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绿色教育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180076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倡导绿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倡导绿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倡导绿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倡导绿色教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倡导绿色教育、激活校园文化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发展。环境问题的形势相当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引导青少年建立对环境与发展的辩识关系的认识,建立对环境的正确价值观就显得意义重大。长期以来,和我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环境教育,通过学科渗透,校内外实践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多种途径加强环境教育,广大教师、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普遍提高。 一、抓队伍建设,提高环境教育实施水平 教师的素质是学校环境教育的关键因素。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环境教育,必然要涉及到各科教师及管理的各个环节。教师能否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学校各项管理是否服务于环境教育,取决于学校干部教师的环境素养。因此,实施环

2、境教育必须要具有一支具有较高环境意识的队伍,这是环境教育的基础。 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干部组成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和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经常接受校内外环境教育培训。学校调整充实了环境教育重点学科的教育力量。语文、自然、社会课都由业务能力较强,有钻研创新能力的教师担任,并经常组织开展环境教育学习研究。 二、以学科渗透为主渠道,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课堂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求教师们在各科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环境教育内容,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适时适量地渗透环境教育,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探索环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学科渗透既不是单位的环

3、境教育课,也不能只喊几句生硬的口号,如何把握好渗透的切入点和方式方法,则是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重点。像语文中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课文内容涉及了许多环境知识,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好教材,但如果教师把握不好极易上成一节单纯的环境教育课,而偏离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而单晓宁老师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路的同时,请学生课前搜集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的资料,课后又进行了“我与环境”的研究性学习,将环境教育自然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环境教育不仅仅是环境知识的教育,还是环境意识的教育,包括环境知识,情感和行为的教育,不同学科都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了环境教育,增强了学生

4、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在含有典型环保内容的学科,如自然、社会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教材在环境保护教育方面的优势深入挖掘,激发学生对环境知识的兴趣。如:自然课绿化与环境教师为使学生了解绿化对保护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带领部分学生到厂区、田间地头、风景区参观不同地区的绿化建设,了解声音在马路与绿地的噪音。 在与环保知识有显性关联的学科,如思品、语文、美术、音乐、活动等学科,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把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作了必要的引申扩充,使之与环境保护有机联系起来。 另外,在一些与环境教育有隐性关联的学科,如教学中,教师们通过引导学生统计、计算、比较各种环境数据,进行环境教育,生动、直观。体育教学

5、中则注重对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这也是学生参与环境教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责任。 三、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环境行为 为了将复杂抽象的环境问题变成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具体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知识,参与环境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环境行为,我校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环境教育活动有制度、有层次、人人参与、人人实践。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读环保书,看环保记录片,参加手抄报、绘画,征文,标本制作比赛,。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自觉性。 学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地开展活动。在低年级通过看录像、电影等,获取环保知识;中年级鼓励

6、他们动手制作植物标本,开辟自然角,直接接触自然环境;高年级则走上社会宣传、参观和调查,增强了他们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能力。 环境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调动了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激发了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营造环境氛围,形成环境教育合力。 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能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陶冶作用,这是学校实施环保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我校利用学校环境,营造“绿色”氛围,形成环境教育合力。 学校每年利用假期及时进行校舍整修、环境绿化。尽最大努力增加学校绿化面积,使学校保持整洁、优美。栽种的花坛绿树由各班学生负责,定期照顾。学校还整修了厕所、操场、长廊,专门订购了垃圾回收箱。学校自然教师和学生们在校园、教室内设立了自然角,增加了校园的自然气息。 我校还积极创设环境教育的舆论环境,经常利用国旗下演讲和班会及时宣传环境知识信息;教室黑板报刊登环保教育内容,各专用教室美化、优化环境,使环境布置既具有专业特点,又突出学校的环境教育重点,营造了环境教育氛围。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的形成使师生在思想意识上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情感产生共鸣,行为得到规范和约束,促使大家积极投身于环境教育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