据保护、防暴力破解、数据备份及恢复、分布式负载均衡等多种技术、保证 系统的高安全、高可靠性,高稳定性运行,服务器须采用 Linux 操作系统,防攻击、防 病毒、支持长时间稳定运行,避免造成教学事故。5、平台建设要支持跨区域、跨网段访问。用户访问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 学习,平台支持多区域、

7、多学校、多校区同时访问。6、平台建设要求标准化与开放性相结合。须采用国际标准化的规范与技术,系统要 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互连性。可对第三方产品开放接口。2.2 教育云平台架构要求2.2.1 教育资源云整体架构XXXX教育云平台建设采用软件即服务(SaaS)为主、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为辅的模式,教育资源云建设的整体逻辑架构如图所示:教育局老师-W SaaS 1 硼牛即臓教育资源云业务 应用层慕础服务 走撑层基础 设施层学校SaaS 服务模式:在应用支撑平台基础上实现应用系统的建设,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 管理和应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为学校的教育教学

8、决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并 提供基础教育精细化管理,及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应用与教育资源服务。探PaaS服务模式:建设统一数据体系、教育云管理基础平台、统一身份认证、数据 交换平台、统一教育资源云门户,搭建应用基础技术框架平台统一来进行服务的调度、 事件感知、质量保证,统一数据集成、流程集成、应用集成、页面集成、内容聚合、在 线分析挖掘等,为应用服务及教育资源云进一步建设的过程中将接入基础支撑平台的应 用系统提供应用支撑服务。IaaS服务模式:开展数据中心建设以及对现有硬件进行整合和扩充,构建满足学校 的数据中心环境以及基本的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数据存储和备份、网络安全、 网络中心核心交

9、换机及接入交换机等基础设施建设。XXXX 教育云平台旨在构建一个集教育管理与应用、服务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应用服务 平台,学校可利用该平台实现网络化办公、业务管理、教育数据采集分析、全局的监督 及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可通过平台构建独立的教育资源云环境,以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 效率,同时降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和 IT 专业管理人员的投入;实质性地提升教 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2.2.2 教育资源云层次架构根据我国教育信息化垂直管理及学校办学的层次构架特点,采用软件即服务的模式 建设教育云平台,学校及其他同类校际院校可通过互联网接入到平台中,采用可扩展、 可配置、多租户的SaaS模型获取教育信息化服

10、务,形成统一、标准的教育资源云平台。 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上级-下属关系):在云平台模式下,所有的数据和服务都集中在学校,学校通过集中的数据和服务实 现对学校各部门老师及学生的扁平化管理,通过统一平台获取自身所属数据,通过统一 账号和密码获取教育云平台提供的所有应用服务,既满足了分校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 同时也满足了本部的统一管理需求。2.2.3 教育资源云总体框架根据学校教育云平台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总体架构采用云服务模型架构,建设满足 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需求的网络基础设施,建立数据中心机房,搭建由统一数据 体系、教育云管理基础平台、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交换平台、统一教育资源云门户等

11、组 成的基础服务支撑平台,实现统一数据标准和数据共享,实现学校内部不同业务系统、 基础数据的有效整合,打通底层数据,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供统一访问、单点登录及 跨平台的应用协作。在应用支撑平台基础上建设应用服务平台,集成基础平台、教学资源管理、教研备 课、个人空间等教育教学应用,提供完善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和教学应用服务,实现优质 资源的共享和合理化分配,促进教育公平化。同时不断实现数据资源的伴随式收集,将 学校的教育数据升华为教育资产,为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2.2.4 具体实施与部署要求项目功能模块在整体框架内,需根据学校实际需求进行二次开发,以符合学校管理 应用现状。2.3

12、 平台功能要求2.3.1 基础平台要求1、支持统一认证管理。接入学校视频资源应用,支持集中统一的用户认证和权限控 制;对PC、移动客户端的访问进行统一认证,提供统一服务。2、支持统一权限、分级管理。内置管理者,老师,学生等基本角色,可以创建、 修改、删除用户;具备灵活的权限管理,灵活定义多种角色;支持灵活的功能权限控制, 控制人员访问的子系统和功能;具有多级内容管理权限,控制人员的内容访问范围。3、支持高清视频,全高清质量1080P (1920x1080),要求视频直播画面清晰, 稳定可靠;视频编码格式支持H.264,音频编码格式为MP3;支持双流同步播出,音画完 全同步;通过转码子系统可以提

13、供给PC以及移动终端进行同步直播,移动终端可以是基 于 iOS、Android 的平板、手机等。4、支持视频转码分发。支持对高清视频直播、高清视频文件的在线和离线转码; 转码支持多种码率,可以满足PC、平板和手机的自动适配;提供基于局域网的规模化视 频内容分发,支持码率自适应。5、内容管理支持统一管理各类直播、点播以及微课视频,以及各种视频的元数据, 例如视频名称、主讲人、视频长度、所属分类、标签等信息;支持上传视频到内容管理 系统,视频格式可以是MP4、TS、MPEG、AVI等;可以通过支持HTML5的浏览器登录进行 操作和管理,例如Firefox、Chrome、Safari以及支持HTML

14、5的IE高版本等。6、平台可为用户分配私有/公有网络存储空间。用户可以管理自己的网络空间, 在自己的空间内存储、查看、预览、编辑课件、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各类资源, 其它用户可在上传人授权的情况下使用。7、平台支持资源库的批量导入管理。无需对资源进行逐个输入处理,降低管理员 /用户的劳动强度。8、资源的调度和使用灵活方便,老师可根据教学大纲、讲课步骤设计课程中的资源 和活动的顺序,以达到灵活个性的教学目的。9、视频在线点播,平台须支持统一码后台转换功能。音视频转换功能采用强大的FFMpeg为内核,集录制、转换、音/视频编码解码功能为一体;基于Linux操作系统, 支持MPEG、DivX、M

15、PEG4等40余种编解码。平台内所有音视频文件统一转换为MP4文件, 符合国家教育部关于教育视频课程资源格式的要求。10、平台支持集群水平扩展,以应对课件点播时单机并发用户数达到千人。支持多 网卡,各网卡之间自动平衡负载;支持列表播放,可事先选择一个播放列表,客户端将 按列表播放;独到的媒体解析、打包、及轮训调度机制,保证了极少的系统资源利用率, 对网络利用率可达到75%以上。11、平台稳定性与开放性结合。平台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提供标准API接口,支持第三方应用接入。吃、多终端、跨平台无缝覆盖。支持多终端接入,iOS、Android等平台,信息 传递即发即收,家长绝不会错失孩子在学校的每个精彩瞬间。支持WEB版和客户端均可 自由收发信息、短信接收同样没有问题。支持IP PUSH推送、运营商短信网关方式。2.3.2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探1、平台支持对资源库中的课件及系统资源进行观摩评价,以便系统用户对课程资 源自我完善和系统资源的价值提升。探2、支持视频在线点播功能,支持所有主流媒体格式(VCD、MP3、AVI、ASF、WMV、 WMA、RM、RMVB等)的在线点播,支持文档课件(Doc、Xls、PPT、Flash、Bmp等)格式 的点播;点播响应时间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