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听力学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178131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nglish听力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English听力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English听力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English听力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English听力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nglish听力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nglish听力学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nglish Learning Trouble-听力部分,我个人的学习总结我很久以前写的,贴过来,大家觉得合乎自己的情况,就试试我的方法吧。 本来是应别的论坛网友的要求写的,但是出了点问题,所以就先发在这里好了。 我遇到的最大麻烦是听不懂。学了十多年英语,参加了无数次考试,没有一次听力考试真正听懂过,每次都是瞎蒙。到了国外参加入学考试时,老师对我的听力和阅读能力印象异常深刻,一个是乱七八糟,另一个则是异常强悍。没办法谁叫咱是刻苦的中国学生累。症状:1、听到一个单词无法做出反应,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例如,听到education无法联想到教育或相关事物。 2、人物对话听着像是在念咒语,好像没有一个

2、单词是自己认识的,只能通过语气猜测。 3、做听力练习,不论重复多少遍,都听不出来是原文上写得那些内容。例如,听托福段落,无论是10遍还是20遍都无法听清楚,会漏掉无数单词,只能通过偶尔听清楚地几个单词猜测段落大意。 4、可以把英语当成背景音乐,不具有任何语言意义。 5、听的过程中会纠结于某个听不懂的单词,总是在想这个单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呀,然后忽略了整体内容。 病因:1、生理原因。本人的听力确实有点问题,甚至会有不能辨别自己发出的声音的情况。曾经把am说成arm,因为我认为埃和阿是一个音。see和say不分,很多音都不分就是了。还有轻重音不分,有时候是听不出别人说的,有时候是自己说得听不出来。

3、2、视觉学习者。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记住意思,经年积累的后果就是听力一塌糊涂。 3、中国式英语教学的受害者。一是不会运用。二是只知道有限的单词。英语单词有几十万个,教学大纲上一共有几个大家可以数数看。其实人家也不用很难的词,一般都是拼写不会超过五个字母的词,特别是动词,像是notch, flip, quash, 中国的大学生可能听都没听说过。另外一个中国式英语教学的后果是没有常识,可能连拖鞋怎么说都不知道。 疗法: 1、用耳朵记住听到的声音,然后再记住这个声音的意思。这是我从交响情人梦里学到的,Nodame读谱有困难,千秋对Nodame大喊“那就用你引以为傲的耳朵记下来”。尽管俺的耳朵不好使,但是

4、这个方法挺管用,只是工作量挺大,相当于重新学了一遍单词。这个过程必须是在实际的英语环境中,光听某个人单调的朗读单词对我不起作用,记不住。 2、经常复习听到的这些声音,反复让自己的耳朵辨别这些声音。 3、通过疗法1和2扩大词汇量。学习单词的时候,重点学习用法,经常和那些词连用(我说的连用并不仅仅指词组,主要是词语的搭配,例如grand这个词,他们会说grand jury,grand opening等等),名词要注意学习同义词。单独记忆一个单词在听力上是很难有实际意义的。 4、转变思维方式,当你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听的时候,你会发现其是听懂没那么难。千万别期望老外说的英语是中国风格的,那不是英语。你要

5、明白学习一种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还要学习她所蕴含的文化。否则,你的英语永远都是中国式英语。 药方: 1、用心听课(我的是全英文教学。无条件的,这项就免了,进入下一项)。 2、空中英语教室系列(我认为这套英语教材很适合转变思维,扩大词汇量,学习英语的运用。语速也很适合初学者,即使是彭蒙惠英语语速也稍慢于正常语速。强烈建议大家说英语,空中英语教室,彭蒙惠英语一起听。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节。请大家不要小看大家说英语,空中英语教室,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是安身立命之根本。我不知道大家的基础如何。但是我去年的这个时候,还完全听不懂彭蒙惠,空中英语教室听着很吃力,连大家说英语都不能做到每个词都听清

6、楚。练习量应该是每天至少4-5个小时。这个量是怎么定的类?是根据我平常每天上课所需时间定的。如果再加上我自己的练习,大家可以估计下我每天到底听了多长时间的英语。要达到什么程度呢?出现费劲地想都想不出中文该怎么说的情况。听得差不多了,进入下两项)。 一定要复述听到的内容!切记切记。 3、听新闻(枯燥又无聊,但是没办法,谁叫播报员发音清晰类,没到级别,大家就认命吧。CNN,BBC,VOA大家喜欢哪个就听哪个,任君选择)。 4、Movie, talk show, reality show, TV series(很多人都喜欢用Friends,但是我不大喜欢看那个,到现在连第一季都木看完。我看的东西比较

7、杂,电影类比较喜欢看笑过之后会让人思考的,talk show喜欢Ellen,reality show喜欢看Big Give和Survivor,TV series目前则是沉迷于Kyle XY。反正根据自己的爱好,想看啥就看啥吧)。忌:一忌三心二意;二忌两天打鱼三天晒网;三忌两三天热度。 疗程:目前为止满打满算6个月。 疗效如何呢?治疗前:连VOA的Special English都听不懂。毫不夸张,而且是完全听不懂。去上新东方,第一节听力课,那位老先生说一起做个测试瞧瞧。对完答案后,人家老先生又说了,错二三个的,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每天晚上洗洗睡了;错五六个的,继续保持;错二十个以上的,我劝你退班下

8、次再报吧!知道我错了多少吗?31个,现在想想我当时脸肯定都绿了。 治疗后:如果硬要用考试衡量的话,听托福听力的时候很轻松,基本上一遍过,最差的时候听两遍,而且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漏听单词的事情。听个新闻,看个电影之类的都没啥问题。 终于,终于,英语学习入门了。万岁!万岁!万岁!http:/ English,感觉自己的理解率还不能超过50%,那么这种方法有90%的可能性将会对你大有助益。即使你的词汇或阅读水平已经达到四六级或以上水平,但听说方面比较薄弱,这种方法依然值得你去尝试。我一向推崇钟教授的逆向法,但我也一直反对这套方法中一个重要口号:边听边查字典,直到听懂每一个单词。对于一个词汇量有限,或

9、听力基础极弱的学习者,这种方法近似于一种自虐,更重要的,这是一种低效的做法。为什么?既然目标是练听力,在这个过程中你却花太多的时间在查字典、弄清词义方面,结果耳朵得到的训练自然就受到了干扰和影响,没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我也不赞同初级阶段过分强调“泛听”的主张,它虽然回避了“抱着字典练听力”的痛苦、虽然把接收声音信号的时间利用率提升到了最大值,但是,你接收到的声音信号绝大部分是你完全不理解的。自己不理解的声音信息,实际上就是无意义的,对听力提升并无助益。泛听应该是在听力水平上了一个基本平台后才逐渐展开。我也不推崇过早看原版影视的学习法。听力没有上到一定台阶时,花太多的时间在影视上,除了可以多学

10、会几个俚语之外,多半是自找挫折感。如果词汇量有限,影视中会遇到太多你还不能理解(指那些即使显示在字幕里、即使你暂停播放也看不懂、猜不出)的俚语和特定剧情对应的生僻词汇,这依然等于在接收无意义的语音信号,无助于听力的提高。如果停下来查字典,那就是在重蹈“抱着字典练听力”的覆辙。另外,看影视真的太占时间,筑基阶段因为无法从影视中得到预期的训练与提高,这同样是一种低效劳动。那么,在筑基阶段,究竟怎么训练听力呢?首先,听的内容必须保证是你“完全理解”的。排除一切需要你去进行猜测的成分,因为“猜”本身就会分神,而且在这个阶段猜的本领是极弱的;更不能查字典,那不仅分神,还极费时间。为此,我们应当有意选择难

11、度不太高的听力材料,而且必须是有文本的听力材料。听之前,先阅读,这叫“听前准备工作”:集中时间查字典消除生词,然后通读材料,做到全文理解。由于材料难度不高,这个准备过程通常不会花很长时间。尽量选择附有词汇表的正规教材课文,这可以免除大量的查字典工作。如果想利用上下班的乘车时间练习,听前准备工作要在头天晚上完成。其次,反复地听。反复!反复!反复!反复的次数究竟要多少遍,这没有定数,在前期阶段,一篇课文通常不少于50遍,多的时候上百遍也不是不可能。为了保证重复的次数,听力文章不能太长,以12分钟语音长度为宜,最好不超过3分钟,这很重要。本人推荐新概念第二册、以及第三册的前两单元。如果你偏好美音,用

12、其美音版就是了。第三,持续跟读。具体实施:前1-3遍可以边听边看文本,同时跟读,而且要读出声来(如果会影响别人就采用默读吧)。如果有些句子跟读不流畅,可以暂停放音,反复朗诵这个句子若干遍。听的时候,一定要集中精力,训练自己对声音信号的直接反就能力,也就是尽量回避中文转译的方式去理解,刻意留心句子的意群和语调并极力模仿,细心体会语气和感情色彩,这样有助于培养语感。跟读过程中,尽量忘掉文字和句子的篇章段落图案,目的是排除传统的阅读式记忆(图式记忆)方式,而直接训练对声音的反应、理解和记忆。如果是用电脑学习,可以在正常播放速度下跟读顺畅后,将播放器调成快速播放,以进行强化训练(windows med

13、ia player的快速播放功能,提速1.4倍,不变频,听上去几乎没有什么变声的感觉)。直到跟读完全流畅无滞、几乎可以接近与原音同步的程度为止,再转入下一课的学习。这时,通常已经可以背诵全文了,而且这种背诵是纯粹基于语音和听觉的,而不是视觉意义上的背诵。这个过程其实是听、说同步训练。经过这种训练后,课文中的生词基本被完全消化,可以形成长期记忆;还能加深对篇章结构的理解,也有助于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这是一种全方位的训练。第四,定期复习。听觉的理解和记忆,同样存在遗忘问题。所以要定期对前面已学内容安排时间重温(依旧是边听边跟读,复习通常跟读35遍即可),以巩固并形成长久记忆。以上是这种方法

14、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很容易长时间集中精力,这是因为你要保持跟读,你很难不保持注意力集中于声音信息。谈一个相关问题,那就是所谓的“假听懂”问题。由于听的内容是你预先已经理解的对象,所以你会发现你只需听三五遍就觉得自己完全听懂了,很多人就不想再重复下去了,于是就转入新的内容,这样很快就完成了一本教材的学习,结果发现自己并没多大进步。谁都明白,这个“懂”其实是读懂的,而不是听懂的,这就是所谓的“假听懂”问题,这也是这种训练方法受到质疑的地方。既然我们的目标是听力筑基,说白了就是打通耳朵的问题。这个阶段,假听懂是无法回避的,而且也是完全正常的现象。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马上听懂多少

15、,而是要经过大量的重复训练,刺激大脑对“有意义的声音信号”(你已经理解其含义的声音信号)作出直接反应,并逐渐适应、接受、并形成条件反射。每重复一次,假的成分就减少一分,真的成分就多一分。如果你每天能有2小时左右用于这种训练,完成新概念第二册的96篇短文的训练,通常只需23月。这时,你不仅会发现自己的听力基础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完成了96篇语境短文(对比于那些“xxx句”的无语境句子堆积)的“听觉化背诵”(对比于“视觉化背诵”),所以,它对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也有了非同寻常的提升,因为你对英语的语感已经整体提高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筑基”。由于听的内容已经预先理解了,所以不必局限于慢速语音听力材料,完全可以一开始就从常速入手。即使你所选的教材配套的语音是慢速的(多半是这样的),也可以用变速手段(如WMplayer的快速播放)转成近似常速来训练。完成这个筑基过程(我定的标准是,不刻意的情况下基本能大致80%听懂VOA慢速英语),再加入到标准英语的听写行列、再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