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和功教学教学教案供参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18125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和功教学教学教案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械和功教学教学教案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械和功教学教学教案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械和功教学教学教案供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械和功教学教学教案供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和功教学教学教案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和功教学教学教案供参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2012年中考专题复习机械和功教学设计榆中县韦营初级中学刘东林专题三 机械和功一、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2)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3)知道定、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4)能联系实际体会简单机械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5)使学生深刻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6)知道什么是机械功以及怎样量度机械功的大小。会理解和计算机械功功率.(7)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它的大小与那哪些因素有关。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3)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原理和功率的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3)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二、复习重点:1.力臂的知识,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滑轮及滑轮组省力情况,会画滑轮组的装配图,设计滑轮组。2.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怎样提高机械效率;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三、复习难点1.正确画好力臂,确定滑轮组省力情况,设计滑轮组。2.做功的两个因素;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四、复习

3、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一、考点解析中考围绕杠杆的考查一般有三种类型:力臂的作图、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的分类及其应用。复习时,需掌握杠杆的定义及其五要素,并能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杠杆,这也是进行力臂作图的前提,而正确的力臂作图是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和对杠杆进行分类的前提。另外,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时,需注意力和力臂的对应关系。二、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2)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3.情感

4、、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三、复习重点力臂的知识,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四、复习难点正确画好力臂。五、复习方法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六、复习过程(一)复习引入图1为了撬起很大的石头,小明通常会像如图1所示那样:把长棒的一端插在大石头的底下,再在长棒的下面垫一个小石头,然后用力压长棒的另一端,使长棒绕着小石头转动,将大石头撬起这个长棒就是我们本节要研究的杠杆小孩玩的跷跷板、各类剪刀、起瓶盖起子等都是杠杆根据经验小明知道:越在直棒的后端用力,用的力越小要巧妙的使用杠杆,就要知道杠杆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所以我们要深入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F1LlF2L2

5、。(二)复习内容1.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OF1l1l2F2(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画力臂方法: 找支点O;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6、; 画力臂(实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标力臂。2.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a)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b)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c)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

7、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3.应用:名称结 构特 征特 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三)典例分析例1:如图2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8、 例2:不等臂直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已处于平衡状态,采用下列办法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 A、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杠杆的中点,但不通过支点。 B、在杠杆上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C、使动力和阻力同时减小到原来的1/2 D、使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变为原来的2倍图3例3:用杆秤(如图3)测量鱼的质量,当秤钩挂在A点,绳纽挂在O点(支点),秤锤挂在B点时杆秤处于平衡状态AO是10cm,BO是30cm,秤锤的质量是0.5kg,鱼的质量是kg。F1例4:请在图4中画出用瓶起子启瓶盖的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图4例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

9、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上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510121201031201.510(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四)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觉得有什么收获?今后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五)升华提高1如图6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图6A坩埚钳剪刀筷子镊子2

10、如图7所示,某人用一根轻质木棒挑着为120N的物体站在水平 地面上,木棒保持水平,棒AB长为1.2m,重物悬挂处离肩膀距离BO为0.8m,则手在A端对木棒竖直向下的作用力大小为_N。 图73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杠杆,如图8所示的托盘天平属于 杠杆,缝纫机踏脚板属于 杠杆,铡刀属于 杠杆。图84如图9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图95图10是用杠杆提起重物的示意图。请画出拉力F1(方向竖直向上)的力臂,并画出挂重物的绳对杠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图10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

11、。(图中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2)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3)如图11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再挂一个等重的钩码后,杠杆_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图11附:板书设计专题三 机械和功杠杆OF1l1l2F2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或F1/F2=L2/L1杠杆的应用: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七、教学反思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