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走班教学下学校教学管理探索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169737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课走班教学下学校教学管理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选课走班教学下学校教学管理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选课走班教学下学校教学管理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选课走班教学下学校教学管理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选课走班教学下学校教学管理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课走班教学下学校教学管理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课走班教学下学校教学管理探索(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课走班教学下学校教学管理探索上海市桃浦中学上海市桃浦中学创建于1965年名为桃浦农业中学,1967年正式定名桃浦中学,1973年成为全日制完全中学,1992年随着行政区域调整,从嘉定县划归普陀区。2002年学校配合桃浦地区资源布局整体搬迁,由原真南路2531号搬迁至红棉路286号校址。2006年,初中部教学楼建成,目前占地1695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21264平方米,体育用地总面积为8270平方米,2017年,学校进行大修工程改造。2017年,学校人员编制105人。现有教职工人99人,其中高级教师20人、中级教师52人。教师89人,本科以上学历8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8人(含硕士学位)。设

2、计规模是44个教学班,现有教学班级23个,其中高中11个教学班,初中12个教学班,学生764人。去年是高考新政下的第一届毕业班,回顾历史,研究现状,我们发现,在高考新政下,“走班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根撬棒,它撬动了教师的生存状态,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管理文化。学校除了针对高考改革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之外,还必须在育人模式、课程体系、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改进,在破解新问题中迈出探索的步伐。一、选课走班基本情况 1、三年走班分类选课的组班与实施(1)“3+3”选科变化趋势明显。学校在组班上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2017届选科有18种不同组合;2018届毕业

3、班有12种组合;2019届高三毕业班只有6种组合(绝大多数学生高二选考地理生物,高三变成“3+1”模式,极个别的学生高二选考1门,高三变为3+2模式),学校通过三年的分类走班教学,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在学业上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体现了高考改革的“选择性教育思想”,全校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态势良好。(2)背后的原因分析:扬长避短集中精力备考。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相对而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于学科学习之中。在2017届高三毕业班中,学生发现在高三阶段“3+3”六门齐抓的学生往往顾此失彼,难以兼顾,并且相对“3+1”的学生每周要多用10节课在加三科目上,语数英的课时相对减少后,影响了复习的进度与效果。并且生物地

4、理是学两年参加等级考,政治、历史、物理、化学是学三年参加等级考,必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2017届高三毕业的本科录取生中,选择+2的占77.8%,+3的只有22.2%。在这种情形下,新一届的学生和家长对高中三年整体规划,选择高二时报考两门的学生大大增加,至少也会选择考掉一门。及时有效选科指导跟进。高中生在选择高考科目时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对自己成绩好差的判断,往往只是依据某次或某几次考试的分数或排名,高一年级只是学一些基础性的必修课程,和等级考范围相距较远,按照高一学科成绩选课不一定靠谱。学校和家长密切配合,选择自己学得更好的科目,选择对手比较弱的科目,选择优秀老师教的科目

5、,减少学生随性选科。在学生选定科目之前,帮助规划并确立以后的学业、职业、事业发展方向,尽量做到“选前不盲目、不草率,选后不纠结、不放弃”。学校管理资源优化配置。2017届高三毕业班在校学生总数为113人,共有18种不同的选科情况,最少的组合仅有1人选,最多的有14人选,18种组合中,选择人数达到10人的仅有4种。加上有的学生选择2门,有的学生选择3门,有的学科只开一个班,有的学科选择人数较多要开两个班,考虑的学校师资和硬件条件,各种综合因素结合,为学校的走班排课带来的极大的困扰,最后排定时还是有1位选择政物化的学生不能满足需求,只好在体育活动课、艺术课等时间安排老师单独辅导,对学校师资的调配带

6、来了一定困难。而基于参加地理、生物等级考的选课人数,选课组合的减少较好地保证了学生选课的稳定性,避免了学生选课的潮汐现象,有利于学校管理资源优化配置。师资不足限制走班规模。选课走班对学校目前的师资数量和结构均带来挑战,师资力量的储备也是限制我校等级考试选科安排的一大因素。以地理和生物为例,虽然地理和生物可以选择在高三考,也可以选择在高二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兼顾。去年我校初高中共有23个班级,专职地理教师2位,生物教师3位(其中两位是中层干部),我们尊重学生的选择,在高二和高三都开设了等级考的生物班,我们的3位生物教师要承担初中6个班的生命科学统考,高一4个班的生物合格考,高二高三5个班的生

7、物等级考,老师们的压力和工作强度都很大,迫使我们调整教学安排,也在下一届的选科中,引导选考生物的学生在高二时报名等级考。所以学校只能恰当地选择高考科目,优化组合,以求尽最大努力地满足学生的需求。2、走班教学“统筹管理”的挑战(1)师资力量供需矛盾教师资源是实施走班制教学的关键。+3学科的老师数量不足,限于现有编制政策,从学校的层面看,的确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新高考模式下,部分+3学科的老师的总体工作量变成了原来的数倍,例如我校的实际情况是+3的学生选择地理生物的比较多,从原来加一模式下的一个地理班、生物班变成了4个等级考的地理班、生物班,教师的储备缺口巨大,但是按照原来的教师编制配比,又很难弥

8、补缺口。按照学生学科组合,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学科现在是以“加一”的形式存在,现有的师资力量可以确保选课教学需求,但是却出现部分加三科目教师的班级不足额教学,如今年的高三政治,由于选科的冲突,我们安排了3名政治选科生的一个等级考走班教学班,带来学校管理成本和学生学习成本的高投入。今后,初中教育改革也迫在眉睫,作为一所完全中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都将面临更高的教学压力,这几门课从力保高中向统筹兼顾转变,师资也会面临需求缺口。“走班的特点是在同一时间段同学科教师同时上课。调课几乎不可能,比如有老师生病请假怎么办?又不能找其他老师代上,因为语、数、英不属于选考科目,行政班统一上课,师

9、资问题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走班只能流于形式。(2)课程组织实施困难课程资源是实施走班制教学的核心。面对高考3+“6选3”的考试模式,尤其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创建、丰富与更新。高考新政对生涯规划课程、拓展课、研究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达到提升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目的。师资情况限制我校课程组织实施。例如我校一个年级的理化生政史地教师只有一两位,甚至全校也只有二三位,这势必造成学科的教研实力薄弱,也必然造成课程资源建设的困难。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是全方面的,深刻的。当“能力”被作为学科考核目标之后,学校很多习惯于在难度和深度上“做文章”的经验老师来说,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学校能够承担研究课开展的教师不多

10、,教师指导学生课题研究的能力不足,学校专业性拓展研究课教室不够等因素导致同一时间无法开设多门拓展研究课,造成学生选课走班受到限制。(3)组班考试频繁“折腾”高三下半年从1月到6月,学生将面临春考、合格考补考、等级考、自主招生考以及秋季高考,几乎是每个月都有重要的考试。一年10场考试集中在第二学期,频繁的考试打乱了教学和学习计划,师生难以安心教学和学习。各类考试,学生的选择越多,本是好事,但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学校的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波动。今年11月,有7名艺术生提出了停课突击艺考的要求,有二十多名家长提出要强化春考,暂缓+3学习的强烈要求,学校为此进行了班级的重组;春考后必

11、然有学生要重新回归秋考,有学生要参加3月专科自招,还会进行第二次的班级重组,3月自招以后,未录取的学生也会回归秋考,势必需要第三次的班级重组;合格考补考、等级考结束后,也需要对班级的教学进行重新的安排。频繁分班,意味着任课老师也要重新研究一批学生,这显然也不利于老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频繁分班加重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也失去了教育的针对性和连续性,师生关系可能也不会十分融洽。为此,学校专门请心理辅导机构对高三师生进行心理疏导。(4)学校排课压力陡增新高考让排课更复杂、成我学校的一大难题。走班的特点是在同一时间段同学科教师同时上课。调课几乎不可能,比如有老师生病请假怎么办?又不能找其他学科老师代上,

12、因为语、数、英不属于选考科目,是在行政班统一上课。每年5月,+3学科老师的课时如何安排?不排课,影响教师收入;课时照算,违背分配原则。语数英教师如何排课?一个班可能要突破到10节以上,对教师与学生都会造成疲劳的,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如何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数量和结构,合理统筹和调配三个年段的师资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利用资源,让走班排课合理顺畅,是摆在所有高中面前的一个问题。(5) 人力资源成本高耗由于学校规模较小,难以保证某一种组合或者某两种组合能够合并成班,所有学生都在进行等级考走班。去年高三为满足学生的走班需求,有时候20几个人的学科也要进行2次走班教学,造成个别的走班学科老师某次上课的

13、时候10个学生都不到。走班制状态下,我们原来的高三3个班拆分成了5个班或6个班上课,师生比例下降幅度大,增大了学校的教师人力资源成本投入。综合素质平台的信息的专人录入、核对与管理大大增加了教务部门的工作量。(6)学科课时安排难以均衡新高考改革需要注意课时安排和课程、年级及学科学习之间的均衡性与连贯性。要严格规定开足开齐课程,严格控制课堂教学时间,又要均衡各学科实际课程要求。随着+1向+3形式的转变,在排课过程中,+3学科的总课时必然增加,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语数英学科的课时总量,而语数英的教学要求并没有明显的降低。在上海市高中2017学年度课程计划中,要求语数英的基础型课时是各3节,生物3节,地理

14、没有,等级考的拓展型学科是3到4节。拓展型课的总课时是8节。今年的这高二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地理或者生物中至少一门课的等级考,8节拓展课我们安排了1节生物4节地理2节体育活动,剩下一节拓展课老师们虎视眈眈,教务处老师在排课的过程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7)借读生管理不容忽视我校现存在一些学籍在我校但是借读在外校的学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多的不便。在高考新政下,从高一到高三合格考、等级考、春考、秋考、自主招生考等考试的报名、每学期的成绩录入、综合素质评价网的信息录入等等都需要学生配合,甚至是学生家长亲自到场。在借读生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接受学校没有配合好原学籍学校做好借读生学期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

15、价等,有些学生不及时到学校进行信息的登记或者由家长代替,导致报名登记反馈时间的不及时、沟通信息的不对称、家长解读的不正确等原因,极易造成工作上的疏漏。去年高三,在外借生的管理上,我校年级部、班主任、教务处的老师们都感到不便,甚至造成了学生等级考报名的失误,给区教育局、考试中心和市教委带来了不便。3、解决方案(1)+3学科教师分布通盘考量。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是把初高中的教师通盘考虑,科学评估各学科任课教师团队的整体执教水平,均衡调配七个年段的师资,在某些程度上先保证高中合格考、等级考的需求,兼顾初中地理、生命科学、历史的教学。(2)等级考教师课务灵活安排。5月以后的安排。我校现在是通过参与到分担

16、高一高二合格考的教学管理上,以及大力提升教师开发选修课程的能力,积极鼓励教师承担一科双岗任务,在出现学科教师过剩的情况下,安排教师开发开设了选修课程,满足学校课程实施的需要。(3)学科课时总量适当调整。在高一高二语数英课时不足的情况下,增加高三的语数英课时数,特别是5月以后的课时数。但是与高一高二的教学进度的要求以及高三春考时间节点有脱节。(4)质量目标的设置与评价。选课走班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机制需要重建和完善,学校实施学科备课组和班主任双团队制教学质量目标考核机制,保证选课走班后的课堂教学质量,凝聚班主任和备课组教师的合力,从而能有力促使学校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健。二、关于校舍空间 1、功能用房基本情况红棉路286号博学楼搬入时间为2002年,落成时间为2000年,原设计为职校,因此食堂面积小,班级数、专用实验室等都不够,后2006年建成明志楼解决了教室问题,但食堂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改善。目前学校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