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氮化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171951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氮化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气体氮化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体氮化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氮化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体氮化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缺陷类型产生原因防治措施渗氮层硬度低(不足)或硬度不均(软点)1、 渗氮温度偏高2、 第一阶段氨分解率过高或渗氮罐通气管久未退氮3、 使用了新的渗氮罐4、 工件未洗净,表面有油污5、 工件预先调质硬度太低6、 氮化炉密封不严漏气7、 装炉不当,气流循环不良8、 局部防渗镀锡时发生流锡9、 表面脱碳,晶粒粗大10、 渗氮温度低或时间短11、 氮化件表面出现异物1、 检验温度2、 氨分解率控制下限,渗氮排气管退氮或更换管3、 新罐预渗,使分解率平稳控制在上限4、 将工件清理干净5、 重新处理,使工件基体硬度符合要求6、 检查炉体,无漏气7、 合理装炉8、 喷砂,严格控制镀

2、锡厚度9、 去掉脱炭层或正火10、 严格执行氮化工艺11、 清理异物渗氮层浅1、 第二阶段温度偏低2、 保温时间太短3、 第一阶段氨分解率过高或过低4、 装炉时工件之间距离太近5、 密封不好,漏气1、 调整第二阶段温度2、 按工艺时间进行3、 调整分解率,使之符合要求4、 工件之间距离要合适5、 检查炉盖及盘根的密封情况工件变形大1、 机加工残余应力太大2、 工件大形状复杂3、 渗氮面不对称或局部渗氮4、 渗氮罐内温度不均匀5、 氨气流通不畅,装炉不当6、 工件自重影响1、 粗加工后去应力处理2、 缓慢升温,300以上,每升100保温一小时,控制加热和冷却速度,保证炉温均匀3、 改进设计4、

3、风扇转动正常5、 合理装炉6、 热校后在进行消除应力处理表面有氧化色1、 冷却时供氨不足造成炉内负压,吸入空气造成氧化2、 密封不好3、 干燥剂失效4、 出炉温度高1、 保持炉内正压2、 检查漏气部位及时压缩或堵住3、 换新干燥剂4、 炉冷200以下出炉陷类型产生原因防治措施网状波纹状针状或鱼骨状氮化物及厚的白色脆化层1、 渗氮温度过高2、 液氨含水量大3、 原始组织晶粒粗大4、 工件有尖角锐边5、 气氛氮势过高,出现相6、 表面脱碳严重,极易出现鱼骨状、针状氮化物1、 氮化温度适当2、 及时更换干燥剂或再加一干燥器3、 正火后重新调质处理4、 去除尖角,倒钝锐边5、 降低温度加大氨流量6、

4、缓慢升温,排净炉内空气渗氮面产生亮块或白点,硬度不均1、 温差太大2、 进气管道局部堵塞3、 工件表面油污4、 装炉量太多1、 测温,确保炉内温度一致2、 及时清理,疏通管道3、 将工件清理干净4、 合理装炉表面腐蚀1、 加入氯化铵太多2、 氯化铵挥发太快1、 按比例加入2、 用干燥的石英砂压实氯化铵表面剥落或脆性大1、 冶金质量不合格2、 渗氮工艺不当3、 氮化前磨削量大4、 表面氮浓度过大5、 调质淬火温度高6、 表面脱碳1、 选用合格的材料2、 改进工艺3、 减小磨削量,分几次磨削4、 严格控制氨分解率5、 正火后重新调质处理6、 去掉脱炭层裂纹1、 晶粒过于粗大2、 未及时回火1、 正火处理2、 补充回火渗碳层不致密,抗蚀性差1、 渗氮表面氮浓度太低2、 工件表面有锈蚀3、 工件清洗不干净,有油污1、 分解率不要太高2、 除掉锈蚀痕迹3、 将工件表面清洗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财经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