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负数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185444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负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负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负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负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负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负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负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六)年级集体备课教案单元名称目 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理解负数,能准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单元教学重 点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单元教学难 点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单元教学课时安排共 ( ) 课 时备 课安 排主备人复 查安 排初审人复审人本 单 元初 审 意 见 签名: 年 月 日复 审 意 见签名: 年 月 日小学数学科组 年级第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初审人: 课题负数的理解教学

2、内容书本第2页教学目标1、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能够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2、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3、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2、体会负数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理解负数的含义教学准备温度计、课件课时第 课时上课时间第 周一、情景导入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 和 3 各代表什么意思?)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理解二、新课讲授1、教学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

3、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能够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3)小结:

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3、教学例2。(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个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新-课-标-第- 一-网(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像2000,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

5、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4、归纳正数和负数。(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实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像+8,+4,+2000,+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能够省略不写。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负数。(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4)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5)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6、第2题。板书设计负数的理解0: 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3: 零下3摄氏度3(+3): 零上3摄氏度正数: 负数:+2000 -500+500 -132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个人使用修改意见:教学反思小学数学科组 年级第 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初审人: 课题用数轴表示正、负数教学内容书本第5页教学目标1、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初步体会直线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教学重点借助直线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教学难点充分理解正数、0、负数,能正确比较大小。教学准备课件课时第 课时上课时间第 周一、复习旧知识二、情

7、景导入1、出示主题图。2、揭示课题。三、新课讲授、教学例3。(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2、观察数轴,比较数的大小。引导学生观察数轴。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5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上面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个人使用修改意见: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