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186358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因身体过度受热,使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2中暑的主要症状2.1中暑多发生在夏季高温环境,如通风不良的高温车间、露天作业现场等。2.2中暑初期表现为头痛、头晕、疲乏、无力、口渴等,随后出现体温显著升高,脉搏快速,面红、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呼吸急促等,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2.3如伴有因大量出汗所致的氯化纳丢失,可出现全身肌肉痉挛,最常见的为小腿抽筋。3中暑的预防3.1合理处理热源。改革工艺,减少热源,将强热源移出车间或安放在下风口。采取隔热措施,将热源分开。3.2加强通风降温。自然通风,根据单位的情况,使热空气自然流出,冷空气自然

2、吹入。机械通风,采用风机,冷却处理,电风扇、空调等进行通风高温。3.3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环境特点,采用适当的防护用品和防护措施。3.4适当饮用含盐清凉饮料,以补充氯化纳和水分。3.5如果在阳光下作业,可适当避开中午强烈的日光。4中暑的现场救护4.1轻度中暑的救护:如果因热而感到头痛、乏力、口渴等时,应自行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适当休息,并饮用冷盐开水,冷水洗脸或吹电风扇等。4.2中度中暑的救护:立即将其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敷头部,冷水擦身体,吹电风扇等方法降温。4.3严重中暑的救护:如果是严重中暑,就要用冷水冲淋或在头、颈、腋下、大腿放置冰袋等迅速降温。4.4如果中

3、暑者能饮水。则让他喝冷盐水或其他清凉饮料,以补充水分和盐分。4.5对病情较重者,应迅速转送医院作进一步的治疗。2022年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1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_组织措施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1.1.1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加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

4、睡眠时间。1.1.2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1.1.3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1.2技术措施1.2.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1.2.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幕布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1.2.3在车间内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

5、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1.3卫生保健措施1.3.1入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1.3.2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0.1_%的清凉饮料。暑期还可供约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1.3.3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蓝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阻率越大。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露

6、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2022年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2.1中暑症状的表现2.1.1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2.1.2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至38.5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2.1.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为未及时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以上,若不赶紧抢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2.2发生中暑事故的应急预案2.2.1发生中暑事故后,应立即将病人扶(抬)至通风良好且阴凉的地方,将病人的领扣松开,以利呼吸,同时给病人服下解署药十滴水,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2.2.2对重症中暑者,除按上述条件施救外,还应对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并动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拦截出租车及时将病人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