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工作总结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181650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财政局工作总结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财政局工作总结报告 一、理顺了体制,提高了质量 1、完善财税体制,调动了增收积极性。一是调整了县乡财政体制,对三个超亿元的乡镇实行分税制,其余乡镇实行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税收增量财力实行超收返还政策,鼓励乡镇加快发展;二是完善税收征管体制。落实县委、县政府园区带动战略,按照属地征收原则,将29家县本级企业全部下划到乡镇,减少了入库级次。建立完善了税收征管奖惩机制和征管责任制,初步实现了税收均衡入库、应收尽收。 2、实行综合治税,营造公平税负环境。一是摸清了底数。以电力变压器为主线,对全县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经摸排,全县工业企业共有2397户,初步摸清了我县税源底数及结构;二是建立了台帐

2、。利用摸排数据,调整更新了399家企业的登记信息,全部工业企业都建立了电力、工商、国税、地税等登记信息“四位一体”的工业企业税源户籍管理台账,初步建立了税源监控体系;三是公平了税负。以清理漏征漏管和清理平均税负以下企业欠税为重点,累计清收入库税款711万元,增加了收入,初步实现了税负公平。对漏征漏管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和在行业内低于全县平均税负的企业开展了“依电控税”和“依地核税”专项清理,共清收税款3433万元;房地产行业清收税款316万元;新民居建设清收税款109万元;通过纳税评估,解剖重点企业清收税款60万元;根据群众举报线索进行重点稽查清收税款43万元。同时,出台了企业纳税信息公开办法,

3、定期公开企业用电信息和分税种纳税信息,营造了公平的税负环境。 3、出台政策办法,激励企业乡镇增收。以县政府文件形式出台了异地投资项目税收分享办法、乡镇区财税收入考核奖惩办法、鼓励企业积极纳税奖励办法三个激励办法和支持规模企业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优惠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三项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企业和各乡镇增收积极性,支持中小微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主动申报、依法纳税。 通过理顺财政体制和采取一系列增收举措,202年,我县财政收入在异常艰难的形势下完成97亿元。尽管收入总量比上年低了1.4亿元,但是今年的收入没有虚收空转、没有预征预借,基本

4、实现了求实,并且消化了202年一次性收入2.5亿元,按可比口径实际增幅达17.4%,全县可用财力增加100多万元。为明年收入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了支出,保障了运转 按照“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的原则,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目标。 1、把保工资放在保障首位。通过合理调配财力,确保了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02X年全县工资性支出累计达968万元。 2、优先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支出共计4501万元,再次提高全县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农村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每生每年达到555元,农村

5、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每生每年达到5元,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000元/年,初中120元/年,惠及全县6万余名中小学生。 3、倾力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保重点支出,全年公共安全事务支出7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65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22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614万元,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 、继续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按时发放企、事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1亿元,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金630万元,基本实现了我县城乡老年居民的全覆盖。发放城市低保资金76.17万元,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871.4万元,

6、使我县城镇低保补差水平由原来的月人均203元提高到243元,农村低保补差水平由原来的月人均7元提高到07元。足额发放了202年和2X年义务兵优待金58.69万元。认真落实新农合县级配套资金344万元,新农合医疗报免支出达.22亿元。积极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级配套13万元,落实药品零差价与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96万元,促进了我县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通过“一折通”,累计兑现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资金29万元;兑付家电下乡补贴资金840万元;兑付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保险等多项惠农政策补贴资金3087万元;申报22年一事一议项目个

7、,累计申报奖补资金195万元。此外,积极整合可用资金,并大力向上争取,为全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三、创新了方式,提升了效率 1、实行预算追加、采购评审、非税收入缴费三个“一口受理”。一是预算追加实行预算股“一口受理”。各主管局领导和业务股室把好第一关,监督股负责资金使用监督,主管股室负责绩效跟踪;二是政府采购、投资评审业务实行采购办一口受理。资金审核、投资评审、采购核准等相关手续在内部股室间自行传递,简化流程、规范运转、限时办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年共组织政府采购活动23次,实现政府采购额41561.5万元,比预算额4730万元节支5745.4万元,节约率为12.4

8、。投资评审共接收预、结算项目66个,送审总金额945亿元,审减资金1.42亿元,审减率达15。三是实行政府非税收入缴费“一口受理”。在政务大厅设立财政局收费窗口,通过招标确定XX省信用联社为定点代理银行,对全县65家执收执罚单位实行集中开票和统一征缴,各项收费收缴在大厅一次完成,方便了群众,避免了跑冤枉路。 、积极探索财政节支新途径。一是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合并了政府集中支付中心和乡镇集中支付中心,对所有乡镇区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二是进一步规范账户管理。清理账户22个,盘活沉淀资金1070万元,使所有财政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制定公务卡结算目录,对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等推行公务卡结算,

9、新办理公务卡450张,实现了全县预算单位公务卡使用的全覆盖;三是落实厉行节约的各项措施。为全县2辆公务车安装了etc自助收费系统,预计年节约经费0万元。对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定点加油进行了公开招标,试行公务车加油公务卡结算和ic加油卡“一车一卡”管理,预计全县公务车加油年可节约资金3万元。四是合理压减会议招待费和部门业务费,全年我县“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压减了12以上。 3、构建了财政资金监管新模式。一是构建“科技机制”专项资金监管新模式。以xx市专项资金公开网为依托,搭建了专项资金监控系统平台。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进平台应用工作。202X年已入网的专项资金包括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农村

10、低保、五保等11项,资金达5032.9万元。发放名册全部通过专项资金监控平台向社会公布,接收社会监督;二是构建县乡财政监管新体系。创新监督方式,聘任1名财政监督员委派到各乡镇财政所,初步建立了“嵌入式”县乡财政监管新体系。 4、出台激励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一是建立项目库,提高申报项目成功率。建立完善了经济建设类、民生事业类、企业发展类、农业类四大类项目库,有效提高了我县申报项目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二是出台奖励政策,激励资金争取。出台了争取上级资金奖补办法,被纳入全县“引商引资引智条”,重点奖励对“无中生有”、“有中增多”资金的争取;三是完善财政服务促资金争取。辑印了两个汇编一个指南。即涉企、涉

11、农资料汇编和202X年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指南,及时为领导、部门、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加强与省厅、市局对接,真正实现了让“项目等资金”。全年共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5.2亿元,有效助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开展国资清理摸清了国资家底。通过历时一个多月全方位全覆盖式的单位自查和重点检查以及认真的审核、分析、汇总,按照资产隶属关系共清理单位8个,其中县直单位1个、乡镇(区)1个(包含教育局21个隶属单位、卫生局1个隶属单位)。通过清理,基本摸清了全县国有资产家底,为下一步盘活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奠定了扎实基础。我县国有资产总量情况为(不含国有企业):占用土地52.亩,房屋建筑物102.万平方米

12、,车辆6辆,办公家具.7万件,设备仪器13.3万件套,总价值约(不包括土地).亿元。 6、落实提质提效措施效率明显提高。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改进作风的各项要求,对部分管理职能适度松绑,出台了“提质提效十项措施”,各股室进一步简化优化了工作流程,真正将“首问首办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等制度落到了实处,财政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开发了oa办公系统,实现了公文流转和资金审批的网上运行,加快了办结速度;创新了会计管理方式。建立了“会计之家”q群,共吸纳600余名会计人员,加强了会计考试和培训信息的快速传递,促进了会计人员相互沟通学习。年内举办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3期,培训1300余

13、人。 7、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交流活动,提高了创新工作能力:一是网络学习。全体财政干部每人每年96课时的网络学习任务全部完成;二是对标学习。到馆陶、张北、山东滕州等地对标学习,积极学习省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拓了工作思路;三是跟班学习。选派了优秀年轻同志到省厅跟班学习,直接学习省厅先进的工作理念,加强工作反馈,信息直通,提升专业素质,建立了与省厅沟通的绿色通道。 8、创办财政月刊加大财政宣传力度。与宁晋报社合作办报,创办、编辑、发行了9期宁晋日报财政月刊,全方位宣传了财政形势政策、财政工作成效以及财政干部在前进路上克难攻坚的奋斗历程,增进

14、了社会与群众对财政的理解与支持,搭建了与上级财政部门沟通联系的桥梁,省厅、市局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外,完善了财政内网,开通了财政外网和公职人员工资查询系统,打造了短信平台,坚持工作日志周总结周计划报送公开制度,财政信息报送刊发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省、市、县排名均位于前列。 四、抓实了试点,抢占了先机 1、抓实了治理“吃空饷”试点,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20X年我县被x市列为唯一的“吃空饷”专项治理活动试点县,通过科技手段支撑,建立了覆盖全部财政供养人员的基础数据库,规范了编制、人员、工资数据的联审机制,初步构建了防范“吃空饷”的长效机制,治理工作取得突

15、出成效。共核查出7人存在不同类型的“吃空饷”现象,退回多领资金26.9万元,年可节约财政资金40多万元。纪委张金锁书记、王文玉常务县长分别在省市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中央新闻联播、河北新闻联播均对我县的治理工作做了正面报道。 2、抓实了绩效预算改革试点,为开展新一轮财政改革积累了经验。面对财政收支的巨大矛盾,我局认真抓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制定了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和预算绩效管理问责办法,建立了运转高效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使财政资金配置更加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更加有效。在全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排名中我县位列全省第7名,并被确定为全省仅有的两个绩效预算改革试点县之一。我局已将这项工作列为202X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对接,精心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9个试点单位,着手编制202年绩效预算,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到财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积极争创预算绩效管理示xx县,为下一步争取更多的上级政策扶持把握主动,抢占先机。 3、抓实了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推进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经过争取,今年我县被列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之一。“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转型和升级。我局将全面组织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逐步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