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169003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生态园周边排涝通道工程方案设计 / .目录1 基 本 情 况21.1 自然地理21.2 河流水系31.3 水文气象31.4 社会经济概况41.5 项目区规划情况42 项目建设缘由及必要性63工程论证73.1 防洪标准73.2 洪水计算73.3 工程规模104工程总体方案114.1岑兜村及溪东村排涝设计114.2老港村排涝设计154.3菊江村排涝设计185投资估算215.1编制依据215.2编制方法及说明215.3投资概况216存在问题26.1基本情况1.1 自然地理某市位于XX省东南沿海,XX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43430251925,东经11808301183620。东接鲤城区、丰泽

2、区、洛江区,东南与XX市毗邻,南部与大、小嶝岛及金门县隔海相望,西南与翔安区交界,西通安溪县,北连永春县,东北与仙游县接壤,全市土地面积2036km2。某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XX、低山渐次过渡到丘陵台地、平原、坡麓、海滩、呈明显阶状倾斜。南部为滨海,海岸线长32.8km。石井镇位于某市最南端,北与水头镇接壤,东隔五马江与XX市东石镇毗邻,西连龟山与XX市翔安区交界,南临浯江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全镇陆地面积83km2,海域50km2,海岸线24km。石井镇境内地形由山岭、河谷、台地、平原构成,多为丘陵地形,总体地势为西北部高,往东南呈阶梯状降低,沿海一带以滨海堆积平原为主。某市某科技生态城位于

3、某市石井镇西南侧,东距石井镇区13km,北距某市区41km、XX市41km,西距XX市区39km,与金门仅距6海里。某市某科技生态城地理位置见图1-1。图1-1 某市某科技生态城地理位置示意图1.2 河流水系项目区内主要河流有淗江、氵老港沟、郭前溪,均为独立入海水系。淗江发源于某市与XX市交界处的狮头山南簏,流经XX市内厝镇后,折向石井镇,流经溪东、淗江村,于淗江村南部入围头湾,流域面积13.2km2,河长8.8km,主河道平均坡降7.7;氵老港沟发源于狮头山南簏,流经院前、杨山村、于氵老港村东南侧注入围头湾,流域面积19.7km2,河长9.0km,平均坡降6.9;郭前溪发源于石井镇扬仔XX南

4、侧,流经郭前、氵老港、奎霞村,最后汇入围头湾,流域面积7.2km2,河长4.9km,平均坡降10。各小流域水系示意图见图1-2。区内河流中上游河道均较陡,暴雨来临时,洪水陡涨陡落,中下游河谷宽阔,水流平缓,下游河口一带为感潮河段,常受外海潮水顶托影响。图1-2 区域各小流域水系示意图1.3 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暧热湿润,夏无酷暑,冬短无严寒,季风明显,台风活动频繁。根据某气象站统计资料分析,某市多年平均气温21.0,极端最高气温38.51989年7月13日,极端最低气温-1.01999年12月23日;年平均日照时数1830h;全年基本无霜,有雾天数8.5天,其中以3

5、月份最多;多年平均风速1.6m/s,全年主导风向为ENE,其次为E、SSW、NNE,最大风速22.3m/s,大风天数47天,其中411月常受强风袭击,最大风力达12级,登陆台风往往带来狂风暴潮,破坏力极大。某市南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1600mm,面雨量平均1584mm,年降雨天数在138.9天左右。降雨量在时空分布上不均,表现为由西北部山区的平均降雨量1600mm向东南部沿海递减到1100mm;从年内变化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4.5%;从年际变化上看,最大年份降雨量是最小年份降雨量的3.20倍左右,两者相差极大。区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在630mm左右,多年平均

6、水面蒸发量在1350mm左右,以610月份蒸发量最大。1.4 社会经济概况1某市某市现辖23个乡镇、3个街道、2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约150万。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年来的建设,某市各种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20XX,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413亿,总量跃居XX省县级城市第2名,全国县级城市第33名。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被列为全国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县、全国龙眼生产基地县。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全市已建成100个工业小区,形成石料建材、水暖消防器材、建筑陶瓷、塑料化工、针织服装、五金机械、雨具箱包、食品罐头等八大支柱产业。全市62个市级重点建

7、设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率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完成投资额为近年来最好水平;162个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总投资33亿元,增长7.25亿元;22个城建项目按序时进度有序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6亿元,增长46.7%,拉动经济增长8.2个百分点。近年来,国家支持XX省加快某西岸经济区建设,给某市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某市将牢牢把握海西发展新机遇,扎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加快产业升级;立足一湾两翼三带的空间格局,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形成集工业、居住、教育、科研于一体的发展新区;切实做好对台招商工作,推动南台经贸深度合作,力争成为XX省著名侨

8、乡及工贸城市。2石井镇石井镇现辖2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人口约7.5万人。作为闽东南某西岸经济区的对外交通要冲,石井镇拥有天然的港口优势。石井港是某市唯一的出海港、国家二类口岸、台轮停泊点和对台小额贸易点,目前已建设形成泊位岸线长度约2.2km,建有5000吨级多用途码头1座、滚装码头1座未投产,3000吨级码头1座其中上游泊位改造为对台客运码头,2000吨级栈桥式码头1座,1000吨级陆岛交通码头1座,20005000吨级石油专用码头7座,渔业专用码头1座。目前某市加大港口码头建设力度,为石井和金门船舶、经贸往来提供便利条件,石井港已逐渐成为闽台贸易的黄金水道。近年来,石井镇实施港口经济发

9、展战略,坚持海洋渔业区、石材加工区、滨海石化贸易区、延平轻工科技园区、港口商贸区等五区建设,壮大石材、石化、航运渔业、新型轻工、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实施海洋经济开发、工业园区整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改建、环境优化五大工程,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XX,全镇完成工业产值57.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6亿元,工商税收3.2亿元。根据石井镇总体规划修编2007-2030,石井镇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结构优化、人民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一体、社会文明的海西对台港口工贸强镇,对台合作交流的经济先行先试区,泉厦漳经济走廊重要的节点城镇,XX南翼港口、物流集散中心,某沿海产业带的综合性加工制造

10、业基地。1.5 项目区规划情况某市某科技生态城位于某市石井镇西南隅,东至原规划滨海新城中路中线,西至淗江海堤东侧,北至溪东、淗江规划路,南至淗江航道以北200m处,占地约10.84km2。项目区前期开发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进精细化工、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空港物流业和现代化服务业项目,远期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示范基地,以及宜居宜业现代化对台工贸港口新市政中心地标。规划建设某市某科技生态城,一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XX省加快建设某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立足石井对台优势,先行先试,精心运作,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平台,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为

11、南台合作注入活力;二是发挥石井区位优势,承接XX、XX两城市产业辐射,拓展某市对台经济合作领域,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2项目建设缘由及必要性某科技生态城园区开发地块填高以后,使得现状排涝体系被破坏,势必会加剧园区周边村庄的内涝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本地区多为台风雨,暴雨强度大,易造成该地区洪水集中,洪涝灾害频繁;园区外部分村庄现状地坪高程大多在3.7m6m之间,地势低洼平坦,主要河流上游河道狭窄,坡度陡,汇流时间短,洪峰传播快,台风暴雨形成的山洪暴发,对下游造成极大威胁;河道下游河口一带为感潮河段,常受外海潮水顶托影响,当洪潮相遇时,洪水受外海潮水顶托而无法顺利排泄,更加剧了洪灾程度。

12、下游盐田、农田、池、塘、潭等蓄水区由于园区的开发将被填平,村庄排洪蓄洪的出路也就不复存在,原明渠变为暗涵,将活水变为死水,蓄涝容积减少,削弱了对洪水的调蓄能力;现状排水冲沟被园区截断,必须要另寻排水出路。因此,为园区外周边村庄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园区开发的顺利进行,为改善排涝体系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园区1#排洪沟、2#排洪沟的防洪排涝规划已由XX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不在本工程范围内。.3工程论证3.1 防洪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标准的确定直接关系到防洪工程的规模、投资及建设周期等问题,一般同一座城市的防洪,可根据市区、工业区、郊区等不同对象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

13、的防洪设计标准。现将1993年建设部、水利部发布的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列下:防洪标准表3-1城市等别分 等 指 标防洪标准重要程度城市人口河洪、海潮山 洪一特别重要城市150200100500二重要城市150502001005020三中等城市5020100502010四小城市205020105本工程位于XX某市,某科技生态园区旁边。根据XX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初步设计园区防洪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已经过专家评审。因此本工程按遭遇20年一遇山洪设计。3.2 洪水计算 本次设计洪水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计算。一、水文参数及洪峰流量计算 1、水文参数本工程地处某市石井镇,靠近XX。故根据X

14、X省水文总站提供的雨量资料并类比XX市水文站资料,采用的水文参数如下: 最大24hr降雨量 H24=270mm 暴雨递减指数:n1=0.50 n2=0.65 离差系数 Cv24=0.48偏差系数 Cs24=3.5Cv24 2、洪峰流量计算公式 洪峰流量是确定城市防洪构筑物断面尺寸的主要数据。 由于影响洪峰流量的因素错综复杂,不同地区,气候、地形、地质、地貌不同,其洪峰流量的差别比较大。 根据本次工程设计调查、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XX市许多地区的小流域洪峰流量计算均采用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编制的推理公式。 本次设计仍采用该推理公式计算洪峰流量。为安全和慎重起见,另外采用符合本地区山洪特点的简化公式和经验公式加以比较分析。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推理公式: Sp Qp=0.278 &w&Fn Qp洪峰流量;w洪峰径流系数;Sp设计频率雨力;汇流时间;n暴雨递减指数; F流域面积;简化公式 Sp Qp=A& F=0.278 & Fn SpA0.278 n Sp设计频率雨力;汇流时间; L=0.278 ; m.JQ1/4m汇流参数; J主河槽平均比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