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给水消声及隔振技术措施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177653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给水消声及隔振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活给水消声及隔振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活给水消声及隔振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活给水消声及隔振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活给水消声及隔振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给水消声及隔振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给水消声及隔振技术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给水消声及隔振技术措施291 居住小区独立设置的水泵房、气压给水站其运行噪声应符合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292 设置在住宅、集体宿舍、医院、旅馆、宾馆、办公楼、教学楼、科研楼等建筑物的管道、附件及水泵等均应考虑防躁声的要求。各类建筑的允许噪声级见附录M。设置在播音室、录音室、音乐厅等建筑的水泵必须采取隔振消声措施。293 泵房的位置要布置恰当,不得布置在需要安静的房间(如卧室、病房、教室等)的上下及与其毗邻的房间内。气压给水站墙体及门、窗外的噪声应小于50dB。2.94 水泵机组应采取下列措施:1 采用低噪声水泵。2 水泵机组应设隔振装置(如橡胶隔振垫、减振器、弹簧减振器等)。

2、3 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装设可曲挠橡胶接头或其他隔振管件。4 管道支架宜采用弹性吊架或弹性托架和隔振支架。5 泵的出水管穿墙和楼板处,洞口与管外壁间填充弹性材料。 6 必要时,应要求建筑专业采取措施,如在墙面、顶棚加设多孔吸音板及双层门窗等隔音措施。295 水泵机组隔振应根据水泵型号规格、水泵机组转速、系统质量和安装位置、荷载值、频率比要求等因素选用隔振元件。卧式水泵宜采用橡胶隔振垫、橡胶隔振器、阻尼弹簧隔振器,当安装在楼板上宜采用橡胶隔振器或阻尼弹簧隔振器,立式水泵宜采用橡胶隔振器。2.9.6 水泵机组的隔振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弹性性能优良、刚度低。 2 承载力大,强度高、阻尼比适

3、当。 3 性能稳定,耐久性好。 4 抗酸、碱、油的侵蚀能力良好。 5 加工制作和维修方便。297 水泵机组的隔振元件支承点数量应为偶数,且不少于4个。一台水泵机组的各个支承点的隔振 元件,其型号、规格、性能应一致。2.9.8 根据每个支承点所担负的荷载或单位面积的荷载(选隔振垫时用),按厂家提供的各种隔振元 件的相关资料查得固有频率(f0)、压缩变形值等。根据机组转速求得扰动频率(f),其扰动频率与固定频率之比必须大于2,一般宜在25之间。水泵机组隔振的最低频率比见表2981;频率比与隔振效率的关系见表2982。表2.9.81最低频率比设置场所建筑物举例最低频率比只考虑隔振工厂、车库、仓库、地

4、下室等2.0一般场所办公室、商店、食堂、综合楼等2.5应注意场所旅馆、医院、学校、住宅、商住楼等3.0特别注意场所播音室、录音室、音乐厅、高层建筑上层等3.0表2.9.82 水泵机组隔振效率频率比ff022.22.42.62.83.03.54.04.55.06.08.010绝对传递率TD0.340.300.250.220.180.140.100.080.060.050.040.0250.018隔振效率()667075788286909294959697.598.22.9.9 一些常用水泵的隔振及其安装可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排水标准图实施。卧室泵见98S102,立式泵见95SSl03。2910

5、与水泵隔振配套安装在管道上的可曲挠橡胶接头、可曲挠橡胶异径管、可曲挠橡胶弯头等管道配件应满足隔振和位移补偿两方面要求: 1 一般可按每个橡胶接头具有插入损失1525dB的隔振效果来估算隔振管道配件的数量。 2 位移补偿一般考虑轴向位移和横向位移。管道隔振配件所允许的位移量应满足水泵隔振元件的变形量,并可由此来确定配件的数量。2911 用于生活饮用水管道的可曲挠橡胶管道配件,应得到卫生部门的许可,2912 用于水泵出水管的可曲挠橡胶接头等隔振管道配件,应按工作压力选用,用于水泵吸水管时应按真空度选用。安装在水泵进出水管上的可曲挠橡胶接头,必须安装在靠近水泵处。2913 可曲挠橡胶管道配件可明装也

6、可暗装,但不得嵌装于墙内,并必须确保其处于不受力的自然状态下工作,其各个方向的位移不受环境的影响,用于埋地管道时,应设在管沟内或检查井内。 一般宜安装在水平管上,在配件上严禁刷油漆。当管道需要保温时,保温做法不得影响配件的位移补偿和隔振要求,如保温层不与配件的橡胶体直接接触,保温材料采用软性材料等。2.9.14 不和水泵布置在一起的贮水池、水箱也应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并尽量远离需要安静的房间。2.9.15 管道系统的设计,应采取下列减低噪声的措施:1 管内压力、流速均按规定选用,防止因压力过大、流速过快而引发噪声;当防噪声要求高时,配水支管与卫生器具配水件的连接宜采用软管连接,配水管起端设置水锤吸纳装置。2 管道不宜穿过有较高安静要求的房间,如卧室、病房、录音室、阅览室等。3 当卫生间紧贴卧室等需要安静的房间时其管道应布置在不靠卧室的墙角。旅馆客房的卫生间其立管应布置在门朝走廊的管井内。4 管道穿楼板和墙处,管道外壁与洞口之间填充弹性材料。5 敷设在墙槽内的管道,宜在管道外壁缠绕厚度不小于10mm的毛毡或沥青毡。6 管道的支吊架应考虑隔振要求,宜在管道外壁与卡环之间衬垫厚度小于5mm的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对隔振要求高的地方应采用隔振支架。支吊架安装图详见02S4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