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下几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168218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下几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解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下几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解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下几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解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下几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解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下几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下几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解原电池的正负极如下几点: 可以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 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如石墨),如化学电源中 也可以都是惰性电极(如燃料电池) 还可以是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如铅蓄电池),而电解质则既可以是某电解质的 水溶液,也可能是熔融盐。(2)对于正、负极的判断: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本质)电流流入的一极金属性相对较活泼的一极 (注意Al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阴离子移向的一极被腐蚀的一极 质量减小的一极燃料气体在其上面失电子的一极根据电极反应现象等。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本质)电流流出的一极金属性相对较不活泼的一 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阳离子移向的一极被保护的一极产生气体获析 出金属的一极助燃气体

2、在其上面得电子的一极根据电极反应现象等。2. 判断顼池的电极名称与电极反应的关系电解池的两极习惯上称作阴、业,这实际上是化学名称,本质上根据外接电源 或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确定的名称,即所谓的“阴阳结合”- 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可以用四个字概括:阳-氧,阴- 还;实际上只须记“阳氧”两个字就可以了,其它的可以推理。二. 关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在电化学的学习中要紧紧抓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不同本质(自发和非自发)。1. 对于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方法一般是:第一步:判断正负极;第二步:根据负极及溶液中离子参加反应情况确定电极反 应;第三步:将电极反应相加得总反应

3、式。原电池的“加和法”必须掌握,有了 这一法宝,对于任何一个原电池反应,只要先写出易写的一极反应式,用总反应 式减去其中一极的反应式,就可得另一极的反应式(注意电荷守恒)。2. 对于电解池,电极反应和总反应式的书写方法一般是:第一步:确定电极的 材料及阴阳极;第二步:根据电极材料和溶液介质情况分析判断电极反应;第三 步:将电极反应相加得总反应式(注意有水被电解时的情况)。三. 电解规律1. (1)惰性电极电解酸、碱、盐溶液,就可以分为电解水型(例NaOH)、分解电 解质型(例CuCl2)、放H2生碱型(例NaCl)、放02生酸型(例CuSO4)等。如果上 述方法不容易记忆容易混淆,不妨干脆就重

4、点记住常见阴阳离子的放电按顺序(借助氧化还原知识更容易记),用到时现推导即可。(2)阴阳离子的放电按顺序:阳极:金属阳极(Au、Pt除外)S2 I BrCl 0H含氧酸根离子 和F一。阴极:Ag+Hg+Fe3+Cu2+Pb2+H+Sn2+Fe2+Zn2+(H+ )Mg2+Na+Ca2+K+。上述放电顺序分成四组,即“阴前离子和阴后离子,氢前离子和氢后离子”,然 后两两组合成可溶于水的电解质,分析电解时的阴阳极放电情况,就不难总结出 电解规律。(3)规律: 位于前边的还原性强的微粒优先失去电子。只要有水,含氧酸根离子和F-就 不能失去电子。若阳极是活泼或较活泼金属时,一般是电极的金属失去电子,而

5、 不是电解液中阴离子放电。 阳离子放电,其顺序大体可参照金属活动顺序来推断。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后 面的金属,其对应的阳离子越易得到电子:即位于前边的氧化性强的微粒优先 得到电子。只要有水,一般H+后面的离子不能得到电子。 一般电解规律(惰性电极)可以概括为:阳极:无卤(12、Br2、Cl2)有氧阴极:前氢后金(氢前析氢,氢后析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电解一定要看好业材料,若是活泼金属则是该金属放电。2. 电解后电解质溶液的复原到底加入何物质能够复原?例如电解CuSO4溶液,为什么要加CuO而不是Cu(OH)2?要从一个个的个例中总结出规律加入适量阴阳两极产物的化合物。总的来讲,就是既要考虑“质”又

6、要考虑“量”。这样,就不难理解电解 CuSO4溶液,为什么要加CuO而不是Cu(OH)2 了。那就是“消耗什么加什么,消 耗多少加多少”,加显然多加了氢。3. 电解的计算是一个重点应用问题其常用的解题方法可以归结为两种:一是根据电解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列比例求 解;二是利用各电极、线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守恒列等式求解(此法较为简便)。 关键是电子守恒,特别要注意:电极和电极名称要区分清楚电极产物要判断 准确找准各产物间量的关系。四.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也多与电化学有关,要注意结合电化学的相关原理及图像加以 分析应用,尽量多发掘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加以巩固理解。一、原电池、电解池的两极电子

7、从负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是正极到 负极,这是物理学规定的。阴极、阳极是电化学规定的,失去电子的极即氧化极,也就是阳极;得到电子的 极即还原极,也就是阴极。原电池中阳极失去电子,电子由阳极通过导线流向阴极,阴极处发生得电子的反 应,由于原电池是一种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作为电源,通常我们称其为 负极和正极。在电解池中,连着负极的一极是电解池的阴极,连着正极的一极是 电解池的阳极,由于电解池是一种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我们通常说明它的 阳极和阴极。二、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判断规律(1)若无外接电源,又具备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 极;两

8、极用导线互相连接成直接插入连通的电解质溶液里;较活泼金属与电 解质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时是与水电离产生的H+作用),只要同时具 备这三个条件即为原电池。(2)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当阴 极为金属,阳极亦为金属且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属同种元素时,则为电镀 池。(3)若多个单池相互串联,又有外接电源时,则与电源相连接的装置为电解池 成电镀池。若无外接电源时,先选较活泼金属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子输出极), 有关装置为原电池,其余为电镀池或电解池。三、分析电解应用的主要方法和思路1、电解质在通电前、通电后的关键点是:通电前: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它包括了电

9、解质的电离也包括了水的电离)。 通电后:离子才有定向的移动(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2、在电解时离子的放电规律是:阳极:金属阳极S2-I-Cl-OH-含氧酸根F-阴极:Ag+Fe3+Cu2+H+ (浓)Pb2+Sn2+Fe2+Zn2+H+Al3+Mg2+Na+Ca2+K+3、电解的结果:溶液的浓度、酸碱性的变化溶液的离子浓度可能发生变化如:电解氯化铜、盐酸等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 因为溶液中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放电,所以酸碱性可能发生改变。四、燃烧电池小结在燃烧电池反应中确定哪一极发生的是什么反应的关键是:负极: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10、;总反应式为:两极反应的加合;书写反应时,还应该注意得失电子数目应该守恒。五、电化学的应用1、原电池原理的应用a.原电池原理的三个应用和依据:(1) 电极反应现象判断正极和负极,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其依据是:原电池 的正极上现象是:有气体产生,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负极上的现象是:电极不 断溶解,质量减少。(2) 分析判断金属腐蚀的速率,分析判断的依据,对某一个指定金属其腐蚀快 慢顺序是:作电解池的阳极作原电池的负极非电池中的该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作 电解池的阴极。b.判断依据:(1) 根据反应现象原电池中溶解的一方为负极,金属活动性强。(2) 根据反应的速度判断强弱。(3) 根据反应的条件判断强

11、弱。(3) 由电池反应分析判断新的化学能源的变化,分析的思路是先分析电池反应 有关物质化合价的变化,确定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然后根据两极的变化分析其 它指定物质的变化。2、电解规律的应用(1) 电解规律的主要应用内容是:依据电解的基本原理分析判断电解质溶液。(2) 恢复电解液的浓度:电解液应先看pH的变化,再看电极产物。欲使电解液恢复一般是:电解出什么物质就应该加入什么,如:电解饱和食盐水在溶液中减少的是氯气和 氢气,所以应该加入的是氯化氢。(3) 在分析应用问题中还应该注意:一要:不仅考虑阴极、阳极放电的先后顺序,还应该注意电极材料(特别是阳极) 的影响;二要:熟悉用惰性电极电解各类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