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17518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义薄云天 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生用书P36P37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属:连续B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曾:曾经C公子往数请之 数:多次D乃谢客就车 就:登上解析:选B。曾,读zn,竟然。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公子往数请之愿枉车骑过之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公子勉之矣吾固知公子之还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A/B/C/ D/解析:选A。第三人称代词/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音节助词,无实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皆谦而礼交之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公子从车骑北

2、救赵而西却秦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公子从车骑,虚左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A/B/C/D/解析:选B。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4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B公子何以知之C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D何功之有哉解析:选C。被动句,其余各项是宾语前置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8题。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弊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

3、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

4、释错误的一项是 ()A愿枉车骑过之 过:拜访B公子颜色愈和 颜色:脸色C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谢:感谢D而以公子为长者 长者:有德行的人解析:选C。谢:告别。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解析:选C。A项,因为;凭借。B项,缘故;故意。C项,都是名词,座位。D项,登上;成就。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仁而下士,他摆下酒席,亲自去迎接魏国隐士侯嬴,侯嬴故意摆出傲慢的样子,信陵君却愈加恭敬,把侯嬴尊为上客。B“宾客皆惊”从侧面写出了信陵君举动的不同凡响,有力地烘托了信陵君“能下士”的特点。C选段中连用二十多个“公子”,称谓中流露出作者对信陵君的

5、尊敬和钦佩之情。D司马迁长于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意在以信陵君的恭敬衬托侯嬴的忠诚和智谋。解析:选D。主要是表现信陵君的礼贤下士,侯生起衬托作用。8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译文:_(2)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弊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译文:_答案:(1)我几十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检点自己的行为,终究不能因为看门贫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物。(2)公子让车马随从跟随,空出车子左边的座位,亲自到东城门去迎接侯生。侯生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就径直登上车,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丝毫没

6、有谦让的意思。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孟尝君名文,姓田氏。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冯乃西说秦王曰:“王亦知齐之废孟尝君乎?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背齐入秦,则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不可失时也。”秦王大悦,乃遣车十乘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冯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曰:“今臣窃闻秦遣使车十乘载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孟尝君不西则已,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则临淄、即墨危矣。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齐王曰:“善。”王召孟

7、尝君而复其相位,而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馀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

8、,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节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 诚:实情B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 币:钱币C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 趣:同“趋”D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 徒:白白地解析:选B。币:礼物。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组是()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解析:选B。句中“其”都解释成“他的”。句中,“于”表被动,句中“于”是“在”的意思。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孟尝君“得士”和“

9、怨士”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B。注意前一句应是“得士”,后一句是“怨士”。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尝君被废黜的原因,除了是齐王不满其声名盖过了自己并独揽了齐国的政权外,还有就是齐王被秦、楚两国散布的流言蜚语迷惑。B众宾客的离去反衬了冯的忠诚,西行游说的成功更说明了他的能力。冯并不同于那些鸡鸣狗盗之辈。C孟尝君有食客三千,体现了他的礼贤下士,而他复职后准备狠狠地侮辱弃他而去的宾客,又反映了他心胸狭隘,缺乏容人之量。D冯不仅善于游说,而且善于劝谏。他巧用比喻劝说孟尝君,并真心祝愿他能恢复往日门客盈门的盛况。孟尝君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解析:选D。D项“

10、真心祝愿他能恢复往日门客盈门的盛况”不合文意。13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译文:_(2)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译文:_(3)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译文:_答案:(1)大王为什么不在秦国使者没到达之前,恢复孟尝君的官位,挫败秦国的阴谋,断绝它称强称霸的计划。(2)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3)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参考译文:孟尝君姓田名文。齐王受到秦国和楚国毁谤言论的蛊惑,认为孟尝君的名声压倒了自己,独揽齐国大权,终于罢了孟尝君的官。那些宾客看到孟尝君被罢了官,一个个都

11、离开了他。冯就乘车向西到了秦国游说秦王说:“大王也知道齐国罢了孟尝君的官吧?使齐国受到天下敬重的,就是孟尝君。如今齐国国君听信了毁谤之言而把孟尝君罢免,孟尝君心中无比怨愤,必定背离齐国;他背离齐国进入秦国,那么齐国的国情,朝廷中上至君王下至官吏的状况都将为秦国所掌握,齐国的土地也将为秦国所得。您赶快派使者载着礼物暗地里去迎接孟尝君,不能失掉良机啊。”秦王听了非常高兴,就派遣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去迎接孟尝君。冯告别了秦王而抢在使者前面赶往齐国,到了齐国,劝说齐王道:“现在我私下得知秦国已经派遣使者带着十辆马车载着百镒黄金来迎接孟尝君了。孟尝君不西去就罢了,如果西去担任秦国宰相,那么天下将归秦国所

12、有,那么临淄、即墨就危在旦夕了。大王为什么不在秦国使者没到达之前,恢复孟尝君的官位,挫败秦国的阴谋,断绝它称强称霸的计划。”齐王说:“好。”齐王召回孟尝君并且恢复了他的宰相官位,同时还给了他原来封邑的土地,又给他增加了千户。自从齐王因受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那些宾客们都离开了他。后来齐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位,冯去迎接他。还没到京城的时候,孟尝君深深感叹说:“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宾客们看到我一旦被罢官,都背离我而去,没有一个顾念我的。如今靠着先生得以恢复我的宰相官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见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听了这番话后,冯收住缰绳,下车而行拜礼。孟尝君也立即下车还礼,说:“先生是替那些宾客道歉吗?”冯说:“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孟尝君说:“我不明白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冯说:“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活物的必然终结;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