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校公会工作调研汇报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17509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校公会工作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联校公会工作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联校公会工作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联校公会工作调研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联校公会工作调研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联校公会工作调研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校公会工作调研汇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校公会工作调研汇报 我县农村小学早就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普遍改进了义务阶段教育的办学条件。但城镇之间、学校和群体之间,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相差悬殊,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已严重失衡,尤其是农村老师队伍不稳定,优异老师流失更是严重。XX年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xx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 efa 高层会议上表示,目前教育的三大任务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而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在,我们全方面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全部的学杂费。这对于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来说,含有不可估量的主动作用。但在我县农村老师队伍的稳定方面仍然存在着很

2、多问题,还需作更多的努力。一、影响农村老师队伍稳定的部分问题1、 农村老师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发展空间小。因为财政编制人数有限,在老老师没有退休的前提下,年轻老师极难进入老师行列中来,而且农村老师生存压力巨大生活艰苦,即使做出成绩,也少有有效机制和奖励制度给予肯定,缺乏发展空间。她们一旦有门路就想离开这个职业,或走出农村走进城市,造成农村老师流失严重。农村老师和城市老师相比,农村老师整体素质不高,老师队伍多种结构不合理,首先,农村老师学历达标和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尽管经过20世纪末大规模的学历赔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学历达标率分别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但因为培训质量低和其它多方面原因,不少

3、老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时提升。其次,学科结构极不合理,大部分学校缺乏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和外语老师。另外,年纪结构不合理,层层拔高使用的多。2、 中央、省财政投入不足,老师待遇较低中国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是属于“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曾经起到过十分关键的作用,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各级政府层层下放义务教育的管理权限,推卸对义务教育责任的现象。这么财力微弱的乡镇政府负担了农村义务的重大责任,有些人形象地称之为“小牛拉大车”。我们小学老师队伍,就物质待遇而言,待遇低。就工作环境而言,城镇的二元社会格局,造成城镇差异巨大,社会多种优质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造成农村

4、从物质到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处于贫困状态。3、代课老师较多我们联校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代课老师问题,因为有的老师年纪大再加上常年带病无法坚持正常工作,只好由代课老师来维持当地小孩的教育。现在我联校有30名左右代课老师。农村代课老师首先拿不到或拿极少的工资,另一方又多数不具有老师资格。和城里老师人满为患相比,存在着不平等。显然,伴随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不停深化,农村老师队伍问题正凸显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并将严重影响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农村老师流失严重,结构老化,素质偏低。在此,我认为要从制度重建的角度思索农村老师队伍问题。二、加强中国农村老师队伍的对策提议1、 应建立城镇老师双向流动制度就农村

5、老师现实状况分析,老师流动制度实质需要建立双向流动制度。双向流动制度包含两种制度,其一,城市老师支援农村教育制度;其二,农村老师定时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多年来,各地建立的老师交流制度,大多属于前一个制度。不过,在这种制度运行过程中也存在部分问题,一是将老师交流和评职晋级挂钩,造成乡村学校老师感到,“乡村学校是城市学校老师练手的地方”;二是,交流时间较短,通常为一年左右,且不知道下批交流人员是否还接续进行。显然,这种制度有一定缺点。所以,要处理农村老师问题,建立农村老师定时到城市学校进修制度很必须。!empirenews.page3、要修改老师编制制度目前,老师制度中老师编制问题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6、很大。现行城镇老师配置受制于老师编制,农村学校老师编制数普遍少于城市。不利于素质教育开展。我们认为,要从两方面入手处理问题。首先,以农村学校为单位核定老师编制。学校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的实践机构。某行政区域内老师编制数量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标准,不能说明该区域内每一个学校老师队伍的实际需要数量;某行政区域内老师队伍机构合理,不能证实该区域内每一所学校老师队伍机构均合理。老师通常不可能跨学校工作,所以,老师编制要服从教育工作实际的要求,就应该以学校为单位核定。这是实践的逻辑。其次,核定老师编制要多维度考虑。我们认为,从真正的素质教育要求出发,老师编制除了考虑教职员和学生比之外,还要考虑任课门数和教职员比

7、,周课时和教职员比等原因。规模小的农村学校还要考虑年级数和教职员比。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基础要求是学校开设的课程门类要齐全。试想学校因为老师编制数量紧缺,不得不将老师关键集中于开设中考和高考要求的必修科目,怎么能实施素质教育呢?同时,为了提升教育质量也不能不考虑控制老师上课的周课时数,给老师学习、进修、备课的必须时间,计算老师编制时忽略周课时和教职员比也是和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可见,现行老师编制关键是和“应试教育”相匹配的,只有和“应试教育”相匹配的多种规章制度逐一废除,素质教育才可能落到实处。4、 要修订老师法,明确老师的公务员身份老师的法律地位是老师职业社会地位及声望的主要保障,也是吸引高

8、素质师源的主要条件。在中国,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现行的老师法对老师的法律地位没有明确。从理论上讲,老师的法律地位是经过两种角色被定位的:首先,老师是公务员;其次,根据职能她又是教育者和知识的传输者。所以,在日本、韩国和欧洲的部分国家,老师是国家公务员;在美国,老师是地方公务员。所以,我们有必须经过修改老师法,明确农村老师的老师公务员身份。明确老师公务员的身份,对于改进农村中小学老师队伍建设最少有以下两方面的主动意义:一是国家可借此对现有的数百万农村老师进行资格重新认证考评,解聘多出的代课老师和不合格老师,精简现有农村老师队伍,整体提升老师素质;二是农村老师既然是公务员,其工资待遇由中央、省和地方分担将名正言顺,老师队伍的门槛也自然随之提升,能够在法律上确保农村老师的工资待遇。1/2 12尾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