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17319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学习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项目学习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项目学习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项目学习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项目学习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学习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学习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学习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 2014年是浙江省实施新高考制度的第一年,随着新高考制度的实施,走班教学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模式。这给行政班的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容易出现管理找不到人的情况。而班集体是学校里面的一个小家庭,据不完全统计,学生有45%的时间与同学在一起,25%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30%的时间用于吃饭、睡觉等。与同学在一起的时间占了较大比例。因此,营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在基于新高考制度的班级管理模式下,运用“项目学习”可以在班级管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认领班级各类项目,奠定管理基础 基于魏书生老师“班级的事,事事有人

2、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的理念,笔者进行了大胆创新,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两类项目任务:班级行政事务和班级日常事务管理项目。班级行政事务管理主要是班委、团支委、组长、科代表等,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包括班级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项目任务根据班级人数进行设定,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两个管理项目(见表1)。 班级管理项目任务通过学生自荐、相互竞争、教师推荐的形式来确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喜好、专注点差异,自主选择项目任务。如果出现同一个项目任务有两人以上选择,就要进行PK环节。确定各个项目任务之后,学生制订对应项目的职责和要求,并在任期内认真履行职责,并接受考评组的考评。 同时班级建立了副班主任制度,聘请

3、了班级中能力、责任心相对较强的6位同学,每人考评一周,负责监督项目任务的履行情况,完成班级日志的记录,在每周的班级会议上对完成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履行不到位的同学提出整改意见。 以项目任务为基础的班级“双重管理”模式的实施,为班级的民主、科学管理打下了基础,通过双重岗位项目的履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与品质、责任意识、主人翁精神。靠班主任的理论说教,希望通过学生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培养,显然无法实现这些培养目标。学生在自主选择、职责履行、他人监督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提高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集体负责的责任意识,也避免了在走班过程中的管理松懈问题。 二、实施“五个一”项目,提高综合素养

4、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级实施了“五个一”项目:每日一演讲,每日一格言,每日一跑步,每周一班会,每月一家书。“五个一”项目的实施以班级学生分管的形式进行,5位同学分别作为这5个项目的具体实施负责人,制订项目实施的任务要求、时间安排、考评要求、任务的实施等。 1.每日一演讲和每日一格言的项目一般在早自修之前进行。 负责该项目的学生每日轮流安排其他同学在黑板上书写自己原创的格言,并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之后进行每日演讲,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演讲主题,按照演讲的要求进行演讲,有的还制作了PPT,每次有两个学生对演讲进行点评和打分,每周评出“演讲之星”。 2.每日一跑步的项目每天

5、进行。 在其他班级同学都可以背着书包回家的时候,魏书生班上的学生却在操场上进行着每日的跑步。每日跑步强健了学生的体魄和毅力,一个文科体育弱班变成体育强班,在运动会中勇夺“体育道德风尚奖”,有每日跑步的功劳。 3.每周一班会的项目安排在每 周五的班会课上。 每次由5人小组承办,在组长的带领下,课前确定班会的主题,策划流程,撰写策划书;课中组织班会开展,考评小组对班会进行星级班会的打分;课后对班会进行总结和反思。我想了解你规则与自由(辩论赛)青春飞扬,智慧人生宪法在我身边一站到底美食节系列最强编剧各种班会呈现在学生面前,建立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发挥了不同学生的特长,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学

6、生的组织策划能力,让学生享受了活动中的乐趣,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这些都是班主任一手包办、一讲到底所无法达到的。 4.每月一家书的项目。 活动提供了沟通的渠道,拉近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朱莹家长在收到孩子的家书之后,有这样的体会:“孩子的信,感情细腻,处处说到自己的心坎上,可以说这次是真的触碰到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感谢家书,让我与孩子心与心交流。可以看出,孩子长大了,她不会像小时候一样黏着你,做家长的难免会不适应。我也会改进自己的不足,不再过多地批评她,要多倾听,用一句她信中对我说的话除了你,我还可以跟谁去倾诉呢?” 看似简单的“五个一”项目,以日复一日的坚持和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全面锻炼

7、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每日演讲提升了学生的信心和口才,每日格言促进了学生理性思考,每日跑步强健了学生的体魄和毅力,每周班会让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迅速提升,每月家书让学生感恩父母、懂得交流,在日积月累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与新高考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不谋而合。 三、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培养公民意识 由于升学竞争的压力和教育评价体制的不合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评价主要以升学率为标准,因而社会、家庭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学习成绩。由此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智育是学校的硬指标,可以量化评估。而学生的公民意识却是一项无法量化评价的“软”指标。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

8、人接受了很多年的国民教育,甚至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满腹经纶,却缺乏基本的公民教养。 著名学者李慎之曾经说过:“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中国要想赶上先进国家,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学生不能只是生活在“象牙塔”里,更不能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学校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为重要己任。 以项目学习为引领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笔者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项目活动。社会实践项目遵循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重视他们处于走向成人阶段和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的特点,恰当选择载体,精心设计方法和形式,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在社

9、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在服务他人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的心情,引导他们善于思考,产生积极的体验。开展的社会实践项目主要可分为常规实践、公益实践、主题实践和特色实践四类(见下页表2)。 社会实践项目给予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有助于他们树立公民意识。学生可以把平时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社会中去,多看、多问、多想,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社会实践项目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实践的过程。 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项目,从不同领域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起到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学生公民行为养成的作用,实现了公民意识培养的

10、目的。志愿者活动具有自愿性、实践性的特征,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对提高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活动,继承与发扬学校的优良德育传统,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争取社会认同的需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得到增强,学生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和谐,学生的心理及精神的成长达到个人发展中的最佳境界。 四、利用“虚拟空间”项目,展示学生风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联系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是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依旧不是很流畅。笔者在班级管理模式探索中,利用多种“虚拟空间”,

11、展示学生风采,沟通了家长和学校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联系的渠道。 “虚拟空间”项目的主要形式有家长QQ群、微信群,最主要的特色是博客教育。笔者建立了班级博客,博客建立一年多来,访问量已达26000多人次,发布学生的文章近400篇,图片上千张,还有许多活动的视频。班级博客不仅成为学生活动交流分享的平台,也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便于沟通和教育。等到若干年后,学生回顾高中生活,这无疑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很多种,以项目学习为指引的管理模式只是其中一种。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班级建设的主要目的不是管住学生,也不是以高考成绩为唯一目标,而是引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有爱心、有创新的现代公民。不管哪种模式,在班级管理中都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民主为前提,以科学为根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这也是2014年9月公布的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所要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