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电机悬挂方式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17497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牵引电机悬挂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牵引电机悬挂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牵引电机悬挂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牵引电机悬挂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牵引电机悬挂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牵引电机悬挂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牵引电机悬挂方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牵引电机得三种悬挂方式动力车与机车得牵引电机就是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轮对得,牵引电动机悬挂,就是指牵引电 动机得安装方式。牵引电机与传动装置在动力车上有不同得悬挂方式,常用得悬挂方式有以 下三种:抱轴式悬挂,车体悬挂,转向架悬挂。轴悬式又称牵引电动机半悬挂,架悬式与体悬式 又称牵引电动机全悬挂。以下就这三种悬挂方式得结构、工作原理与优缺点进行介绍。一、抱轴式悬挂1、定义牵引电动机抱轴式悬挂,或称半悬挂(t r action motor semi-sus p ensio n ):牵 引电动机得一端通过抱轴承刚性抱合在车轴上,另一端弹性悬挂在转向架构架得横梁或端梁 上得安装方式。牵引电动机质量得一半支

2、悬在构架上,为簧上质量,故称半悬挂。牵引电动机 得另一半质量压在车轴上,为簧下质量。2、结构图左图为弹性轴悬式牵引电机1一牵引电动机;2车轴;3空心轴;4抱轴承;5大齿轮;6弹性元件、3、工作原理固装在牵引电动机电枢轴上得小齿轮与固装在车轴上得大齿轮组成一级减速装置,牵引 电动机驱动车轴回转。借助于抱轴承得泄位作用,保证了牵引电动机电枢轴与车轴平行,且大 小齿轮得中心距保持不变,保证了大小齿轮得正常啮合。弹性轴悬式也属于牵引电动机半悬挂(轴悬式)o弹性轴悬式得结构与刚性轴悬式相似, 见上图、牵引电动机得一端弹性支在转向架构架上,另一端通过抱轴承支承在空心轴上,此空 心轴套装在车轴得外面,从动大

3、齿轮固装在空心轴端部,空心轴两端通过弹性元件支承在轮 心上,牵引电动机输岀得力矩通过小齿轮传至大齿轮,通过空心轴、弹性元件传至轮对,空心 轴与车轴一同旋转。装在轮心上得弹性元件,既要支承牵引电动机约一半得重量与空心轴及 大齿轮得全部重量,还要传递牵引电动机通过大齿轮传来得力矩。4、优缺点(1) 优点:牵引电动机半悬挂由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成本低廉、维修方便等 优点,在电传机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弹性轴悬式牵引电动机只要存在一点弹性,来自钢轨得硬 性冲击,经过弹性元件得缓冲,使抱轴承及牵引电动机得垂向加速度大为减小,改善了牵引电 动机得工作条件、牵引电动机得力矩经弹性元件传至轮对,改善了

4、牵引齿轮副得工作条件。(2) 缺点: 簧下质量大,因而轮轨垂向动载荷大、牵引驱动装程中得大齿轮全部质疑以及牵引电动机、小齿轮与齿轮箱等约一半得质疑就是 压在车轴上得簧下质量。 牵引电动机及牵引齿轮得工作条件差。来自钢轨得冲击直接传至牵引电动机与牵引齿轮啮合而,牵引电动机垂向加速度大,牵引齿 轮啮合而得接触动应力大,影响它们得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因此,随着机车速度得提高, 牵引电动机半悬挂不再适应要求而要采用牵引电动机全悬挂。一般情况下,机车最大运用速 度不超过1 2 Okm/ h ,可以采用牵引电动机半悬挂、 牵引电动机抱轴承得技术状态对驱动装苣得工作有重大影响。抱轴承过去都采用滑动轴承,滑

5、动抱轴承与车轴之间径向间隙较大,且随着机车疋行里程得 增加,滑动抱轴承得间隙增大,大小牵引齿轮得中心距发生变化,齿轮啮合条件恶化,抱轴承间隙增大,使牵引电动机电枢轴与车轴不平行度增大,也使齿轮啮合条件恶化,影响齿轮得使 用寿命、因此必须严格注意抱轴承得润滑与维护,保证轴承间隙不超限。滑动抱轴承在速度 较高得情况下磨损快,且容易发热而引起烧瓦事故。滑动抱轴承缺点就是:运用可靠性差,维 修工作疑大,维修费用高,牵引齿轮副得啮合条件差,影响齿轮使用寿命、近些年来,国内外一些机车采用滚动抱轴承。与滑动抱轴承相比,滚动抱轴承得优点为滚 动轴承工作可靠,维修工作最小,而且减小了抱轴承得径向间隙,改善牵引齿

6、轮得啮合条件, 延长牵引齿轮得使用寿命、弹性轴悬式得动力学性能及苴结构复杂性介于刚性轴悬式与架悬 式之间,适用于就是最大速度为1 2 0km/h16 0 km/h得机车、二、车体悬挂1、定义这种悬挂方式通常就是把牵引电动机悬挂在车体得底部,使英成为二系弹簧以上得质量、 这样一来,转向架构架得质量及回转惯性矩就大为减小,容易保持转向架髙速时得蛇形稳龙 性,对减轻轮轨得垂向及横向动载荷也有所帮助。对于时速超过2 00km得动力集中型高速动 车组,动力车置于列车两端,中间为拖车,要求动力车具有很大得功率,其牵引电动机车较大, 如果采用架悬式,则转向架构架质量增加很多,簧间质量(构架质量位于一二系之间

7、,称为簧 间质量)过大,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特别就是对转向架得蛇行稳立性不利,须设法减小。为此, 把牵引电动机挂在车体底部,使牵引电动机成为二系悬挂之上得车体质量,谓之体悬式,也属 于全悬挂。此时,牵引电动机电枢轴输出得力矩经减速装置传到轮对上产生牵引力,该驱动装 置要适应车体与轮对之间各方向得相对位移,该相对位移比架悬式驱动装宜要求得相对位移 量要大得多。体悬式牵引电动机得驱动机构最为复杂,只有必要时才采用体悬式。2、结构ft悬挂 方式 模型1、车体2、构架3、轮对4、驱动装置牵引电动机体悬式驱动装麗3、工作原理牵引电动机悬挂在车体上,其输岀扭矩通过齿轮箱(装在车体上)、万向轴、小齿轮、大齿

8、轮传至轮对。牵引电动机体悬式驱动装置必须适应车体与转向架之间得相对运动以及转向架 与轮对之间得相对运动。传递扭矩得万向轴得长度必须能够灵活伸缩,以适应车体与轮对之 间较大得相对运动。4、车体悬挂方式得优缺点牵引电机采用体悬挂得方式可以使得簧下不能通过弹簧进行缓冲得重量大大减轻,这样 减轻了车辆对钢轨得冲击力,并改善了电机与齿轮组得工作条件,相对于轴悬式来说,轴悬式 有一半得重量要直接冲击钢轨,在同样冲击力得情况下,很明显要比轴悬跑得快、三、转向架悬挂1、定义架悬式悬挂牵引电动机固装在转向架构架上,牵引电动机全部就是簧上质量,故又称全悬挂式。牵引电动机架悬式由于簧下质量小,适用于快速与髙速机车。

9、架悬式牵引电动机与转 向架构架一起振动,与电枢轴上得小齿轮相啮合得大齿轮也必须随构架振动,使大小齿轮得 中心距保持不变、把从动大齿轮上得力矩传到轮对得驱动装置上就是架悬式得关键技术。该 驱动装置必须就是弹性得,以适应转向架构架相对于轮对各方向得振动位移。2、架悬式驱动机构架悬式驱动机构,按弹性联轴器得结构与布苣方式不同,可分为电机空心轴驱动装豊与轮 对空心轴驱动装置两大类、(1)电机空心轴驱动装置示意图1-轮对;2齿轮箱;3 -小齿轮;4 一弹性联轴 器;5牵引电动机;6扭轴; 7齿形联结器。牵引电动机固装在转向架 构架上,而牵引齿轮箱就是轴 悬得。牵引电动机得电枢轴就 是空心得,传递扭矩得1

10、1轴从 空心电枢轴中穿过、牵引电动 机空心电枢轴得输岀超矩,经 齿形联结器、扭轴、弹性联轴 器、小齿轮、大齿轮驱动轮对转动。扭杆端得齿形联结器与扭轴与空心电枢轴之间得间隙,允许扭杆倾斜,以适应牵引电动 机与轮对之间各个方向得相对位移、 优缺点:电机空心轴驱动装置布置紧凑、尺寸小、重疑轻,其缺点就是簧下质量较大、牵引 电动机长度缩短,对提高功率不利。另外,整个传动系统得扭转刚度较小,如果各弹性元件得 刚度选择及匹配不恰当,会使轮轨间得黏滑振动增大,容易诱发空转,影响机车黏着牵引力得 正常发挥、示意图(2)轮对空心轴驱动装置1 一弹性元件;2空心轴;3 轮对;4轴承;5牵引齿轮;6牵引电动 机;7

11、-空心轴套。大齿轮用滚动轴承支承在空 心轴套上,而空心轴套紧固在牵 引电动机得机体上。在空心轴套 内又贯穿一根空心轴,包在车轴 外而,此空心轴就是转动得,用 来传递牵引电动机得扭矩、空心 轴就是一端通过连接盘、弹性元件与大齿轮相一端通过连接盘、弹性元件与大齿轮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盘、弹性元件与轮 心相连。牵引电动机扭拒由小齿轮、大齿轮,经弹性元件、空心轴,传至空心轴另一端得弹性 元件,传递给车轮,再经车轴传至另一侧得车轮。这种驱动装程称为轮对空心轴两级弹性驱动 装置、优缺点:空心轴两端得弹性元件为弹性六连杆机构,分别与大齿轮及轮心相连,用来传递扭 矩,并且有良好得运动学性能。轮对空心轴两级弹性

12、驱动装置得优点就是:簧下质疑轻,轮对 与牵引电动机之间得到两级弹性隔离,因此有较好得动力学性能,弹性六连杆机构得径向刚 度很大,与车轴保持同心,不产生离心力而形成附加载荷与应力。其缺点就是结构比较复杂。3、架悬式悬挂方式补充牵引电动机架悬式广泛应用于速度较髙得机车与动车上。其主要特点就是将牵引电动机 固装在转向架构架上。因牵引电动机全部质量属于簧上部分,故称这种悬挂为全悬挂。这种 悬挂方式因簧下质量较小,有利于机车髙速运行。同时因线路不平顺与冲击所引起得轮对垂 向与横向加速度,不会传到牵引电动机与牵引齿轮副,使电机与齿轮副得工作条件大为改善。 例如当车轮得垂向加速度为10g时,牵引电动机得垂向加速度只有0. 5g,牵引电动机及牵引 齿轮副得工作条件大为改善,故障率减少,工作寿命延长。机车速度愈高,上述优点愈明显、 通常认为,机车最大运用速度超过1 2 Okm/h就应采用牵引电动机架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