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显示管及键盘的接口电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172193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1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码显示管及键盘的接口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码显示管及键盘的接口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码显示管及键盘的接口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码显示管及键盘的接口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码显示管及键盘的接口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码显示管及键盘的接口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码显示管及键盘的接口电路(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 F冋10 9 8J7 6 直h 3I IgndJ I c d c dp c) ffWKtg fI ITHHES七段LED显示块RXBiob)共阳餐数字显示器及键盘的接口电路一 显示器接口电路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常使用LE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 CRT (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和LCD(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等作为显示器件。其中LED和LCD应用较为广泛。1。 LED 显示器LED 是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当发光二极管导通时,相应的一个点或 一个笔划发亮。控制不同组合的二极管导通,就能显

2、示出各种字符。这种笔划式 的七段显示器,能显示的字符数量少,但控制简单、使用方便。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阳极显示器,阴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阴 极显示器。? LED 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通常的七段LED显示块中有八个发光二极管,故也有人叫做八段显示 块。其中七个发光二极管构成七笔字形“8”。一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小数 点。七段显示块与单片机接口非常容易。只要将一个8位并行输出口与显 示块的发光二极管引脚相连即可。 8 位并行输出口输出不同的字节数据即 可获得不同的数字或字符。通常将控制发光二极管的 8 位字节数据称为段 选码或段数据。? 共阴极结构的数码管显示“0”的段选码为: 3FHD7 D

3、6 D5 D4 D3 D2 D1 D0段选码 dp g f e d c b a0 0 1 1 1 1 1 1 3FH共阳极与共阴极的段选码互为反码,二者之和为 FFH。其他一些字形的段选码如下表:03FHC0H106HF9H2伽AdH34FHBGH466H知H5(5DH92H67DH707HFSH37FH30H9(5FH箱HA77H屬HB?CH83H豊示车欝就阳圾廉崔円C39HCHD5EHA1H79H湖(F7IHS4HP73HS2HU3EHC1HI3IHCEHy6EHP1HSFFH00H恢”00HFFH*LED 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点亮显示器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方法。1) 静态显示:当显示某一个字符

4、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恒定地导通或截止。例如七段显示器的a、b、c、d、e、f导通,g、dp截止,显示0。静态显示的特点是:每一位都需要一个 8 位输出口控制,用于显示位数较少(仅一、二位)的场合 较小的电流能得到较高的亮度,可以由 8255的输出口直接驱动。图示为三位显示器的接口逻辑。JIB255PCo -PC? PBo - PB* 晒 *-RAt2)动态显示:一位一位地轮流点亮各位显示器(扫描)。对于每一位显示器来说, 每隔一段时间点亮一次。显示器的亮度既与导通电流有关,也和点亮时间与间隔 时间的比例有关。若显示器的位数不大于8位,则控制显示器公共极电位只需一个 8位并行口 (称为扫描口或位

5、选口)。控制各位显示器所显示的字形也需一个共用的 8位口 (称为段数据口),用于显示位数稍多的场合,需编写扫描程序。IO”于个器送联牯 蛋各示段# 相把显姑线8 位共阴极显示器和 8155 的接口逻辑如图所示。M 寂 a p bjWiftW i和 ht.7Ki|TKLfifi HU I扯 IM In,-IS通过稠対护展口找知的LED动态显示接口动态扫描程序流程图MOVR0 ,#78H ;R0 指向显示缓冲区首地址MOVR3 ,#7FH ;存首位位选字MOVA ,R3LD0:MOV DPTR,#7F01H;指向 PA 口MOVXDPTR, A; 送位选字入 PA 口INCDPTR;指向 PB 口

6、MOVA,R0;查段选码MOVXDPTR,A;段选码送PB 口ACALLDL1 ;延时 lmsINC R0 ;指向显示缓冲区下一单元MOV A,R3;JNB ACC.0 ,LD1 ;判断八位显示完?RR A ; 未显示完,变为下一位位选字MOVR3, AAJMP LD0 ; 转显示下一位LD1: RET段码表DSEG: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77H,(78H) “0” “1” “2” “3”“8” “9” “A”“4”“5”“6”“7”7CH,39H,5EH,79H,71H“B” “C” “D” “E” “F”延时lms子程序DL1

7、:MOV R7,#02H;DL:MOV R6,#0FFHDL6:DJNZ R6,DL6DJNZ R7,DLRET2. 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 )是一种功耗极低的显示器件,它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 产品中,它不仅省电,而且能够显示大量的信息,如文字、曲线、图形等,其显 示界面较之数码管有了质的提高。近年来,液晶显示技术发展很快,LCD显示器 已经成为仅次于显像管的第二大显示产业。LCD显示器由于类型、用途不同, 其性能、结构不可能完全相同,但其基本形态和结构却是大同小异。二、键盘接口电路键盘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一个重要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数据、干预系统的工 作状态;1按键输入原理在单片机应用系

8、统中,除了复位按键有专门的复位电路及专一的复位功能 外,其它按键都是以开关状态来设置控制功能或输入数据的。当所设置的功能键 或数字键按下时,计算机应用系统应完成该按键所设定的功能,键信息输入是与 软件结构密切相关的过程。对于一组键或一个键盘,总有一个接口电路与CPU相连。CPU可以采用查询 或中断方式了解有无将键输入,并检查是哪一个键按下,将该键号送入累加器 ACC,然后通过跳转指令转入执行该键的功能程序,执行完后再返回主程序。2单片机上的按键单片机系统中最常见的是触点式开关按键, 这些按键的连接方式,可分为 独立式按键和行列式键盘。触点式按键在按下或释放时,由于机械弹性作用的影响,通常伴随有

9、一定时 间的触点机械抖动,然后其触点才稳定下来。其抖动过程如图所示,抖动时间的 长短与开关的机械特性有关,一般为 5 10 ms。在触点抖动期间检测按键的通与断状态,可能导致判断出错,即按键一次按 下或释放被错误地认为是多次操作,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为了克服按键触 点机械抖动所致的检测误判,必须采取去抖动措施。这一点可从硬件、软件两方 面予以考虑。在键数较少时,可采用硬件去抖,而当键数较多时,采用软件去抖。在硬件上可采用在键输出端加R-S触发器(双稳态触发器)或单稳态触发器 构成去抖动电路。右图是一种由R-S触发器构成的去抖动电路,当触发器一旦翻 转,触点抖动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电路工作

10、过程如下:按键未按下时,a = 0, b = 1,输出Q = 1。按键按下时,因按键的机械弹 性作用的影响,使按键产生抖动。当开关没有稳定到达b端时,因与非门2输出 为0反馈到与非门 1的输入端,封锁了与非门 1,双稳态电路的状态不会改变, 输出保持为1,输出Q不会产生抖动的波形。Xe C(-5V)濮慢T当开关稳定到达b端时,因a = 1,b = 0,使Q = 0,双稳态电路状态发生 翻转。当释放按键时,在开关未稳定到达a端时,因Q = 0, 封锁了与非门2, 双稳态电路的状态不变,输出Q保持不变,消除了后沿的抖动波形。当开关稳定 到达 a 端时,因 a = 0, b = 1,使 Q = 1,

11、双稳态电路状态发生翻转,输出 Q 重新返回原状态。由此可见,键盘输出经双稳态电路之后,输出已变为规范的矩 形方波。软件上采取的措施是:在检测到有按键按下时,执行一个10 ms左右(具体 时间应视所使用的按键进行调整)的延时程序后,再确认该键电平是否仍保持闭 合状态电平,若仍保持闭合状态电平,则确认该键处于闭合状态。同理,在检测 到该键释放后,也应采用相同的步骤进行确认,从而可消除抖动的影响。3独立式按键当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只需要几个功能键时,可采用独立式按键结构。独立式 按键是直接用I/O 口线构成单个按键电路,其特点是每个按键单独占用一根I/O 口线,每个按键的工作不会影响其它I/O 口线的状

12、态。独立式按键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但每个按键必须占用一根I/O 口线,因此,在按键较多时,I/O 口线浪费较大,不宜采用。独立式按键的典型 应用如图所示。其软件常采用查询式结构。先逐位查询每根I/O 口线的输入状态, 如某一根I/O 口线输入为低电平,则可确认该I/O 口线所对应的按键已按下,然 后,再转向该键的功能处理程序。i-i - P. iiMi JfflrtJAW4、行列式键盘接口电路单片机系统中,若使用按键较多时,通常采用行列式(也称行列式)键盘。 用I/O 口线组成行、列结构,按键设置在行列的交点上。例如用2X2的行、列 可构成4个键的键盘,4X4的行列结构可构成16个键的

13、键盘。因此,在按键数 量较多时,可以节省I/O 口线。1)键盘工作原理:行列式键盘的按键设置在行、列线交点上。行线通过上拉电 阻接到+5V上。当无键按下时,行线处于高电平状态;当有键按下时,行、列线 将导通,此时,行线电平将由与此行线相连的列线电平决定。这是识别按键是否 按下的关键。然而,行列式键盘中的行线、列线和多个键相连,各按键间将相互 影响,因此,必须将行线、列线信号配合起来作适当处理,才能确定有无按键按 下,及按键的位置。2) 按键的识别:识别按键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方法是扫描法。由列线送入全“0”扫描字、 行线读入行线状态来判断的。其方法是:给列线的所有 I/O 线均置成低电平,然

14、后将行线电平状态读入累加器A中。如果有键按下,总会有一根行线电平被拉至 低电平,从而使行输入不全为 1。键盘中哪一个键按下是由列线逐列置低电平后,检查行输入状态。其方法是: 依次给列线送低电平,然后查所有行线状态,如果全为1,则所按下之键不在此 列。如果不全为 1,则所按下的键必在此列。而且是在与电平为“0”的行线相 交点上的那个键。3) 键盘的编码键盘上的每个键都有一个键值。对于独立式按键键盘,因按键数量少,可根 据实际需要灵活编码。对于矩阵式键盘,按键的位置由行号和列号唯一确定,因 此可分别对行号和列号进行二进制编码,然后将两值合成一个字节,高 4 位是行 号,低4 位是列号。如图中的5 号键,它位于第1 行,第0 列,因此,其键盘编 码应为40H。采用上述编码对于不同行的键离散性较大,不利于散转指令对按键 进行处理。因此,可采用依次排列键号的方式对按排进行编码。以上图的4X4 键盘为例,可将键号编码为:01H、02H、03H、OEH、OFH、10H等16个键号。 编码相互转换可通过计算或查表的方法实现。4) 键盘扫描方式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对按键的处理是通过键盘扫描来完成的。键盘扫描只是 CPU 工作的一个内容之一。 CPU 在忙于各项工作任务时,如何兼顾键盘扫描,即 既保证不失时机地响应键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